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故居[北京]

老舍故居[北京]
老舍故居[北京]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老舍故居,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後住過的地方共有十處,其中解放前九處,解放後一處。迺茲府豐盛胡同10號(今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是解放後居住的地方,直至辭世,老舍先生在這裡住的時間最長,人生成就最輝煌。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老舍故居老舍先生

老舍(1899-1966),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曾任第17國民高等國小(今方家胡同國小)校長。1923年在北京教育會任文書,同時在京師公立第一中學堂(今北京一中)兼課,在燕京大學讀書。1923年赴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講授漢語和中國文學,陸續創作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

1930年回國,歷任齊魯大學、山東大學等校教授;先後創作小說《月牙》《駱駝祥子》《我這一輩子》等,其中發表於1936年的《駱駝祥子》是現代文學史上傑出作品之一,也奠定了老舍先生“京味文學大師”的地位,抗戰期間,老舍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總務部主任,主持“文協”工作,1944年創作小說《四世同堂》。1946年赴美國講學。新中國成立後,回國在北京定居,曾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北京市作家協會主席,多次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和全國政協常委。1966年8月24日,在太平湖蹈水而亡,系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所致,後被平反昭雪。孫郁在《大愛者——老舍先生逝世四十年祭》中說:“當代作家中,沒有一個人的死,像他那樣讓後人痛心,其悲壯之志,讓一切苟活者頓失光澤。”老舍一生著作豐厚,有《老舍文集》存世。

北京故居

老舍故居老舍故居

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死在北京,寫了一輩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開,沒有北京,就沒有老舍。”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後住過的地方共有十處,其中解放前九處,解放後一處。小羊圈胡同(現為小揚家胡同)8號是他的出生地,北京師範學校(今育勸胡同)、第十七國小(今方家胡同國小)、翊教寺公寓、西山臥佛寺、西直門兒童圖書館、缸瓦市基督教堂、教育會(今北長街國小)、煙通胡同6號(今明9號)是解放前居住過的九處。迺茲府豐盛胡同10號(今燈市口西街豐富胡同19號)是解放後居住的地方,直至辭世,老舍先生在這裡住的時間最長,人生成就最輝煌。

現紀念館所在的“ 老舍故居”是北京市人民政府1987年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也就是老舍先生1950年由美國歸國後,自己花錢購買的位於北京市東城區乃茲府豐盛胡同10號的一個普通的四合小院。

老舍故居老舍故居

作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的“老舍故居”,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檁,純木結構,整個院落布局緊湊。正門坐西朝東,灰瓦門樓,門扇為黑漆油飾。進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磚砌影壁,中心貼個大紅福字做裝飾。往裡走是個不大的小院,只有兩間南房,是為門房;往西還有個狹長小院,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這是故居的主體部分。進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院內正房為北房三間,左右各帶一間耳房。明間和西次間為客廳,東次間為臥室,西耳房即為老舍的書房。書桌對著東門,一轉身就可以拿到嵌在牆上書櫥里的書籍,書桌是硬木鑲大理石的,上有幾件文物:一枚齊白石為他刻的印章,一隻馮玉祥將軍贈他的玉石印泥盒,一方清代戲曲理論家李漁的硯台,上刻“笠翁李漁書畫硯”。

還有老捨生前用過的眼鏡、鋼筆、墨水瓶、菸灰缸、檯燈、收音機和檯曆等。就在這間小屋子裡,老舍寫了著名話劇《方珍珠》《龍鬚溝》《茶館》《西望長安》及《全家福》等,還有為紀念其父而作的《神拳》等23部著作。此外還有大量的曲藝、散文、詩歌、論文、雜文以及未完成的自傳體小說《正紅旗下》。客廳中陳列著沙發、條案、硬木雕花圓桌、凳及多寶閣。南面向陽的窗台、茶几上擺著各種盆景、盆花。西牆上掛著著名國畫家贈送的老舍喜愛的字畫。據老舍夫人胡絜青說,原來這些字畫幾天就換一次,每換一次,老舍總要細細地看上半天。在這裡,老舍曾接待過許多著名藝術家和中外友人。 東西各有三間廂房,東廂房老舍女兒居住,西廂房是就餐的場所。1954 年春天,老舍先生在小院中親自栽下了兩棵柿樹。每逢深秋時節,柿樹綴滿紅柿,別有一番詩情畫意,為此胡絜青美其名為:“丹柿小院”。

歷史沿革

老舍故居老舍故居

一、故居的形成
1949年12月9日,老舍應周恩來總理邀請由美國回國抵天津,兩天后到北京,受到周總理的接見。1950年4月,老舍購置了東城乃茲府豐盛胡同10號(即今豐富胡同19號)的一所普通的四合院,即今天的老舍紀念館館址。老舍先生在這裡生活、工作了16年,曾幾次接待周恩來總理和末代皇帝溥儀來訪,還接待過巴金曹禺趙樹理等許多文化名人,並寫下了《龍鬚溝》《茶館》《方珍珠》《正紅旗下》等24部作品。

