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體驗主題公園

職場體驗主題公園

在日本有個獨特的公園,它是專門為兒童設計的。走進公園,孩子們可以“七十二變”,時而是麵點師傅,時而是消防員;時而是護士,時而又是警察;時而是模特,時而又成記者;時而是比薩烹製師,時而又當巴士導遊……這個有著70多個職業可供孩子們扮演的公園就是———KIDZANIA,職場體驗主題公園。

基本信息

公園簡介

職場體驗主題公園職場體驗主題公園

kidzania職場體驗主題公園內有70多種職業,如牙醫、攝影師、快遞員,甚至攀牆救人的特種救難隊。還有50個公司和店鋪,儼然就是小型的成人社會。

進入KIDZANIA體驗職場的孩子們小的只有2歲,大的也不過15歲左右。幾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大家在一起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其間,不時也有小朋友因為工作不順利而哭鼻子。

職場體驗主題公園按勞取酬,多勞多得,每個職業的工作完成後,都會發工資———一種名喚“Kidzo”在公園內使用的貨幣。孩子們拿著這種貨幣,興高采烈地到職場主題公園的商店內購買各種自己心儀的禮物。
當然,孩子們體驗各種工作所需的費用和薪水,最終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家長事先要付費買門票的。

公園宗旨

職場體驗主題公園職場體驗主題公園

職場體驗主題公園的建設宗旨是讓孩子們體驗真實的社會,因此公園內的設施和場景設計均十分逼真,所有的設施或是實物,或是有實物2/3大小足以亂真的仿製物。
走進公園,如果你要當一個物流人員,你就能乘坐與實物完全相同的速遞中心的貨車在公園裡穿行送貨。你也可以穿著筆挺的警察制服去搜尋遺失物品,或是全副披掛消防員行頭親身參與滅火活動。小女孩可以當託兒所阿姨、幼稚園老師,在公園內的幼稚園里照料前來參觀的學齡前兒童,為他們讀連環畫,陪他們玩耍;用體重和肌肉與新生兒相同的玩具娃娃學習為小嬰兒換尿布;男孩子們可以在比薩店烤出真正的比薩餅;在電台擔任主持人的孩子們使用那些連大人都感到驚訝的專業器材進行播音;即使想當空中小姐也沒問題,航空公司提供了報廢飛機,機艙內的座椅、駕駛座可都是“原配”……

“扮家家”成人版

職場體驗主題公園職場體驗主題公園

“扮家家”成人版,同樣趣味橫生。
在滬上,開始出現“角色扮演”族,他們做戲服、做道具,隨心所欲扮演《仙劍》、《刀魂》、 《死神》等日韓動漫劇中的角色。全國的角色扮演族還組成社團,進行會演。類似這樣的角色扮演會演在全國已經舉辦了四五屆,參與的社團逾百個,觀看的漫迷逾萬人。
角色扮演族宣稱:“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扮不出!”漫迷扮演的動漫角色堪稱“酷似”,一個名為“橙子家族”的角色扮演迷扮演牛仔裝SD人形,穿著牛仔裙裝,披肩短髮,小臉刷得雪白,大眼睛直直地看著前方,舉手投足像裝了彈簧,充滿節奏感,宛如動漫形象走入現實中,讓人忍俊不禁。
有人說,角色扮演族是當之無愧的“演技派”,扮演的動漫角色無奇不有,不僅有各種動漫人物,有的還扮演動漫遊戲中的機器人、動物,甚至是汽車。
有人覺得虛擬的角色扮演還不過癮,乾脆上演“全職通”———這周穿護士服,下周穿警服,再下周嘗嘗馬術服、賽車服和海員服,甚至是《音樂之聲》中的修女服。個個雙休日忙碌不休,到處借衣服,借不到就請裁縫做。
一位空姐迷通過職業扮演享受到了別樣的人生樂趣。“穿上空姐的制服,好像自己就真的成為了一名空姐,也算是圓了自己的夢吧。”這位空姐迷說起各家航空公司空姐的制服頭頭是道:“日航的空姐制服最漂亮,法航空姐的制服最能顯示窈窕身材。”她有個不小的“野心”:把所有航空公司的制服都穿一遍。
成人“扮家家”,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內心深處掙扎和渴求的外在表現,既有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如學業的壓力、職場的競爭、人際關係的桎梏等等,雖厭煩卻無力擺脫;也有對純情、浪漫、虛幻世界的追求,雖嚮往卻難以實現。於是,只能借對虛擬角色的現實扮演,實現內心的平衡。而“全職通”的出現,則因為現實中很多人的職業同理想陰差陽錯,有人夢想成為教師,卻當了會計;有人夢想成為工程師,卻當了記者;有人夢想成為軍人,卻當了導遊。於是來個職業“扮家家”:通過醒目的職業制服,讓自己化身為理想行當的人。
國外從成人職業“扮家家”中窺到一線商機,一種成人興趣職業培訓開始進入市場視野,這種興趣職業培訓可以讓人們利用業餘時間去學習一種新的職業技能,滿足自己對理想職業的憧憬。如從事IT的人,可以在兩周的興趣培訓中去學做園藝師;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可以學當一個攝影師;從事會計的人,可以學當導遊。

