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廣播電台華語台

華語廣播以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前夕的1949年6月20日在當時的北平(現為首都北京)正式開播。在將近六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造就了一支熟悉和精通對外廣播政策和業務的精良團隊。這支以年輕人為主體、老中青結合的團隊,正在以銳意開拓進取的精神,為了早日建成中國的現代國際廣播體系不懈努力著……

銳意進取的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華語廣播:
華語廣播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CRI)使用中華民族的母語向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中國駐各國使領館人員、中國駐外機構人員、勞務合作人員、遠洋海員、中國留學人員、新移民以及懂漢語和正在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士傳遞各類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中國人民對外廣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華語廣播的基本宗旨是:向世界介紹中國,向中國介紹世界,向世界介紹世界,為客群群體服務;推進海外僑胞與居住國和地區人民的友好團結;為中國的和平統一大業以及促進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做出積極貢獻。

負責CRI華語廣播的部門的全稱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華語環球廣播電台(簡稱是——華語台)。

華語廣播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前夕的1949年6月20日在當時的北平(現為首都北京)正式開播。初期,僅使用廣州話、閩南話和潮州話三種方言播音,累計每天廣播6次,共1小時15分鐘;覆蓋範圍主要是廣東、廣西、福建和台灣等待解放地區,兼及東南亞國家。

經過20世紀五十年代至1963年和改革開放以後這兩個時期的較大發展,到1995年年底,華語廣播的廣播語言增加到5個(即:國語、廣州話、客家話、閩南話和潮州話),廣播次數增加到每天34次,廣播時數增加為每天37個小時(不含在海外及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當地電台租時播出的節目),覆蓋地域擴大到包括東南亞、南亞、東亞、東北亞、西亞、東南非、北非、南太平洋、歐洲、北美東西部、中南美和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及中國台灣地區等,基本上覆蓋全球。

進入新世紀,尤其是2004年以來,CRI華語廣播的規模又在以往的基礎上邁上一個大台階,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截至2006年11月份的最新統計數字,華語台對外廣播節目的日播總量已達166個小時(全年總量為60590小時),比10年前增長了4倍多;原創節目的日播總量也由幾年前的不到10個小時增加到目前的21個小時以上(全年總量為7665小時),增長了一倍多。

華語廣播創辦初期是以新聞類節目為重點和骨幹;當時由於播出節目的時間少和人力不足等緣故,沒有設立固定的專題類節目。隨著中國人民對外廣播事業的迅猛發展,如今,專題類節目已經成為華語廣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華語台除了設有頗受聽眾歡迎的《整點新聞》、《縱深報導》、《CRI中國新聞》、《CRI港澳台華人新聞》、《港澳連線》、《媒體連結》、《時尚資訊》、《中國周刊》、《世界周刊》、《中國新印象》、《聯合國新聞》和《聚焦粵港澳》等新聞類欄目之外,還設立了一批名牌專題類欄目,其中包括:《視點》(國語)、《聽友信箱》(國語)、《財經中國》(國語)、《暢遊中國》(國語)、《龍行天下》(國語)、《娛樂全接觸》(國語)、《音樂故事》(國語)、《民樂逍遙遊》(國語)、《體育新幹線》(國語)、《華人時空》(國語)、《唐人街》(國語)、《全球華語歌曲風雲榜》(國語)、《華夏之窗》(廣州話)、《嶺南掠影》(廣州話)、《客家天地》(客家話)、《茶餘飯後》(客家話)、《走進寶島》(閩南話)、《閩江茶座》(閩南話)、《今日僑鄉》(潮州話)和《四海潮人》(潮州話)等等。

從2002年到2006年下半年的4年多時間裡,CRI華語廣播海外落地節目整時段播出的語種和落地範圍快速增長,播出語種由最初的僅有國語一種語言,發展到目前包括客家話、廣州話、閩南話和潮州話等所有5種母語。節目落地點和覆蓋範圍由最初的僅有澳大利亞墨爾本一座城市,發展到目前包括澳大利亞的悉尼、英國的倫敦、加拿大的蒙特婁、加拿大的溫哥華、加拿大的多倫多、加拿大的渥太華、加拿大的卡爾加里、巴拿馬的巴拿馬城、南部非洲地區、波羅的海地區、以阿爾巴尼亞為中心的中歐和東歐地區、日本、肯亞、蒙古國、寮國以及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中國台灣地區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

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CRI華語廣播海外落地的形式和規模,開始從整時段落地發展到整頻率落地。從當年的10月1日起,CRI華語廣播節目通過香港有線電視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整頻率落地,每天播出24個小時的國語、閩南話、潮州話和客家話節目。從當年的10月3日起,CRI華語廣播節目又通過日本有線電台(USEN)在日本整頻率落地,每天播出24個小時的國語、廣州話、閩南話和客家話節目。

到2006年上半年,CRI華語廣播開始通過CRI在境外建立的調頻電台播出節目。2006年1月28日,華語台的國語廣播每天在CRI的第一個海外調頻電台——肯亞調頻台(FM91.9)播出3個小時節目。當年的3月1日,國語廣播每天在CRI建在蒙古國達爾罕的調頻台(FM103.7)播出3個小時節目。當年的11月19日,國語每天在CRI建在寮國首都萬象的調頻台(FM93.0)播出2個小時節目。

從1995年5月1日開始,華語台啟動了與中國內地各地方台重要的業務合作項目——《中國之窗》和《城市之光》。通過華語台的對外廣播“平台”,中國內地的近40家地方台每天播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國之窗》和《城市之光》節目。華語台還定期與聯合國電台、澳大利亞墨爾本3CW中文廣播電台、美國AM-1300電台、美國休斯敦時代華語廣播公司、香港電台國語台和韓國KBS等境外廣播機構聯合製作節目。

從2004年2月份開始對外發布各類信息的“國際線上——華語廣播網”,為海內外客群提供了一個更好地收聽CRI華語廣播的大“平台”。

由CRI華語台主辦、於2006年10月份創刊的《華人橋》月刊雜誌,成為CRI華語廣播連線海內外客群的又一良好“平台”。

2005年,CRI華語台協助海外僑領和團體成立了中國對外母語廣播開播56年來的首批海外客群組織。分別為:7月份在澳大利亞成立的悉尼聽眾俱樂部;8月份在加拿大成立的渥太華聽眾俱樂部、蒙特婁聽眾俱樂部和多倫多聽眾俱樂部;9月份在美國成立的舊金山聽眾俱樂部;10月份在加拿大成立的維多利亞聽眾俱樂部。2006年11月份,CRI華語台又協助海外僑領和團體成立了寮國萬象聽眾俱樂部。

CRI華語廣播在將近六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造就了一支熟悉和精通對外廣播政策和業務的精良團隊。初創時期,除了十來位播音員之外,華語廣播沒有設立專職的編輯和記者崗位。而現在的華語台,已經擁有編輯、記者、播音員、節目主持人以及專職網路工作者和客群工作者近百名,並設立了國語節目部、廣客閩潮節目部(簡稱方言部)、落地節目部、線上廣播部和合作交流部等5個華語台的台屬機構。這支以年輕人為主體、老中青結合的團隊,正在以銳意開拓進取的精神,為了早日建成中國的現代國際廣播體系不懈努力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