肝硬化代償期

肝硬化代償期

肝硬化代償期一般指的是,在臨床上無任何特異性症狀或體徵,肝功能檢查無明顯異常,但在肝臟組織學上已有明顯的病理變化。肝功能正常或輕度異常,可有門脈高壓,但沒有腹水、肝性腦病或上消化道出血,這個時期的肝硬化叫做肝硬化代償期;肝硬化代償期,臨床表現與慢性B型肝炎相似,往往需要行肝穿病理檢查來區分。肝硬化代償期症狀不明顯,缺乏特異性,一般勞累及情緒波動後會出現症狀,休息或治療後好轉。處於肝硬化代償期的患者應注意生活飲食有規律,不急躁、不勞累,以延遲肝硬化的發展,同時除了常規治療外建議服用養肝片減少常用藥的副作用及耐藥性,提高藥效,加速病體康復。

基本信息

相關檢查

肝穿刺活組織病理檢查:採用1秒鐘穿刺法,採取微量的肝組織在顯微鏡下檢查,了解肝臟有無纖維化及結締組織形成;

肝功能檢查: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Y一谷氨醯轉肽酶、鹼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時間及活動度、膽紅質等等,主要檢測肝臟的損傷情況。如果是病毒性肝炎發展到肝硬化,就一定要做相應的病毒檢查,了解病毒複製的情況。

4項纖維化的血清學指標:透明質酸(HA)、層粘連蛋白(LN)、Ⅲ型前膠原(PⅢP)、Ⅳ型膠原(CⅣ)。其中2~3項有顯著增高,可考慮肝硬化代償期。

B超檢查:在肝硬化早期,可發現肝腫大,肝回聲顯示增強、增粗。一旦發展到晚期,門靜脈內徑增寬大於13毫米,脾靜脈增寬大於8毫米,脾增厚,肝縮小,肝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常伴有腹水。

甲胎蛋白檢查:肝硬化發生肝癌的機會比健康人群高出100-200倍,是肝癌的高發人群。甲胎蛋白是目前肝癌診斷中特異性最強、敏感性最高的一項血清學檢查方法。在肝癌患者,約有50%--80%的血清甲胎蛋白含量高達300μg/L以上,是原發性肝癌的早期診斷指標之一。

注意事項

首先就是肝硬化的根本治療:這時您要注意肝硬化屬中醫「肝積」、「積聚」、「症瘕」範疇,病變複雜,初起病在肝脾,病久及腎,瘀血阻絡,水濕內停而成鼓脹,其中脾氣虧虛、痰瘀阻絡是本病的病機關鍵,故治以益氣健脾、活血通絡、化痰軟堅。

肝硬化的治療一定要注意生活飲食,注意少食多餐.肝硬化病人的消化能力降低,每次進食不宜過量,以免加重肝臟負擔.要少食多餐,尤其是在出現腹水時,更要注意減少進食量,以免增加飽脹不適的感覺.對於肝功正常的病人來說,可以考慮優質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飲食。雞蛋、牛奶、瘦肉、新鮮的蔬菜和軟質水果(如香蕉、芒果和獼猴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但對於肝功明顯異常的病人來說,蛋白質是要有所控制的,因為高蛋白飲食會誘發肝昏迷,此時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如饅頭、麵條、稀飯,新鮮蔬菜即可,並且一定要保持大便通暢。

肝硬化治療還要注意對症治療。注意限制水鈉的攝入,增加水、鈉的排出。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每周定期、小量、多次靜脈輸注新鮮血液、血漿或白蛋白,對改善機體的一般狀況、恢復肝功能、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促進腹水的消退,均有很大的幫助。腹水濃縮回輸放腹水將丟失電解質和蛋白質,易誘發電解質紊亂和肝性昏迷,且腹水可迅速再發,故一般不採用放腹水法進行治療。

調理

為了促進肝組織功能的恢復,改善肝硬化的症狀,阻止和延緩病情發展,肝硬化代償期的患者在治療的同時,應通過合理的飲食加強營養,進行飲食調理。由於輕度肝硬化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營養障礙,故適當補充營養,適當運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機體恢復健康是很重要的。輕度肝硬化要注意正確的飲食很重要。

減輕肝臟負擔肝臟對人體的新陳代謝和熱量供應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肝臟硬化化後仍“帶病工作”。因此,任何增加肝臟負擔或有損肝臟的事必須避免。

