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慶雲寺

肇慶市慶雲寺

慶雲寺座落在肇慶市東北18公里處的鼎湖山,是嶺南四大名剎之一。慶雲寺是鼎湖山上的明珠,是遊人香客的必到之地。近年來,在政府的支持下,慶雲寺修繕一新,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國內外來賓。

寺院簡介

肇慶市慶雲寺 肇慶市慶雲寺

慶雲寺座落在肇慶市東北18公里處的鼎湖山,是嶺南四大名剎之一。始建於明朝祟禎六年(1633年)。這裡四周峰巒環抱,如瓣瓣蓮花,因此慶雲寺又稱蓮花寇。清朝順治初年,增修殿寺,規模擴大,至清未有僧眾800人,成為肇慶第一大寺。

慶雲寺依山而建,現在寺內殿宇重重,樓堂深邃,建築面積達l萬多平方米。1983年國務院確定慶雲寺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由佛教界管理使用。

大雄寶殿介紹

大雄寶殿是慶雲寺的主體建築,琉璃瓦面,魚珠脊頂,彩釉生格,十分莊嚴雄偉。殿內供奉釋迦牟尼、阿彌陀、彌勒三寶佛像,金身閃爍,神態莊嚴。

鐘樓介紹

鐘樓上懸一口高約1.5米,直徑1.2米的大銅鐘,是清代鹹豐年間鑄造,上鑄有各種花紋及佛家咒語。每日清晨僧人擊之,聲如雷振,山鳴谷應,餘音久久不息。

千人鍋介紹

寺內還有一鐵鑄“千人鍋”,為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造,深近l米,鍋的直徑為1.92米。這是清代慶雲寺香火興盛的見證。寺內還珍藏著佛家珍寶——舍利子。

新增建築介紹

慶雲寺新建了茶花閣、指月台等建築,茶花閣設茶館、工藝品及土特產經營部。登閣望遠也是一件趣事。白天憑閣遠望,只見西江從羚羊峽穿流而出,如玉帶婉蜒東去,消失在天際,蔚為壯觀。月夜憑欄遠眺,群峰隱約,樹影婆娑,懸泉噴石韻,明月掛枝頭,意境深遠。

寺院植被介紹

寺內還有白茶花樹、桂樹。白茶花樹為1633年由寺內和尚所植,至今仍生機盎然,冬季白茶花綴滿枝頭,清香四溢。寺後有古龍泉,泉水甘冽,用來泡鼎湖茶和紫見天葵茶,有“劃然長嘯不知暑,仙漿瑞露遜甘冽”之感。

慶雲寺的迴廊壁上,有清代詩人袁牧的詩句、諸慕貞的梅花圖及宋廣業百首梅花詩等碑刻十餘幅。

社會評價

慶雲寺是鼎湖山上的明珠,是遊人香客的必到之地。近年來,在政府的支持下,慶雲寺修繕一新,以嶄新的姿態迎接國內外來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