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欲期

肛欲期

肛欲期,又稱肛門期,約2—4歲進入。一般指小孩過了口欲期,到了約18至36個月大的時候,感受到刺激肛門時帶來的新奇感覺。在這時期會發現自己會產生糞便而很興奮,這時就是家長教小孩到馬桶上廁所的時候。如果小孩在肛欲期得不到滿足便很容易在長大後出現肛門性格,如吝嗇、頑固、倔強,以及很容易會有潔癖。在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中,將心理發展與生理功能的發展聯繫在一起,認為肛欲期是人類精神結構發展的第二個時期。肛欲期是人類精神結構發展的第二個時期,在這一時期孩子會反覆出現憋大便或憋小便,並將大便或小便解在褲襠里的現象。孩子的肛欲期一般經歷兩個月左右就會結束。

基本信息

原因分析

肛欲期肛欲期
精神分析學派將個體的成長經歷分為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等幾個階段。1歲左右的孩子通常都要接受大小便的訓練,隨著括約肌的發達,孩子開始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大便的積累造成強烈的肌肉收縮,當大便通過肛門時,黏膜產生強烈的刺激感,這樣的感覺不僅是難受,也能帶來高度的快感。另外,大便對嬰兒還有其他的重要意義。對嬰兒來說,大便是他身體的一部分,排出大便相當於做出“貢獻”或獻出“禮物”,而且,通過排便,他可以表達自己對環境的積極服從,而憋著時則表達的是自己不肯屈服。因此,從主客體關係性質來看,大便在某種意義上變成了孩子與父母或成年人保持關係的某種工具,孩子們感受到他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周圍的人和環境。此期母子二元關係逐漸開始解體。這個時期,孩子學會了走路,能用簡單的詞語交流,開始體會到了自主性,他們開始學會觀察環境、探索環境、擺弄玩具,尋找過渡性客體,如絨動物、枕頭、指頭等。

具體表現

肛欲期肛欲期
孩子在學會自己脫褲子解大小便後,反覆出現憋大便或憋小便,並將大便或小便解在褲襠里的現象,這就是孩子肛欲期到來的表現。

在肛欲期,肛門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和放鬆都可以給孩子帶來性的體驗。所以,有的孩子從憋尿中獲得性快感,有的孩子從憋大便中獲得性快感,但是,並非每個孩子都有非常明顯的肛欲期表現。

應對辦法

孩子的肛欲期一般經歷兩個月左右就會結束,肛欲期的結束,標誌著孩子的性心理向著下一個階段——性蕾期邁進。這兩個月中,如果成年人對孩子大小便的訓練太嚴厲,孩子就會感覺緊張,心理壓力大,會擾亂孩子控制大小便的自然節律,孩子將大小便解在褲子裡的次數就越多,肛欲期拖延的時間也就越長。有的孩子幾個月甚至半年多都不結束肛欲期,孩子的性發展就出現了停滯狀態。

專家建議

肛欲期是訓練寶寶如廁的大好時期,但是訓練時一定要耐心、愉快。如果家長既急躁又粗魯,或者有其他反應過度的表現,反而會起到強化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