飲食調養肝硬化者的飲食素有“三高一低”的原則,即高蛋白質、高糖類、高維生素和低脂肪。而且肝硬化患者要戒酒。酒精對肝細胞有直接損傷作用,肝硬化者飲酒不僅加重病情,還可能導致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或肝硬化所致胃黏膜充血糜爛出血,造成嚴重的後果。還要避免食用堅硬帶刺或過分粗糙的食物。猶豫肝硬化患者容易產生腹水現象,所以肝硬化患者在飲食上應該儘量低鹽飲食。

注意勞逸結合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臥床休息,有助於損傷肝細胞的修復。特別是臥床休息可明顯增加肝臟的血液流量,有利於肝臟營養與氧氣的供應。早期肝硬化患者可以進行一些輕鬆地工作,避免重體力活工作。

其他影響

會引起性功能衰竭嗎?

肝硬化肝硬化

一般來講,肝硬化很少影響性功能,肝功能不全,使全身內分泌系統調節功能紊亂,活動性肝硬化,由於嚴重的肝臟損害,大腦皮層神經傳遞不穩定,性激素平衡失調,雌激素增多,使性腺激素的分泌紊亂,發生某些性功能障礙。

這些障礙對男性病人主要表現為性慾減退,甚至消失。陽萎、早泄、睪丸萎縮、以及乳房女性化等。女性病人則表現為經期不準、月經量過多或過少、閉經、痛經、子宮出血等。一般會隨著病情的好轉而消失。肝硬化病人的性生活應該儘量節制,否則不利於疾病的恢復。

需要提醒的是:肝硬化患者不能放縱性生活,過度的性生活消耗體力和精力。對於肝硬化恢復期的患者來講,一旦放縱性生活,就會使肝病復發,加重甚至引起肝功能衰竭。所以肝硬化患者的性生活不可過於頻繁,如青年人每周不得超過2次,中年人每1到2周1次,中年以年每月1到2次。

飲食注意

肝硬化飲食需注意之一:蛋白飲食慎量。雖然強調患者需進高蛋白飲食,但是有肝性腦病者應低蛋白飲食。

肝硬化飲食需治癒之二:進食慎量。進食量以八成飽為佳,切勿過量,以進食後不感到腹脹為度,有餐後腹脹者,應減少進餐前後的湯量。

肝硬化飲食需注意之三:對症。食物品種應以易消化食物為主,黃疸時減少蛋白質的攝人,等黃疸消退再逐漸增加蛋白質攝入,以免誘發膽囊炎發作,加重黃疸或使黃疸不易消退。

肝硬化飲食需注意之四:忌空腹。肝硬化的飲食可選用的食物為魚、青菜、豆芽、豆製品等,水果以橙子、蘋果較好,但要注意不要空腹進食水果,

肝硬化飲食需注意之五:衛生。肝硬化調理過程中,所有食物均應新鮮乾淨,以免因抵抗力下降,出現腹瀉等腸道感染表現而加重病情。

肝硬化飲食需注意之六:忌粗糙。肝硬化的飲食食物不宜過於粗糙,以免誘發曲張食道靜脈破裂出血。

肝硬化飲食中因何要求適量糖類攝入

肝硬化飲食中的糖類供應供給主要通過主食,以五穀雜糧等含澱粉高的食物為優,肝硬化患者飲食中適當增加蔗糖、葡萄糖及蜂蜜等供給,可補充肝硬化患者日常生活所需熱量、增進肝臟的解毒功能。但是,肝硬化飲食中的糖類是不能夠過量的。過去提倡肝硬化患者高熱量、高糖飲食療法是不可取的,過量吃糖對肝硬化患者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1.首先是因為因為糖類只能滿足身體熱能的需要,卻不能代替蛋白質、維生素之類的營養物質;

2.另外肝硬化飲食中過多葡萄糖在體內可轉變為磷酸丙糖,並在肝內合成低密度脂類物質,使血中TG等脂肪物質增多。TG增高可使血流減慢及血黏度增加,重者可繼發出血,使心、腦、肝及腎對氧的利用減少而造成器質性病變。

