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是一首唐詩,由著名詩人李白所作。

作品原文

聞李太尉大舉秦兵百萬出征東南懦夫請纓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還留別金陵崔侍御十九韻
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趙傾。
黃河飲馬竭,赤羽連天明。
太尉杖旄鉞,雲旗繞彭城。
三軍受號令,千里肅雷霆。
函谷絕飛鳥,武關擁連營。
意在斬巨鰲,何論鱠長鯨⑴!
恨無左車略,多愧魯連生。
拂劍照嚴霜,雕戈鬘胡纓。
願雪會稽恥,將期報恩榮。
半道謝病還,無因東南征。
亞夫未見顧,劇孟阻先行。
天奪壯士心,長吁別吳京。
金陵遇太守,倒屣欣逢迎⑵。
群公鹹祖餞,四座羅朝英。
初發臨滄觀,醉棲征虜亭
舊國見秋月,長江流寒聲。
帝車信迴轉,河漢復縱橫。
孤鳳向西海,飛鴻辭北溟。
因之出寥廓,揮手謝公卿。

注釋譯文

【注釋】
⑴“膾長鯨”:一作“鯢與鯨”。
⑵“欣逢迎”:一作“相逢迎”。
【譯文】
秦國出天下雄兵,平定燕趙各國。
飲馬可枯竭黃河,紅色旗幟明耀到天邊。
李太尉兵權在手,如雲軍旗圍繞彭城。
三軍聽受號令,千里之外也能肅靜雷霆。
函谷關杜絕飛鳥,武關擁兵連營。
壯志要斬除巨鰲,就別提那些短鱠長鯨了。
我恨自己沒有李佐車的謀略,也沒有魯仲連的辯才,慚愧啊!
拂劍光照嚴霜,雕飾的長戈纓花飄飄。
立志雪洗會稽恥,期望報答皇上恩榮。
可惜半路上重病而還,無法參加東南征戰。
還沒有見到周亞夫將軍,俠客劇孟的行動已被阻。
天要奪壯士報國之心,長吁短嘆到金陵。
遇到金陵太守倒屣欣然相迎,慚愧啊!
群公為我設宴送行,四座都是豪傑精英。
從臨滄觀出發,晚上醉棲在征虜亭。
又見到故國秋月,又聽到長江流水的寒嘯聲。
北斗星斗回星轉,河漢縱橫運行。
孤鳳飛向西海,飛鴻辭別北溟。
我也要翱翔九天,揮手謝別諸位公卿。

作品鑑賞

此詩為李白晚年重要的代表作品,作於公元761年(肅宗上元二年)。全詩分為三大部分,先敘李太尉“東南征”之壯勢,繼陳“請纓病還”之緣由,末述與金陵摯友餞別之情景。此詩最令人感動的是李白老當彌壯的精神。全詩結構嚴謹,層次井然,風格沉鬱,筆調悲涼,與李白的另一些跳躍性極強、充滿樂觀情調、豪放飄逸的詩篇完全不同。

作者簡介

李白像李白像
李白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詩千餘首,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