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灸養生

聲灸養生

聲灸養生,是通過一種特定的對人體進行經絡運動干擾的聲波, 其頻率接近人體臟器原有聲波的一組諧和波,該諧和波與人體原有聲波產生諧振後,使能量增強,有效地調整人體細胞生命運動狀態,並使人體向良性生命運動狀態轉化,使人體快速獲取健康的一種方法。

基本信息

溯源

西藏:利用鐘聲及其他敲擊樂聲來治療身體疾病。

印尼的巴厘島:用一些大的銅鑼和鼓的聲音刺激人體從而達到治療的作用。

澳大利亞土著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運用自然界的聲音,與自己的身體協調平衡,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古埃及:教士利用自然界的聲音,改善人體的技能;或與某種聲音達到共鳴,以達到治療的功效。

身體的某一個部位或器官與某種特定聲音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繫。中國《黃帝內經》記載:五臟有聲,聲各有音。人有五音,即宮、商、角、徵、羽,其聲大而和、輕而勁、沉而深、聲音相和則無病。

關於聲波治療疾病的方法還有:磬療法,鍾療法、六字訣療法等等。

美國人——詹姆斯謝了一本《用聲音打通經絡》的書,很暢銷。由此可知,特殊聲波是具有調治疾病的作用。

“聲灸養生”是將電子設備發出的特殊聲波作用於人體穴位,通過對這些穴位輸聲,實現整體疏通經絡,達到保健、養生功效。在《聲波與人體健康》一書中對“聲波康復醫療模式”做了介紹。

“聲灸養生”是“聲波康復醫療模式”中的一種方法,具有安全可靠、效果明顯、套用廣泛等特點。

內涵

天干地子與子午流注 天干地子與子午流注

聲灸養生是根據聲波疏通人體經絡的特徵和中醫子午流注時間表,針對人體不同病症,按子午流注時間表選擇使用時間,在人體與該病症相關經絡開經時疏通該經絡,通過這種“天人合一”的通絡養生法,達到快速調理人體不適的目的,根據這一原理開創出來的“天人合一”的聲波通絡養生法,我們稱之為“聲灸養生法”。

我們在實踐中看到,根據聲波立體傳遞特性,對經過手、足上的“六陰六陽(即十二正經)”經絡同時疏通,體現了中醫整體養生法的精髓。在臨床套用中,印證了《黃帝內經》所說的“經脈者,之所以決死生,處百病……不可不通”的精確定論。也是調理慢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聲灸養生,體現了中醫綠色、無毒、可靠的養生理念,簡便、高效、易複製、易推廣,是中醫與聲波技術的完美結合,在養生方法上是一項開創性的探索。

聲灸養生針對人體的不同病症,按子午流注時間表選擇使用時間,通過這種天人合一的通絡調理,達到快速強身健體的目的。

五大特性

1、安全性

由於特定的低頻聲波的頻率在20HZ-4000HZ之間,對人體沒有任何副作用,是綠色環保的全新養生方法。

2、高效性

聲灸養生法能快速疏通人體經絡,排毒送養,改善症狀,見效快,效果持久,不反彈。

3、整體性

聲灸養生法根據聲波特性,同時疏通六陰六陽十二正經和任督二脈,真正體現了整體養生思想,體現了中醫科學養生的精髓,印證了《皇帝內徑》所說的“經脈者,之所以決生死,處百病,不可不通”的精確定論,是調理緩解慢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4、舒適便捷

對人體不會產生不良刺激,易於操作,使人在輕鬆舒適中獲得健康。

5、抗耐受性

特定的低頻聲波,人體可以長期使用,長期有效,突破了以往產品單一頻率反覆刺激人體。

方法

五音療法

五音即中國傳統音樂中的"宮、商、角、徵、羽"。它不是五個不同的音級,而是五種性質不同的曲調。

五音療法亦稱五音導引或五音氣功。阮籍在其《樂論》中說:"樂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氣不入,天地交泰,遠物來集,故謂之樂也。"元代朱霞亨指出:"樂者,亦為藥也。"