3.另外肝硬化患者由於休息較多,體力活動減少,飲食中補充營養過剩,若再大量在肝硬化飲食中補充糖類營養,則更加促使體內脂肪類物質增多,甚至引起高血脂和脂肪肝,可使原有肝硬化病變加重,遷延不愈,過多的糖類,尤其是過多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還會影響患者食慾,加重胃腸脹氣。所以說肝硬化患者大量吃糖,弊大於利。

這也就是說,肝硬化飲食中的湯的攝入要適量。每克葡萄糖可產生4千卡熱量。正常人飲食中每日需2OOO千卡的熱量,而肝硬化患者則每日需要更多熱量才能維持體內代謝功能,防止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害,並促進肝病恢復。故肝硬化飲食中每日以300~500g為宜。

肝硬化時肝功能檢查的意義是什麼

肝功能檢查對肝硬化的診斷和治療都有重要意義。現將常用的肝功能檢查項目介紹如下。

(1)血清谷丙轉氨酶(ALT):人體組織中以肝臟內ALT最豐富,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細胞損害均可使血清內ALT升高,是檢測肝細胞最敏感的一項指標。ALT升高主要見於各型肝炎的急性期和活動期,當肝硬化進展或伴有肝細胞損傷的肝炎活動時ALT就可升高。但必須排除各種膽系、胰腺及心肌炎、大葉性肺炎等疾病。

(2)穀草轉氨酶(AST):肝細胞內也含有穀草轉氨酶,肝細胞損傷時,AST可升高,但不如ALT 敏感,當肝細胞嚴重壞死時,AST活力高於ALT。如果沒有心臟疾患(如心肌梗死)、AST和ALT 同時升高,則揭示肝細胞受損。

(3)血清膽紅素測定:血清膽紅素並不反映是否存在肝硬變,但可提示黃疸的性質。肝細胞性黃疸時,血中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均增高,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

(4)血清蛋白測定:蛋白代謝是肝臟代償能力的重要表現,是肝臟慢性疾病損害後的反映。肝硬化時往往白蛋白合成減少,血中白/球蛋白比值降低甚至倒置,比值越低,說明肝臟代償能力越差。

(5)蛋白電泳:蛋白電泳出現γ-球蛋白比例增加,提示慢性肝病。肝炎後肝硬化失代償時,γ-球蛋白增高最為顯著。

(6)凝血酶原時間測定:當肝實質細胞受損時,肝臟合成的多種凝血因子可減少。當肝功能嚴重受損時,凝血酶原時間測定是一項較為敏感的指標,肝硬化晚期時凝血酶原時間延長。

(7)鹼性磷酸酶(AKP):在肝硬化時無特異性,多出現在梗阻性黃疸、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和肝內腫瘤時。

(8)γ-轉肽酶:在淤膽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進行性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時升高較明顯。

(9)免疫球蛋白測定:肝炎後肝硬化以IgG及IgA增高多見,多以IgG增高為主。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時IgM增高,酒精性肝炎硬化時IgA增高常見。

肝硬化時B超檢查特點

B超能對肝實質、肝動脈、肝靜脈、門靜脈、脾臟及其他臟器進行多方位、多角度檢測,對肝硬變和門脈高壓症具有較高診斷價值。

(1)肝臟大小形態回聲改變:肝硬化早期可見肝臟腫大,實質回聲緻密,回聲增強增粗。晚期肝臟縮小,肝表現凹凸不平,呈結節狀、鋸齒狀、台階狀變化、不規則萎縮變形,瀰漫性回聲增強,分布不均勻。

(2)門靜脈高壓特點:脾腫大,厚度超過5cm,長度大於12cm,門靜脈主幹內徑>13mm,脾靜脈內徑大於8mm,門脈右支大於10mm,左支大於11mm。

(3)B超下腹水為帶狀無回聲區,少量腹水就可顯示出來,而此時臨床上難以發現。

肝硬化時肝穿刺活檢

(1)可以明確有無肝硬化存在。

(2)鑑別肝硬化臨床類型,可區分酒精性肝硬化,還是肝炎後肝硬化,以及是否伴有活動性肝炎。

(3)確定肝臟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程度,為臨床藥物治療,以及預後的判斷提供客觀依據。

(4)判斷藥物治療效果及病情變化情況。

(5)鑑別黃疸的性質和原因,臨床上黃疸難以確定病因時,可做肝活檢。

(6)多種肝病的鑑別診斷,如肝腫瘤、脂肪肝、肝結核及肝膿腫。

內窺鏡檢查對肝硬化有何價值?