1984年5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將老舍故居公布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二、故居的捐獻及修繕

1994年老舍夫人攜子女向北京市委書記陳希同、市長李其炎寫信,提出將老舍故居連同老舍收藏的部分字畫、古董捐獻給國家,同時胡絜青也願意將她本人創作的美術作品捐獻給國家。

1997年7月老舍家屬有償將老舍故居捐獻給國家。捐獻交接儀式在北京市政府舉行,市委書記賈慶林等市領導出席,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老舍夫人胡絜青攜子女出席。

1998年北京市文物局對故居進行落架修繕。

老舍故居老舍故居

三、老舍紀念館的由來

1998年5月18日 “老舍故居籌建處”開始組建,1998年6月4日召開第一次老舍紀念館籌建會。隨後進入緊張的籌建工作。

199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示“同意將老舍故居改建成老舍紀念館”。

1999年2月1日,老舍誕辰100周年前夕,老舍紀念館正式對社會開放。

老舍紀念館對外展示內容:故居原狀陳列(北京四合院),老舍的生活與創作展覽。

其他地方故居

濟南故居

濟南故居濟南故居
1930年7月,老舍應聘到紀念齊魯大學任教,住在齊魯大學辦公樓(現為山東醫科大學辦公樓)二層西南角的第一個房間裡。1931年7月28日,老舍回北平和胡絜清結婚,不久,夫婦二人一起返回紀念居住,租住在南新街54號一間小房子裡。據老舍夫人胡絜清回憶:南新街位於齊魯大學的北邊,是一條有個折彎的南北胡同。院子不大,大門坐東向西,二門內的西、北、東三面有房。緊靠大門洞的門房由老田夫婦居住,西屋兩間是大家吃飯的地方,東屋是廚房,廁所在東南角的角落裡,老舍夫婦住北房。北房說是三間,實為三間半,西山牆後邊還連著一個小暗間,堆放雜物。北房的東邊一間半加了隔斷,作為臥室,西邊一間半,是老舍會客和寫作的地方。往北不遠就是聞名全國的趵突泉,往南不到十分鐘就是齊魯大學。整個院子不很大,但種滿了花草和盆養的畦栽,還有一棵不算小的紫丁香和一大缸荷花。院子裡有一眼水井,一早一晚,老舍自己打水澆花,施肥,捉蟲,所以,花兒開的很旺盛。每年開春以後,小院裡花香不斷,五彩繽紛,吸引著不少朋友觀景賞花。老舍一生愛交朋友,只要有人來訪,他都熱情接待,客人走後他才拼了命似的作他自己的事情。
老舍故居老舍故居

他的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趕集》中的絕大部分短篇小說,如《大悲寺外》《馬褲先生》《微神》《開市大吉》《歪毛兒》《柳家大院》《抱孫》《黑白李》《眼鏡》《鐵牛與病鴨》《也是三角》等,還有發表在《論語》等刊物上的幽默詩文,大都寫成於這個院子裡。在這裡住了三年,生下了大女兒舒濟

1934 年9月,老舍接受了山東大學文學院的聘約,全家移居青島,居住在山大後身萊蕪路(現登州路10號甲)的一所洋式平房裡。

老舍故居老舍故居

1936年搬字到黃縣路2號二層樓的一層,居住一年多。夏天,老舍辭去了山大的教職,開始成為職業作家。著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就是在這裡創作完成的。

1935年8月16日,兒子舒乙出生。

“七·七”事件的炮聲使老舍無法再埋頭於創作。8月1日第三個小女孩舒雨出生後,青島形勢危急。在接到齊魯大學文學院的聘書後,全家搬到齊大校內現在的常柏路11號。

1937年11月15日,日寇炸毀黃河鐵橋,濟南危在旦夕。決不能當漢奸,堅決去抗戰,老舍毅然提起小衣箱,告別妻兒,離開常柏路11號溫馨的家,奔向武漢抗日救國的洪流中去。1934年9月老舍舉家遷往青島,任國立山東大學國文系教授。先是住萊蕪路,後搬入金口路2號乙。

重慶故居

重慶故居重慶故居
位於北碚區城區內,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小別墅,西室一廳。此屋系1940年6月,林語堂回國定居時購買的,7月被日本飛機轟炸,剛修復又奉命出國,臨行前林語堂將其贈送給"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作辦公用。後來老舍先生定居其間,因當時屋內老鼠很多,成群結隊,不僅啃爛家具,偷吃食品,還經常拖走書稿、朴克等物,故取名"多鼠齋"。老舍先後在這裡寓居6年,創作了著名的《四世同堂》等抗戰小說、戲劇、散文、雜文、曲藝、詩詞和回憶錄各種作品數百篇,近兩百萬字。同時,還以"多鼠齋"為題,連續在《新民報晚刊·西方夜談》上發表有《多鼠齋雜文》12篇。多鼠齋現由重慶市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北碚區擬將"文物管理所"設於此。1982年,老舍夫人胡絜青故地重遊,探望其舊居時,認為這是老舍在全國的故居中保護得最好的一處,寫下了《一八九二年旅北碚詩》,詩云:
一別北碚走天涯,三十二年始回家。
舊屋舊雨驚猶在,新城新風笑堪夸。
嘉陵煙雲流漁火,縉雲松竹沐朝霞。
劫後逢君話傷別,挑燈殷殷細品茶。
老舍故居老舍故居