體驗商機

大人小孩都愛職場“扮家家”,顯示出體驗經濟正以娛樂化方式商機叢生,焦點圍繞一點:花錢買感受,花錢買快感。
體驗經濟概念由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爾摩提出。所謂體驗經濟,就是企業以服務為舞台、以商品為道具、以消費者為中心,創造能夠使消費者參與、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
所謂體驗,是一個人達到情緒、體力、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時意識中產生的美好感覺,它具有互動性、不可替代性、深刻的烙印性等特點,每個消費者獲得的體驗結果都是獨一無二的。
經濟學家已將體驗經濟稱為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後的第四個經濟形態,它將促使社會消費模式、企業盈利模式發生巨大的變化,其中既有無窮挑戰,又蘊藏無限商機。
體驗演變為一種經濟形態,契合了E一代的消費特徵:追求個性化、娛樂性和遊戲化。
360行,只要你有閒有錢有興趣,行行可以插一腳。
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手頭閒錢越來越多;大部分白領每年有帶薪休假,少則10天,多則20天。休閒方式也越來越豐富多彩,興趣職業培訓和其他行當職場體驗,作為一種奇特的“演員”生涯,也可以成為一種休閒方式。事實上,很多人參加興趣職業培訓,倒未必真的想跳槽,而是“過把癮”,玩一把就走。這使得休閒性質的職業體驗頗有市場。
上海76家創意集聚區其實可以開設職場體驗基地,在雙休日和節假日、寒暑假向公眾開放,父母們可以領著孩子來“學工”;創意集聚區可以開設“雙休日設計師工作室”,讓熱愛設計的人可以有模有樣地在專業設計師工作室里用電腦設計家具、設計建築、設計時裝、設計汽車、設計工業產品。
在國外,“扮家家”還從職場擴容到一些非正常經歷。有媒體報導,國外有個監獄為了滿足一些生活富裕者對監獄生活的好奇,開設了“花錢坐監獄”的創意項目,只要提出申請,並花上一筆錢,就可以被“逮”進監獄,在獄警嚴厲的管制下、在逼仄的牢房裡、在艱苦的生活設施中,體驗人身自由被剝奪的感覺。據說,居然還真有很多富翁樂意去體驗這種奇特的經歷,在監獄裡住個幾天。
如此匪夷所思的體驗在國內也許還沒有市場需求,但一種與動漫角色扮演類似的藝術人生扮演已經在滬上出現,淮海路上有家京崑劇愛好者之家,天天有藝術愛好者前來拍照攝像,有的拍京劇寫真,扮回三國中威猛的張飛;有的拍崑劇造型,做一個千嬌百媚的“貴妃醉酒”造型。

“扮家家”的商機還有很多,教練“扮家家”的網路遊戲也已經出現,你完全可以把姚明等全世界頂尖灌籃高手全部網羅到一起,排兵布陣,分成兩隊廝殺,你洞觀全場,不時暫停面授機宜……
可以說,人生有多少夢想,就有多少“扮家家”,體驗商機,無窮無盡。

成立意義

職場體驗主題公園最初是在墨西哥誕生的,去年入駐日本後,職業種類更加豐富,因此,日本各地的小朋友紛紛慕名而來,職場體驗主題公園天天熱鬧非凡,不少孩子來了一次又一次。
兒童教育專家對職場體驗主題公園持肯定態度。他們認為,儘管這種職場體驗還是玩耍性質的“扮家家”,但還是可以讓孩子們粗淺地一窺社會是如何構成的。
其次,通過各種職業的體驗,可以增加孩子們的知識和閱歷。而體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產生的歡樂與苦惱,可以讓一些年齡較大的孩子們在心理上為將來進入職場作準備。
第三,職場體驗還可能挖掘和發現孩子們的潛能,看孩子們在哪項職業上幹得比較得心應手,有的放矢進行培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