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激酶

肌激酶

肌激酶,指的是逆地催化兩分子ADP產生一分子ATP及一分子AMP的酶。該酶在哺乳動物中存在三種同工酶,即AK1、AK2和AK3。

肌激酶 基本資料

性質:催化核苷一磷酸轉變為核苷二磷酸核苷二磷酸轉變為核苷三磷酸反應的一類核苷磷酸激酶的統稱。反應必須有核苷三磷酸提供磷酸基團。例如,催化AMP轉變為ADP的AMP激酶(肌激酶),反應如下:AMP+ATPADP。此類酶廣泛存在於動物和微生物細胞中,主要用於生化研究。

相關內容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ATP:CreatineN-phosphotransferaseEC2.7.3.2)通常存在於動物的心臟、肌肉以及腦等組織的細胞漿線粒體中,是一個與細胞內能量運轉、肌肉收縮、ATP再生有直接關係的重要激酶[1,2],它可逆地催化肌酸與ATP之間的轉磷醯基反應.

肌酸激酶有4種同功酶形式:肌肉型(MM)、腦型(BB)、雜化型(MB)和線粒體型(MiMi).MM型主要存在於各種肌肉細胞中,BB型主要存在於腦細胞中,MB型主要存在於心肌細胞中,MiMi型主要存在於心肌和骨骼肌線粒體中.肌肉型肌酸激酶分子是由兩個相同的亞基組成的2聚體.根據目前已經測定的兔、人、雞、鼠肌酸激酶的一級結構[3-6],M型亞基由387個胺基酸殘基組成,分子量為43KDa左右,分子內有8個巰基,但無2硫鍵.大熊貓肌肉型肌酸激酶也是2聚體酶,每個亞基由376個胺基酸殘基組成,分子量為42KDa[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