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動脈閉塞

肝動脈閉塞

肝動脈閉塞所屬疾病之一,由於肝臟的雙重血供,肝動脈閉塞引起的肝臟梗死少見。肝動脈閉塞可由動脈粥樣硬化、栓塞,血栓形成、血管炎或低血壓休克引起,偶爾在妊娠或口服避孕藥後亦可發生肝動脈血栓形成。

基本信息

概述

由於肝臟的雙重血供,肝動脈

肝動脈閉塞肝動脈閉塞
閉塞引起的肝臟梗死少見。肝動脈閉塞可由動脈粥樣硬化、栓塞血栓形成、血管炎低血壓休克引起,偶爾在妊娠或口服避孕藥後亦可發生肝動脈血栓形成。本病發病急驟,病情兇險,除非早期診治,病死率高。肝動脈閉塞極其少見,本病很少能於死亡前作出診斷。其後果取決於閉塞的部位,以及可形成側枝循環的範圍。若閉塞位於胃、十二指腸動脈及胃右動脈起源的近端,則往往有足夠的側枝循環形成,因而患者能繼續生存;若閉塞位於這些動脈起源的遠程,則其結果隨動脈的種類而異。曾有人報導因手術時不慎結紮肝動脈而致死亡的病例,但亦有能恢復者。繼續生存的患者,建立了經膈動脈或肝包膜下動脈的良好側枝循環。血栓形成緩慢的患者預後較突然阻塞者為佳。若同時發生門靜脈阻塞,則往往致命。肝動脈閉塞的後果是肝臟梗塞,文獻報導真正的肝臟梗塞僅123例。本病屬中醫腹痛、脫證等病證範疇。

病因

(一)發病原因
肝動脈閉塞的原因可為栓塞,血栓形成,外來壓迫,血管壁增厚和醫源性因素等,結節性多動脈炎,亞急性心內膜炎脫落的栓子;炎症,腫瘤浸潤及肝動脈受損傷時血栓形成;惡性腫瘤的外來浸潤和壓迫;動脈硬化時的血管壁增厚,內膜破壞,增生或脫落,繼發血栓形成以及外科手術時的不慎結紮等,均可導致肝動脈閉塞,近年來隨著介入技術的普及,在導管造影檢查或介入栓塞治療中,導致肝動脈栓塞者有上升趨勢,故嚴格選擇適應證,嚴格技術操作規範,以便儘可能減少意外和不良後果。
(二)發病機制
肝動脈閉塞的後果是肝臟梗死,若同時發生門靜脈阻塞,則往往致死,肝動脈阻塞發生於正常肝的病死率高於肝硬化患者,肝臟梗死大小視側支動脈循環範疇而定,病變區的中央蒼白,其四周充血出血:中央區見大量肝細胞壞死,周圍雖有肝細胞壞死,但匯管區無大的改變,梗死區內的肝細胞雜亂與不規則。

症狀

肝動脈閉塞的症狀:
腸麻痹黃疸昏迷緊張劇痛脈搏細速面色蒼白少尿中老年病例居多,發病急驟,突發右上腹劇痛,大汗淋漓,面色蒼白,脈搏細速,血壓下降,肝區壓痛和叩擊痛,肌緊張,黃疸迅速加深伴發熱,肝功能損害明顯,凝血酶原時間急劇延長,且非維生素K治療所能恢復,多可伴有腸麻痹,少尿,休克和昏迷狀態,並且很快死亡,若患者渡過急性期,應注意各系統內臟功能變化及所出現的相應的症狀和體徵,如脾臟腫大,胰腺腫脹,腸道缺血性表現,腎缺血引起少尿,無尿或尿毒症等。

飲食保健

肝動脈閉塞無特殊的飲食治療措施,若突然發病,宜食蔬菜、魚、豆製品、蛋奶、瘦肉等清淡、高蛋白飲食,若患者發生昏迷則宜給予流質、半流質食物或禁食。
肝動脈閉塞食療方:
(1)大蒜粥:粳米100克,紫皮大蒜30克。蒜去皮後,置沸水中煮1分鐘後撈出,將粳米入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入蒜,同煮為粥。每日晚間食用。本方具有溫陽活血化瘀之效,用於陽虛寒凝、瘀血阻絡者,瘀熱阻滯者慎用。
(2)楂梨膏:肥山楂、甜梨各10千克。均去核,共搗取汁,入鍋煎熬,加煉蜜120克收膏。任意服之。
(3)赤小豆粥:赤小豆適量,浸泡半日後,同粳米100克,煮粥。每日1次。
(4)蘿蔔粥:新鮮蘿蔔250克,粳米100克。將蘿蔔切碎,同粳米同煮成粥。每日1次。
(5)烏杞湯:首烏、枸杞、澤漆各30克。每日煎水至300毫升,每日2次,每日1劑。
(6)人參銀耳湯:人參5克,銀耳10~15克。先將銀耳用溫水浸泡12小時,洗淨。人參切成小片,用文火煮熬2小時,再入銀耳煮熬1小時。分早晚2次服。
(7)桃仁粥:桃仁10克,粳米50~100克。桃仁煮熟去皮尖,取汁和粳米同煮粥食。每日服1次。本方具有活血化瘀之效,用於瘀血阻絡者。
(8)雙耳湯:黑木耳、白木耳各10克,紅棗15枚。用溫水泡發洗淨後放入碗中,加水和少量冰糖,隔水蒸1小時,連湯服食,日2次。本方具有涼血活血之功,用於瘀血阻絡,瘀熱阻滯者。
(9)拔粥:薤白10~15克,蔥白2莖,白麵粉100~150克。混勻後調入沸水中煮沸即成。分2次服。本方具有溫補腎陽之效,用於腎陽不足者。瘀熱阻滯者慎用。
適宜食物:新鮮蔬菜、水果、瘦肉、蛋類、奶類以及各種豆制,高糖、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如冬瓜、瓜、米仁、綠豆、黃瓜、鯉魚等,並多食纖維素高的食物,如芹菜、菠菜、香蕉等。
不適宜食物:油膩、煎炸的食物,辛辣、刺激之品。滋補類食物滋補類食物。

