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鴻齋燴麵館

做羊肉燴麵有三要素,面、料、湯。 2、再次開鍋,開始抻面。 1、和面的時候一定要放些鹽,反覆揉面、醒面3-4次,這樣抻出的麵條才有韌勁。

聚鴻齋燴麵館簡介:聚鴻齋燴麵館成立於2010年2月份。4月29日開業。該燴麵館位於鄭州市政通路與慶豐街交叉口向東100米。聚鴻齋燴麵特色

羊肉燴麵是河南著名的特色小吃,深受人們的喜愛。其湯,濃釅醇厚;麵條,鮮香有韌勁;羊肉,鮮嫩酥爛。做羊肉燴麵有三要素,面、料、湯。和面的時候要放一些鹽,揉成團後醒二十分鐘,然後再揉十分鐘,醒二十分鐘,反覆3-4次,抻出的麵條才有韌勁。其配料豐富,包括羊肉、冬粉、木耳、黃花菜豆腐皮絲、海帶鵪鶉蛋等。最關鍵的是熬湯,選用上好的羊肉同羊骨架加上各種香料文火長年熬制,熬制湯白肉爛。 如此鮮香美味的羊肉燴麵,在家裡也可以輕鬆製作。至於熬湯,由於家庭條件有限,無法長久熬制,那么熬制2-3小時,羊肉酥爛,湯味香濃即可。 河南羊肉燴麵的做法: 主料:羊骨頭(羊脊骨腿骨為上等)、羊腿肉、粉條、黃花菜、香菜、豆腐絲、海帶(或選用木耳)、鵪鶉蛋、麵粉 配料:八角、大料草果、茴香、鹽、味素、香油(南方稱“芝麻油”) 做法:
(一)、熬湯、煮肉 1、羊肉切成大塊,羊肉和羊骨頭用清水洗淨,用清水中浸泡約1小時,撈出,沖洗乾淨。 2、八角、大料、草果、茴香一起用紗布包裹,製成調料袋。 3、鍋中填滿水,將羊肉和羊骨頭放入,大火煮開,撇去浮沫,放入調料袋,轉小火慢燉2-3小時,熬至羊肉軟爛,撈出調料袋,加入鹽調味,待涼備用。 (二)、製作面坯 1、麵粉中加入一小勺鹽,混合均勻,慢慢加入清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麵團,蒙上保鮮膜醒20分鐘。然後再揉10分鐘後蓋上保鮮膜醒20分鐘。反覆3-4次。 2、將揉好的麵團搓成粗長條,分成劑子,將每個面劑擀成厚度約1厘米的長方形面片,在面片上抹上色拉油,蓋上保鮮膜,醒20分鐘即可。 (三)、準備配料 1、冬粉用水泡軟。 2、香菜洗淨,切段兒 3、黃花菜和木耳泡軟,將木耳撕成小朵。 4、海帶泡發後洗淨,切絲。 5、鵪鶉蛋煮熟,去皮。 6、羊肉切片。 (四)、上述工序都完成後,就可以抻面、煮麵了 1、鍋中放入熬好的羊肉湯,煮開後依次放入羊肉片、黃花菜、木耳、海帶、豆腐絲,攪拌均勻。 2、再次開鍋,開始抻面。取一塊面片,雙手捏住兩頭輕輕抻開,將面片抻成寬約1厘米的麵條,下入鍋中。如此反覆,將所有面片抻好入鍋。鍋開後下入冬粉,加鹽調味。麵條煮熟即可出鍋,搭配著糖蒜和辣椒醬食用。 小貼士: 1、和面的時候一定要放些鹽,反覆揉面、醒面3-4次,這樣抻出的麵條才有韌勁。 2、熬羊肉湯時也可以放些雞骨頭,以增加湯的鮮味。 3、羊肉燴麵千萬不要加醬油和醋,否則味道大打折扣

燴麵的起源

楊佩璋,字筱村,今長葛市後河鎮後河村人。光緒二年中舉人;次年登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後人尊稱楊翰林);二十七年升侍講學士,旋補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二十九年署吏部右侍郎;三十二年署都察院副都御史。 光緒年間,天下客商,雲集京城,當時有位同鄉郭子興,在京開一麵館,手藝不錯,人稱“天下第一鍋”。繁華鬧市,敲詐勒索,時有發生,郭子興為此類事情多次麻煩楊翰林,楊翰林義不容辭為同鄉妥善處理,深得同鄉稱讚。一日,十數名地痞飯後找茬賴帳,郭子興上前論理,不料眾痞子拳腳相加,且將飯館砸了個稀巴爛,楊翰林聽說此事後,差人將郭子興一家接到府上,說:“我正欲找一位廚房師傅,如果你願意,可留下來,也免得日後再遭惡人刁難。”郭子興看楊翰林誠心誠意,便答應下來。楊翰林生平喜歡清素麵食,正是郭子興拿手“好戲”,入府後侍奉楊翰林體貼入微,楊翰林十分滿意,後來便一直跟隨左右。 辛亥革命爆發後,中華民國建立,楊翰林時任清廷都察院副都御史,由於年事已高,身體每況愈下,趁機辭程,告老還鄉。秋日,楊翰林偶感風寒,便臥床不起,郭子興照舊將早點呈上。楊翰林強打精神吃了幾口油條,不多時,便嘔吐起來,大夫看罷說:“並無大礙,只是體弱多時,魚肉之類、油膩之物不宜進,應以清淡素食為主,可藥療、食補二者結合。”郭子興聞言想到,老翰林既然愛吃麵食,我不如將油條面用水煮熟一試,結果,煮熟的面片光滑透亮,看著就想吃,郭子興覺得,面里再帶些肉湯,既補養又能消化。於是,他將肉拍成肉茸,取腿骨砸碎,文火燉湯,湯燉好後,沖於面中,端到楊翰林面前,清香撲鼻而來,楊翰林精神一陣,問:“這是什麼?”郭子興靈機一動說:“燴麵,此乃補養身體之物。”家人起湯讓楊翰林品嘗,楊翰林連說不錯。即刻欠身,連湯帶面吃完。楊翰林問郭子興:“燴麵是怎么回事?”郭子興說:“大夫囑咐:大魚大肉及油膩之物,不易消化,您老身體弱,只能吃清素,可光吃麵怎能補養身體?我就試著用大骨頭、肉茸加一些入味的中草藥燉湯,沒想到這湯還真補,您老愛吃,以後我常給您做。”隨後,郭子興天天燉湯煮麵給楊翰林吃,不幾日,楊翰林身體恢復面如初,街坊鄰居稱楊翰林精神抖擻,似返老還童。 民國九年,楊翰林仙逝,臨終前吩咐家人送郭子興銀兩,讓他再行開店,且叮囑郭子興不要將燴麵失傳。郭子興深知其滋補、保健之功效,乃世上其它膳食所不及,早有意再度開店,專營燴麵。不料,長葛當時寇匪猖獗,官兵不能剿辦,時局不安,再無開店機會。郭子興有一遠房親戚,於黃河岸邊花園渡口附近,為了生存,只好投奔那裡。解放前,一直與楊府來往,建國後,由於“三反、五反”運動,斷絕音訊。時局穩定後,有長葛老鄉碰到郭子興在鄭州集體食堂做活,再後來不知其下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