(1)內鏡檢查可直接發現是否存在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克服了鋇餐檢查漏診輕度靜脈曲張的缺點。

(2)內鏡可明確發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分布走行、曲張程度及靜脈表面有無紅色征、糜爛和血痂及活動性出血的出血部位。

(3)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時,急診內鏡檢查對判斷出血部位和原因有重要意義,還可行內鏡下止血治療,如噴灑止血藥、進行硬化劑注射等。

(4)如發現曲張的靜脈有近期出血徵象,可採取有關措施,決定下一步的治療,防止曲張靜脈破裂大出血。

(5)還可同時確診食管、胃及十二指腸有無潰瘍、糜爛、炎症和腫瘤等病變。

肝硬化常見併發症

(1)肝性腦病。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其中門脈高壓性因素有六種(詳見問題215),以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破裂出血多見,其他出血原因如急性出血性糜爛性胃炎、賁門黏膜撕裂綜合徵等。

(3)感染。肝硬化易並發各種感染如支氣管炎、肺炎、結核性腹膜炎、膽道感染、腸道感染、自發性腹膜炎及革蘭氏陰性桿菌敗血症等。

(4)原發性肝癌。肝硬化和肝癌關係令人矚目,推測其機理可能是B型肝炎病毒引起肝細胞損害繼而發生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從而對致癌物質(如黃麴黴素)敏感,在小劑量刺激下導致癌變。據資料分析,肝癌和肝硬化合併率為84.6%,顯示肝癌與肝硬化關係密切。

(5)肝腎綜合徵:肝硬化合併頑固性腹水且未獲恰當治療時可出現肝腎綜合徵。其特徵為少尿或無尿、氮質血症、低血鈉或低尿鈉、腎臟無器質性病變,故亦稱功能性腎功能衰竭。此併發症預後極差。

(6)門靜脈血栓形成:血栓形成與門靜脈梗阻時門靜脈內血流緩慢,門靜脈硬化,門靜脈內膜炎等因素有關。如血栓緩慢形成,局限於肝外門靜脈,且有機化,或側支循環豐富,則可無明顯臨床症狀,如突然產生完全梗阻,可出現劇烈腹痛、腹脹、便血、嘔血、休克等。

肝硬化患者飲食治療的原則

(1)飲食多樣化 由於肝硬化患者的食慾和消化能力都較差,因此,飲食應儘可能多樣化,且要新鮮、味美,以刺激食慾,增進消化。

(2)進食高價蛋白質食品 在食物的選擇上,首先要儘可能進食一定量的含有必需胺基酸的高價蛋白質食品如魚、瘦肉、蛋及乳類等,以滿足康復需要。

(3)保證有足夠的糖類和維生素。

(4)適當限制動物脂肪的攝入 因為脂肪的消化要靠肝臟分泌膽汁來幫助,脂肪攝入後的分解、利用又主要在肝臟進行。因此,攝入脂肪過多,不僅增加肝臟負擔,還可因進入肝細胞的脂肪來不及分解,而引起肝臟脂肪浸潤,從而加重肝臟損害。建議每日供給脂肪量可控制在4。0~5。0g左右,限制過嚴會影響食慾。

(5)嚴格禁食含酒精的飲料。

(6)慎食某些食物 辛辣食物(包括蔥、蒜等)、生硬食物和含植物纖維素較多的蔬菜等也應慎用,因為有刺激或渣滓過多的食物可引起曲張的食管靜脈破裂、出血。

(7)低蛋白飲食 晚期肝硬化並有肝昏迷傾向時,應改為低蛋白飲食。因為蛋白質是一種含氨的物質,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可產生氨,而氨對人體是有毒的。當肝功能嚴重受損時,肝臟的脫氨作用減退,血氨增多是產生肝昏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8)低鹽飲食 伴有腹水或浮腫的患者,要給予少鹽或無鹽飲食。因為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鈉可使水在體內儲留。一般在限鹽的同時還需適當限制飲水量。但由於肝硬化產生腹水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肝功能減退,肝臟製造白蛋白的能力不佳,使血漿中白蛋白濃度減退而引起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因此,對肝硬化患者來說,限制水、鈉是比較消極的辦法。只有增加食慾,加強消化、吸收能力,增加患者蛋白質的攝入和吸收,才是飲食治療中最重要的一步 .