預防

本病暫無有效預防措施,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是最有效的防治措施。一旦本病發生,須積極搶救,絕對臥床休息,保證營養供給

治療

肝動脈閉塞治療應重視飲食及生活調理,加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延緩病情的發展。
肝動脈閉塞中西醫結合治療:國內尚未見中西醫結合治療研究本病的報導,但對本病中醫藥治療,在肝科急診中醫藥治療研究是值得開拓的領域。根據本病特點,活血逐瘀同時佐以辛香溫通之品如麝香、蔥白等,再結合大劑量抗生素,對迅速改善症狀有較好療效。
肝動脈閉塞治療原則:為抗休克、鎮靜、止痛、解痙、祛聚、供氧和抗生素套用,同時給予護肝治療。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改善內臟的微循環,血漿及其代用品可緩解休克。有條件者應送ICU,充分供氧或人工輔助呼吸,由麻醉醫師配合,同時給予解痙、鎮痛、靜脈快速補液等,以使病人渡過休克及血管痙攣期,期待側支循環的代償,同時進一步查明病因、病變部位,以爭取針對病因、病情做進一步的處理,如取栓、溶栓等措施。
辯證論治
1.肝絡瘀阻主證:突發右脅或右上腹疼痛,痛勢較劇,拒按,痛處不移,難以轉側。身目發黃,尿黃,煩躁或神昏,舌質青紫,脈弦澀。治則:活血化瘀,疏肝止痛。方藥:少腹逐瘀湯加減。當歸、川芎、赤芍各15g,生蒲黃、五靈脂、沒藥、延胡索各10g,肉桂、乾薑、小茴香各6g,三棱、莪朮、紅花各10g。並定時吞服三七粉。伴見神昏者可送服紫雪丹以涼肝開竅。
2.肝氣閉阻,陽氣衰微主證:神志昏迷、大汗淋漓、面色蒼白、鼻鼾息微,手撒肢厥,二便自遺。右脅疼痛拒按,身目黃染,舌質淡、或口唇舌青,脈微欲絕。治則:回陽救逆。方藥:參附湯頻頻送服:人參10g,熟附片15g,生薑3片,大棗5枚。見汗出、面紅、身熱,唇舌乾紅,脈虛數者,此為亡陰,須用生脈散以救陰斂陽;若見陰陽兩亡之證,則當以回陽為先,兼顧救陰。
對症治療
本病多突發,並很快進入昏迷狀態。治療以積極搶救為主,可參照肝性腦病治療。
其他措施
主要是抗菌素的套用,本病由於肝動脈閉塞,導致肝臟梗塞,容易繼發感染,所以抗菌素的大量套用尤為重要,應首選青黴素或與其它抗菌素聯合運用。

檢查

肝動脈閉塞檢查項目:
維生素K白細胞數凝血酶原時間(PT)血管造影肝功能檢查
1.血象白細胞數增多。
2.肝功能試驗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明顯增高。
3.凝血酶原時間明顯延長,而非維生素K所能恢復。
都卜勒超音波檢查可見肝動脈血流中斷,可有側支代償,但少見,肝實質內可有液化灶,CT可見肝實質內有集中或分散的密度減低區,腹腔動脈造影對診斷最有意義,可見肝動脈呈截斷或錐狀征,其周邊可有側支形成。

診斷鑑別

肝動脈閉塞診斷
本病屬罕見疾病,故缺乏臨床描述,患者除具有原發病外,發病驟起,突然右上腹部劇痛,繼之有虛脫,血壓下降,右上腹部及肝臟邊緣壓痛,伴肌緊張,黃疸加深,發熱,精神較差。
肝動脈閉塞檢查
1.血象白細胞數目增多。
2.肝功能試驗ALT、AST明顯增高。3.凝血原凝血,原時間明顯延長,而非維生素K所能恢復。
肝動脈閉塞鑑別診斷
本病生前診斷困難,只有在原有疾病的基礎上,有上述臨床表現時,可聯想到本病。常見的原發病有細胞性心內膜炎、結節性多動脈炎或曾施行艱難的上腹部手術。有鑒於此,本病突發腹痛應與下列疾病相鑑別:1.膽絞痛;2.急腹症;3.急性腹膜炎

併發症

患者往往並發麻痹性腸梗阻,少尿、氮質血症、昏迷,且於短期內死亡。同時或相繼發生多臟器動脈栓塞偶可見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