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聾眼花

耳聾眼花

耳聾眼花形容年老體衰者聽力和視力都不好。也形容人對事物的知覺極為遲鈍。

基本概述

耳聾眼花 (ěr lóng yǎn huā)

解釋:年老體衰者聽力和視力都不好。也形容人對事物的知覺極為遲鈍。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九十回:“晁夫人又不頭疼腦熱,又不耳聾眼花。”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多用於老年人

近 義詞: 耳聾眼瞎

反 義 詞: 耳聰目明

成語例子: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0回:“奈耳聾眼花,想做生理,又沒本錢。”

英語翻譯: deafness and failing eyesight

疾病病因

一、衰老退化形成老年性耳聾

由於老年人全身組織趨於退化,因此內耳及聽神經也發生退行性改變。人的聽覺器官可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三個部分。內耳有個耳蝸,裡面有聽覺感受器,即柯蒂氏器。當人體衰老時,耳蝸基底膜的柯蒂氏器即發生萎縮;同時支配基底膜的耳蝸神經發生萎縮。此外,老年人中樞神經發生萎縮,也導致了老年性耳聾。

二、動脈硬化引發老年性耳聾

老年性耳聾與動脈硬化有密切鈉關係。由於動脈硬化引起聽神經的組織變性,從而引起耳聾。

三、代謝障礙導致老年性耳聾

隨著機體的老化過程,機體的代謝發生障礙,因而不能充分供給聽覺器官的營養物質,結果招致內耳感受器的萎縮變性,從而導致老年性耳聾。

疾病症狀

一、耳鳴

耳鳴是患者在耳周圍環境中並無相應聲源的情況下主觀上感到耳內或顱內有鳴叫聲,表現為聲響或高或低,音調多樣,或如蟬鳴,或如風聲,或如流水聲夾雜蟋蟀聲;可陣發也可為持續性。耳鳴不一定伴有耳聾,但常被認為是耳聾的先兆。

二、聽不清

聽不清也是耳聾的早期表現之一。通常情況下,患者抱怨聽得見卻聽不清,這種情況在子孫滿堂、嬉戲逗鬧時或在音樂廳、劇院等聲源距自己較遠時表現得尤為明顯。這是因為老年性耳聾在開始時表現在高頻區(常見的高頻音如婦女音、兒童音、鳥鳴等)的聽力障礙,對日常生活和社交對話中的中低頻音沒有影響,此時,患者並沒有耳聾的感覺,需要通過醫學檢查才可發現。

三、聽不見

當聽力障礙影響到中低頻音時,患者便有了耳聾的感覺。輕者表現為在與人面對面交談時常打岔或要求對方重複,自己則不自覺地提高音量;重者明顯地感到聽到的聲音不大,常聽不到電話鈴或門鈴,看電視或聽收音機時需加大音量;有部分患者還表現為與人交談時把手攏在耳後以增加收聽的音量,單側耳聾者會把健側耳偏向說話者。

四、重聽

重聽是指耳聾者在小聲時聽不見,大聲時受不了的現象,這是因老年人聽閾提高、痛閾下降所致;重聽是老年性耳聾的特點之一,可發生在部分患者中。

疾病診斷

1、老年性耳聾一般呈雙耳進行性聽力減退,多先從高頻開始,逐漸向低頻擴展。有時也可先為一側性,隨後發展成兩側或一側較重。老年性耳聾早期可無明顯自覺症狀,涉及主要語言頻率後才引起聽話不清。典型老年性耳聾的臨床定義:

①雙側對稱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②沒有重振或者不完全重振。

③無噪聲接觸史。

④語言識別率和純音測聽不成比例。

2、老年性耳聾患者鼓膜正常,中年以後兩耳進行性對稱感音性耳聾,伴有高音耳鳴,先由3000Hz開始下降,逐漸波及4000~6000Hz中頻,亦可因基底膜破裂而高頻音突然喪失。一般談話中男人聲比女人和小兒語言易聽懂,純音測聽根據上述四種病理變化,可有平坦、下降等不同感音性耳聾曲線,語言識別率差,有音衰。

