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脾CT檢查

肝、膽、脾的CT檢查是利用CT對肝、膽、脾進行檢查的一種方法。

正常值

檢查無異常。

適應症:  (1) 肝、膽、脾的腫瘤。  (2) 肝、脾外傷。  (3) 肝寄生蟲病:如確診肝包蟲病。  (4) 瀰漫性肝病:如肝硬變、脂肪肝。  (5) 肝、膽、脾先天性發育異常。  (6) CT引導下經皮穿刺活檢。  (7) 隨訪、觀察手術、放療、化療及其它治療效果。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CT掃描可以確診肝寄生蟲病:如肝包蟲病。  (2) 明確病變的程度、累及範圍及有關特徵。  (3) 鑑別梗阻性或非梗阻性黃疸,明確膽道的梗阻部位,多數病例還能明確梗阻的原因。  (4) 查明肝、脾撕裂和肝、脾內血腫、包膜下血腫及腹膜腔或腹膜後積血等。  (5) 對腫塊的定位、定量診斷可靠,但對實質性腫塊的定性診斷常有一定困難。 需要檢查人群:肝包蟲病,梗阻性或非梗阻性黃疸需要確診患者。

注意事項

檢查前準備:  (1) 各部位增強掃描及腹部平掃患者,檢查前,至少禁食4小時。  (2) 行腹部檢查之患者,檢查前1周內,不得作鋇餐檢查。  檢查時要求:  (1) 請帶全已作過的檢查結果備用,如X光片、同位素、超音波、肝功能、甲胎等,以及曾作過的任何CT片及報告等。  (2) 增強檢查患者必須行碘過敏實驗,呈陰性者方可進行。行碘過敏實驗前,必須全面了解CT增強檢查須知,並經本人和家屬簽字後,作碘過敏實驗。  不適宜人群:懷孕婦女檢查前需要諮詢醫生意見。

檢查過程

患者按要求卸下身上的檢查禁忌物品,聽醫生的要求躺在儀器上,接受檢查,得出影像後查找病理特徵。

相關疾病

膽囊炎,肝血管瘤,柏-查綜合徵,肝損傷,肝大,小兒硬化性膽管炎,肝膿腫,原發性肝癌,營養不良性肝硬化,藥物性肝病

相關症狀

肝區扣痛,吐血衄血,寒濕浸淫,肢體重困,脈沉弦,爪甲青紫,發作性四肢肌肉僵直,舌胖有齒痕,閉目搖頭,上腹部腫塊及腹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