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簡稱“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 FAO) 是根據1943年5月召開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會議的決議,於1945年10月1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正式成立。1946年12月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現總部設在義大利羅馬。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

--幫助建設一個無飢餓的世界

糧農組織的職能: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帶頭開展戰勝飢餓的國際努力。糧農組織以中立的論壇運作,為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服務;在該論壇上,所有國家均平等相處,共同磋商協定,討論政策。糧農組織也是知識和信息的來源,幫助開發中國家和轉型國家實現農業、林業和漁業現代化和發展,確保人人獲得良好的營養,提高營養水平,提高農業生產率,改善鄉村人口的生活和促進世界經濟發展。自1945年成立以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特別重視發展世界上70%的貧困者和飢餓者居住的鄉村地區。糧農組織的活動包括四大領域:
1.使人們能夠獲得信息。
糧農組織發揮了智囊團的作用,利用擁有的工作人員--農藝學家、林業工作者、漁業和畜牧業專家、營養學家、社會科學家、經濟學家、統計員和其它專業人員的專業知識,收集和分析有助於發展的資料。每個月有100萬人次訪問糧農組織的網際網路站,查詢技術檔案或了解組織與農民開展的工作。糧農組織還出版數以百計的新聞通訊、報告和書籍,發行少量雜誌,製作許多隻讀光碟和主持幾十個電子論壇。
2.分享政策專業知識。
糧農組織向各成員國提供在設計農業政策和規劃、擬訂有效法律及制訂實現鄉村發展和脫貧目標的國家戰略方面多年積累的經驗。
3.為各國提供一個會議場所。
任何一天都有來自全球的幾十位決策者和專家在總部或實地辦事處召開會議,就重大的糧食和農業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作為一個中立的論壇,糧農組織提供了富國和窮國能夠為達成共識而走到一起的氛圍。
4.將知識送到實地。
糧農組織淵博的知識在世界各地數以千計的項目中受到檢驗。糧農組織為確保這些項目達到目標而從工業化國家、開發銀行和其它來源籌集並管理數以百萬美元計的資金。糧農組織提供技術訣竅,在少數情形下也成為有限資金的來源。 在出現危機的情況下,糧農組織同世界糧食計畫署以及其他人道主義機構並肩工作,保護農村人民的生計並幫助他們重建家園。
糧農組織由成員國組成的大會管理,每兩年召開一次會議,對本組織開展的工作進行審議並批准下兩年度的工作計畫和預算。
糧農組織的結構:
大會選舉49個成員國,組成理事會作為臨時管理機構。理事會成員任期為三年,到期輪換。大會還選舉總幹事,領導本機構。現任總幹事雅克 . 迪烏夫博士系塞內加爾人,於1994年1月開始為期6年的任期,再次當選後於2000年1月開始第二個任期,於2006年1月開始第三個任期。
糧農組織由8個部組成,即:行政及財務部、農業部、經濟及社會部、漁業部、林業部、一般事務及新聞部、可持續發展部 以及技術合作部。
糧農組織擁有3700多名工作人員:1500名專業人員和2200名一般服務人員。除了在羅馬的總部以外,還設有5個區域辦事處,5個分區域辦事處,5個聯絡處以及74個建制完善的駐國家辦事處(其中不包括那些設在區域和分區域辦事處內的辦公室)。

相關條目

百福郡華人聯誼會

長春市第二實驗國小

格林威治華人協會

東四五條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

厄普頓·辛克萊

法證先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