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禪修精華

《聖嚴法師禪修精華》是由聖嚴法師所著的一本書籍之一,於2010年華夏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作者:聖嚴法師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10-1
頁數:227
字數:860000
ISBN:9787508059822

作者簡介

人間比丘聖嚴法師,一九三0年出生於江蘇南通,十三歲出家,曾於美濃閉關六年,一九七五年榮獲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歷任中華學術院佛研所所長,東吳、文化大學教授,並創立中華佛學研究所,一生奉獻於教育及學術工作不遺餘力。
法師現任農禪寺與紐約東初禪寺住持,也是國際知名的禪師,他傳承臨濟與曹洞兩宗,不僅深入經藏,融通各派,更以自然生動的方法指導禪修,隨機應教,使各種文化背景的人士均能接受,著有中英日文著作百餘種,被譯為多國語言,廣布世界各地。
近年來,為更進一步推廣文化、教育、弘法及修行等悲願,將佛法落實人間,於一九八九年開創法鼓山,籌辦法鼓大學,推動〔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理念,荷擔起現代佛教繼往開來的神聖使命。

目錄

禪與禪宗

什麼是中國佛教
禪觀的佛教
禪觀在中國的變遷
禪宗的特色
平等簡樸的叢林生活
由禪宗所提供的啟示

宗通與說通(禪與教)

禪教不分流
宗說相資
借教悟宗
神秘經驗不即是禪
不昧因果
明眼師與瞎眼師
禪、教、律、密、淨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禪——擔水砍柴

禪是普遍的存在
禪是內外的統一
禪是內心的自在
禪是無我的智慧
禪是無著的生命
禪是活潑的生活
禪是運水與搬柴
禪非南北與東西

禪門修證指要(原書序)

文字是通往路徑的指標
禪修要戒定慧三學並重

禪的修行與體驗禪的修行與證悟禪——自我消融禪修與信仰禪與淨土的修行法門

編輯推薦

禪宗的修行,不在理論知識的多寡,而在實踐體驗的淺深。其間,觀念才是最重要的核心,尤其在千變萬化的禪法運用中。唯有掌握正確的觀念,才能揀邪辨正,區分佛魔,才是平安健康,無限助益的最佳保證。

部分文摘

當然,中國為吸收印度佛教所做的翻譯工作,是從公元二世紀開始直到十一世紀時,歷經約千年時間,一方面將佛教變成中國化。這種工作一直做到公元八世紀時,便有了很大的成就,甚至達到圓熟階段。同時也在陸續地將發生於印度當時的各種佛教典籍,翻譯成中國語文。
有關中國化的佛教,可以列舉者有淨土、天台、華嚴、禪宗,尤其從宋朝以後的淨土與華嚴,事實上已和禪宗合流,天台宗也沒有特定的教團。
大致上不論任何一派的僧侶,都得遵照佛陀所制訂的戒律如法奉行,直到百丈懷海(公元720~814年)時代,禪僧也多住在律寺。不過,他們可以自由選擇適宜他們自己所修行的方法和經論。對於禪僧自成一個教團的情況,那是從百丈懷海樹立了禪宗生活規範的叢林清規之後。百丈懷海大師的叢林制度建立之後,佛教的中國化,才算圓滿成熟。
可是,從對教義的自由發揮,到僧侶生活方式的大膽改革,已經經過了四百年的時間,在這期間經過許多高僧大德善知識的努力,而最後的集大成者,卻是禪宗的人物。然而在禪宗大成就的四百年前,道生法師就已經主張頓悟成佛及眾生皆有佛性,結果被當時的眾僧認為是邪說,而遭受驅逐的命運,那時距離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到中國,尚早了一百年。四百年之後,懷海創立從事農耕生產的生活方式時,也被時人罵為破戒比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