3、人類聽力減退隨年齡增長而逐年加重。1957年美國Wisconsin州聽力研究中心曾製成一標準老年性聾曲線圖,可按圖查出某年齡中正常聽力概況,此圖顯示70~90歲以上聽力比較穩定。

疾病預防

慎用耳毒藥物

人到老年,疾病較多,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過量或者使用時間過長,可與其他藥物交替使用,也可換用中藥治療。適當套用複合維生素B及抗過敏藥物,有可能預防聽力受損。

堅決戒除菸癮

已有研究證實,與不吸菸者相比,每天吸菸10支以上者,老年性耳聾有增加趨向。老年性耳聾人群中的65%有規律性吸菸史,而對照組僅為30%。

注意調節情志

老年人如經常處於急躁、惱怒的狀態中,會導致體內植物神經失去正常的調節功能,使內耳器官發生缺血、水腫和聽覺神經營養障礙,這樣就可能出現聽力銳減或暴發耳聾。中醫認為,情志失調,肝氣失於疏泄,郁而化火,或暴怒傷肝,肝膽之火上逆,則清竅被蒙,導致耳聾。即《中藏經》所謂:“肝……其氣逆,則頭痛、耳聾。”所以老年人應儘量使自己保持輕鬆愉快的良好心境。

注重固護腎氣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聽力的衰退與腎虛有著密切的關係。故《醫林繩墨·耳》中說:“耳屬足少陰腎經……腎氣虛敗則耳聾,腎氣不足則耳鳴。”老年人腎氣漸衰,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服用一些補腎的,對於已有有明顯耳聾症狀者,常食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豬腎粥等,對保護聽力亦有裨益。

減少高脂飲食

據醫學家研究發現,70%的老年性耳聾患者,同時伴有動脈硬化症,且兩者的嚴重程度也具有一致性,這與高脂血症有一定的關係。脂質代謝障礙,使內耳血液供應減少,血清和內耳組織中過氧化脂質增多,直接造成內耳損傷,聽力下降。所以老年人不能攝入過量的高脂肪類食物,如動物內臟、肥肉、奶油、魚卵等。

增加戶外活動

人老了,惰性隨之增加,往往久居室內,很少戶外活動,導致體內維生素D含量不足,導致聽覺功能的障礙。維生素的缺乏,影響了鈣的代謝,從而使耳蝸發生局限性脫鈣,造成耳蝸繼發性形態變化,干擾內耳的正常生理功能,破壞內耳的聽覺上皮細胞或支持骨的結構,以致使聽力減退。因此,老年人應有足夠的戶外活動,經常接受陽光的照射,同時食用富含鐵質、鈣質、維生素的食物,如瘦肉、豆類、木耳、蝦皮、蘑菇以及各種綠葉蔬菜和水果。

基本內容

人到中老年以後常會感覺到自己的聽力逐漸衰退,走起路來頭重腳輕,腿腳不聽使喚,並時常伴有眼花、頭暈等症狀。這些衰老的特徵,醫學上稱為“內耳供血不足”,是一種病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 人到中老年,聽力逐漸衰退象呢?人的內耳是聽覺和身體平衡的重要器官。年紀大的人血管容易硬化,導致內耳血管的彈性減弱,血管變粗糙、變硬,大大阻礙進人內耳血液。血液中所含有多種脂類物質,就不能順利地通過內耳血管,進人內耳組織,就像水泵打水一樣,沙泥沉積在水泵口,出水受到阻力,脂類不斷沉積在血管壁上,加重了血管的硬化程度,使內耳供血不足,內耳的營養也相應缺乏,繼而出現了耳聾、頭暈眼花、平衡失調的症狀。中老年人怎樣來防治內耳供血不足呢?首先應防止血管硬化,用藥雖然有效,但更應該加強鍛鍊身體。可進行散步、慢跑、做操、打太極拳、練氣功等,來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在飲食方面,儘量不吃油膩食物。雖然耳聾在老年人中的發病率很高,但具體到個人卻有很大差異,有些人70多歲依然聽覺敏銳,而有些人剛過40就出現聽力老化的現象。一般來說,影響個體聽力狀況的因素主要有:遺傳,本人的健康情況和噪音接觸史,生活習慣等,除了遺傳因素外,其餘都是本人可以控制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