五音療法是以中醫五音理論為指導的中國傳統音樂治療形式。它旨在通過音樂的誘導,平衡陰陽,疏通經絡,協調臟腑,調節情志,使患者恢復健康,重新處於良好 的心理與生理狀態。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對患者實行全身心整體護理要求的提出,五音療法在中醫護理中日益顯示其理論與實踐價 值,值得深入探討。

1、"五音療法"與臟腑護理

中國傳統醫學認為,五音與五臟有著密切的對應關係。[附表1]《黃帝內經》說"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又載:"角為木音通於肝,徵為 火音通於心,宮為土音通於脾,商為金音通於肺,羽為水音通於腎。"它說明了五音、五臟和氣的五種運動方式的內在聯繫。《史記》也稱:"宮動脾、商動肺、角 動肝、、徵動心、羽動腎"。

首都師範大學李璞珉等的"有關'五音對五臟'的心理生理實驗報告"證實:"唑音"可以動肺;"呵音"可以動心;"呼音"可以動脾;"噓音"可以動 肝;"吹 音"可以動腎等,揭示五音的不同聲波對五臟的功能狀態有激發作用。說明了人體組織結構、質量及經絡穴位中的信息活動頻率的特點,它符合該組織或器官易於與 相近的聲波刺激產生諧振,匹配或共振效應。

2、"五音療法"與氣血護理

《史記*樂書》中說:音樂可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極其精微的物質。氣的功能有推動、溫煦、防禦和固攝作用,氣 為血之師,血為氣之母,氣推動血,血養氣。氣機失衡就出現氣滯、氣陷、氣脫、氣閉的病 症,從而影響人體五臟六腑及生命活動功能。用五音療法,通過不同調式音樂的聲波振盪,對生物體內氣的運動方式的影響,則分別順應木氣的展放、火氣的上升、 土氣的平穩、金氣的內收、水氣的下降,進而達到氣血運動方式的協調、有序與穩態。通過對氣機的影響,最佳化心理狀態、激發情感的變化。而心理狀態的最佳化與情 感變化的適度,又反饋性地調節相應臟腑的功能,這就是五音治療的原理所在。

3、"五音療法"與情志護理

中醫認為情緒的變化對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素問·玉機真髒論》中指出:"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人有七情六慾,而七 情對機體的生理功能有調節作用,若七情太過,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另一方面,情緒的改善,可以調節陰陽及臟腑的功能,使人健康。《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 出:"悲勝怒、恐勝喜、怒勝思、喜勝憂、思勝恐"。中國傳統音樂也是人類情緒的一種表現形式,也以表現七情為其主要的功能,從這一方面看,中國傳統音樂也 是與中醫五音治療的理論聯繫在一起的。

4、辨證選曲與辨證施護

宮音明朗、商音思念、角音優美、徵音穩重、羽音抒情。五音療護的關鍵是按病症發生的臟腑、經絡,根據五行相生、相剋關係選擇相應的調式音;其次是按中醫虛 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選用太類、少類等不同類的音樂。音樂的補、瀉、調理作用如同中醫針灸、按摩的治療原則一樣,弱刺激主補,強刺激主瀉,因而音樂也是 少(弱)類用於補,太(強)類用於瀉,而正類居兩者之間,可以用它調理陰陽。

儀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運用樂器進行聲灸養生髮展到今天使用專業的聲波通絡產品進行養生。易經通聲波通絡養生儀通過發出能與人體產生諧振的低頻聲波,達到疏通經絡,增強人體免疫力及自愈能力的聲灸養生器材。

儀器發出易引發人體經絡諧振的低頻聲波,通過對人體勞宮穴、湧泉穴輸聲引發人體十二正經諧振,通過對關元穴、命門穴輸聲,大同人體任督二脈,把聲波能量轉化為疏通人體經絡的能量,並沿人體經絡傳輸到五臟六腑、四肢百合,深層次疏通人體全身經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