肝硬化病人的合理飲食

(1)糖類食物:足夠的糖類供應。一般來說,糖類在飲食中比例占40%,糖既保護肝臟,增強機體抵抗力,又減少蛋白質分解。由於病人肝功受損,過多用糖導致體胖,甚至形成脂肪肝,加重肝臟負擔。

(2)蛋白質食物:對肝硬化患者而言,蛋白質的補充應按蛋白質的缺乏程度及病情決定,能夠進食的患者採用口服,而嚴重消化不良,吸收功能差者,應考慮輸入胺基酸、蛋白和血漿。每天膳食中有60g高效蛋白可滿足需要,可交替食用魚、瘦肉、蛋類、乳類、豆製品。當有肝損傾向時,每天不宜超過20g。

(3)脂類食物:肝硬化時,脂類代謝受到影響,同時脂類的代謝又可引起肝臟損傷,因此肝功能明顯受損時,嚴格低脂肪飲食,減輕肝臟負擔,加強補充蛋白和糖類,防止脂肪肝發生。

(4)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肝硬化由於多方面因素可造成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新鮮蔬菜、水果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是最好的食品。注意補充維生素B1、B2 、C、E和K,微量元素如鋅如硒,已出現維生素缺乏症狀的應口服或肌肉或皮下注射。

(5)限制水和鹽:對腹水或浮腫病人,一定要控制鈉鹽和水攝入量。

(6)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者,禁食硬食、油炸、粗纖維食物,以防損傷食道黏膜而出血。

失代償性肝硬化有什麼表現?

失代償性肝硬化有什麼表現:患者自感虛弱,輕微活動後易疲乏,日漸明顯。食欲不振、腹脹、稀便、不消化。皮膚可有色素沉著,面色灰暗。手臂、肩部或它處淤斑多因血小板減少;自發的青腫和鼻衄常是由於凝血酶原缺欠。有些患者以腹水或黃疸就診。就診前已有較長期的慢性肝病史,但也有患者以腹水為首發症狀。黃疸常表示肝炎活動,也可不出現或僅出現輕微黃疸。有嚴重肝壞死的活動性肝硬化,可有深度黃疸和其它肝衰竭的表現。明顯腹脹, 出現腹水。常同時有踝部水腫。體重減輕。四肢肌肉消耗而腹圍增大。體重減輕可被水腫所掩蓋。可有發熱, 一般在38.5℃以內。可能是由菌血症、膽道感染或腹水感染所致。

肝硬化代償期

第一:消化道大出血,多是由於肝硬化導致肝門靜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當受到粗糙食物、化學物質或腹內壓升高等因素刺激時,曲張的血管極易破裂,發生大出血。

第二:肝腹水、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

第三:發生肝性腦病。肝昏迷和肝腎綜合徵、腎功能衰竭。這些併發症預後極差,是造成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早晚期肝硬化的診斷參考

【早期肝硬化】患者雖然常見持續性乏力、持續性黃疸、不明原因的腹瀉或便秘、脾臟腫大、不明原因的營養性貧血、肝掌、蜘蛛痣等臨床表現,但大多不明顯、不典型。因此,早期通過症狀體徵診斷肝硬化有一定困難。

對症飲食

不宜多吃的食物有:

1、忌酒,因就會給肝臟帶來沉重的負擔,易誘發或加重肝硬化。

2、罐頭食品、速食麵、香腸和各種零食中的防腐劑、食物色素等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影響肝臟代謝及解毒功能。

3、油炸、油煎屬高脂肪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肪肝。而反覆煎炸的食物油中會有致癌物質,不利於肝硬化的轉歸。

4、少食用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多吃會消耗體內大量的膽鹼,可使脂肪較易積聚肝臟,影響肝細胞的功能。

5、肝臟病人雖然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但應防止過多吃對肝臟有損害的食物,如扁豆、蘿蔔、蒜、洋蔥、菠菜等。這類食物中含有醚油類物質,會對肝臟和膽囊產生不良刺激。

6、不宜吃堅硬的食物,如食用也必須嚼碎、嚼爛。

7、動物油、肥肉等不宜多吃。

8、鮪魚、沙丁魚、秋刀魚、青花魚這些魚中含有一種叫廿碳五烯酸的不飽和有機酸,可以降低血小板的凝聚作用,很容易引起出血,因此不宜食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