1938年7月中旬,在九江淪陷武漢無險可守情況下,老舍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遷往重慶。據老舍先生自述:“8月14 ,我們到了重慶。”,暫時住在公園路青年會裡。青年會是文協在重慶的第一個會址,老舍與何容住在二樓視窗向陽的一間,中間一個九屜桌,兩張單人床分放兩旁,坐在桌旁可就桌工作。至1940年8月房屋被炸毀才離開,現僅存當年樓上的“青年會”三個大字殘跡。這期間寫作了他的第一部抗戰話劇《殘霧》 , 第四部短篇小說集《火車集》,長詩《劍北篇》,話劇《國家至上》,《張自忠》《面子問題》《歸去來兮》《誰先到了重慶》等作品。

1943年11月17日,夫人胡絜清攜子女來到北錇,與剛割治完盲腸的老舍團聚,一家定居在蔡鍔路24號(現為天生新村63號副16號)。與老向一家、蕭伯青、蕭亦五同住“文協”北碚分會的一座小樓。1943年,老舍在身心全不舒服的情況下,創作完成了長篇抗日武裝鬥爭小說《火葬》和第五部短篇小說集《貧血集》。

老舍故居老舍故居

1944年4月15日,《新華日報》為“文協”成立六周年與老舍創作生活二十周年發表社論,郭沫若茅盾何容臺靜農藏克家等人均寫文章或賀詞表示祝賀。茅盾在文章中說:“如果沒有老舍先生的任勞任怨,這一件大事━━抗戰的文藝家的大團結,恐怕不能那樣順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艱難困苦地支撐到今天了。這不是我個人的私方,也是文藝界同人的公論。”

老舍在北碚安家後,許多朋友前去看望。胡青一次又一次地講述了北平淪陷後,人民的苦難和當亡國奴的恥辱。這些真實的細節,為醞釀創作《四世同堂》,提供了詳細的背景材料。1945年2 月4日,小女舒立出生。

1944年元月,老舍開始寫作百萬字小說《四世同堂》,他說“我必須把它完成,成為從事抗戰文藝的一個較大的紀念品”。年底完成了三部曲的第一部《惶感》,1945年完成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饑荒》於1948年在美國寫完。

老舍故居老舍故居

《四世同堂》是部長達百萬字的長篇巨著,用最普通的大量的民俗傳統和國民性,對中國當時的文化、經濟和政治作出反思,解釋為什麼中國幾乎被日本吞食,幾千年封建文化傳統對當時中國的影響。《四世同堂》是老舍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作品之一。

抗戰勝利後,老舍寫了長篇回憶文章《八方風雨》,記敘了他在八年抗戰中的生活,在北平《新民報》上連載。他說:“把八年的生活有話即長,無話即短的寫下來。我希望它既能給我自己留下一點生命旅程中的印跡,同時也使別離八載的親友得到我一些訊息,省得逐一的在口頭或書面上報告。”

青島故居

位於青島市市南區黃縣路11號,面南背北,樓下為老舍全家居所。老舍於1934年來青島受聘於山東大學,直至1937年離開青島,大部分時間居住於此,這是他在青島的三處借寓住所之一,另兩處一在萊蕪路,一在金口路。在此寫下了許多小說、散文和雜文,其中有著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現為青島市著名風景點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倫敦故居

倫敦故居倫敦故居
1924年老舍經易文斯教授介紹赴英國講學,在英國的五年里在倫敦先後住過四個地方。初到英國,和數日前剛從美國來倫敦的許地山居住在一起。位於倫敦北郊的巴尼特區卡那文路18號,“離倫敦有11哩,坐快車得走半點多鐘。”房子很小,兩層小房,樓下是一間客廳,一間飯室,一間廚房。樓上是三個臥室,一個浴室。

1925年春,老舍從卡那文路18號搬到西部霍蘭公園附近的聖詹姆斯廣場31號,與一個叫艾支頓的住在一起。聖詹姆斯廣場31號住了三年,是和艾支頓夫婦合租。老捨出房費,艾支頓供一伙食;老舍教他漢文,他教老舍英文。這種合作使老舍幫助艾支頓完成了中國古典名著《金瓶梅》的翻譯。

老舍故居老舍故居

1928 年夏天搬到了托林頓廣場(Torrington Square)14號居住了半年左右。老舍自述“我們那層樓的租約是三年為限。住滿了,房東要加租,我們就分離開,因為再找那樣便宜,和恰好夠三個人住的房子,是大不容易的。”“在公寓裡,晚飯得出去吃,既費錢,又麻煩,所以我又去找房間。

1929年初搬到了倫敦南部的蒙特婁路31號居住了半年左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