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會賓

"老會賓"是武漢百年老字號著名膳府。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開業,由朱榮臣、朱榮祥和朱榮泰合夥創辦。原設於武漢市沙家巷三民路,1985年遷至六渡撟鬧市區。"老會賓"以經營湖北風味菜,兼營京蘇風味菜為特色。主要名菜有“一品燕窩”、“葵花豆腐”、“荷包鯽魚”、“紅扒魚翅”、“掛爐鴨”等。

簡介

“老會賓”酒樓“老會賓”酒樓新貌
“老會賓”創始人朱榮臣是漢陽縣朱家老台人(今屬東西湖區),他十多歲時至漢口大觀樓(茶館兼酒樓)里跑堂。早在1898年他與兄弟榮祥、榮泰合夥開過餐館,原址在沙家巷(現燈具城),當時正值“戊戌變法”,故名“維新酒樓”。“百日維新”失敗後,更名為“精谷酒樓”,並遷至武鳴街但起色不大,也無名氣。1929年朱榮臣選址三民路開了家“會賓樓”餐館,一底二樓始見規模,一樓供應大眾化的客飯和小吃,二樓宴會酒廳;樓頂平台每到夏天開闢夜花園。朱榮臣自身文化低,“會賓”兩字由他的兒子朱世澤從中華書局出版的《中西菜譜》中選擇相拼而成。“會賓樓”就此擇吉開業。由於定位在一些普通體力勞動者,加之菜餚主要是湖北風味,很快受到市民歡迎。
武漢淪陷前夕朱榮臣避亂離漢。1939年回到漢口恢復營業。這時有一個日本商人在離“會賓樓”不遠的地方(原健民藥店)開了一家“會賓樓”,企圖以假亂真搶會賓樓的生意。朱榮臣見日本人無恥行徑很是生氣,還找到日本領事館控告,但遭敗訴。怒火難消之際,將招牌上加一個“老”字成為“老會賓樓”,以示區別,市民也以“老會賓樓”為正宗。
“老會賓樓”用了20多年。“文革”期間取締老字號,曾改名為“湖北餐館”。改革開放後恢復老字號,於1982年6月1日恢復定名“老會賓”。並於1999年取得國家商標註冊證。2002年企業改制後,企業沿用了“老會賓”的名號,並調整擴充經營範圍,全名為“武漢市會賓商務有限責任公司”,屬於民營股份制企業。

強勢

“老會賓”名菜

老會賓傳承鄂系菜餚,獨具特色的有:黃燜丸子、粉蒸肉、全家福、芙蓉雞片、雞茸魚肚、海參丸子、鞭打繡球、掌上明珠、龍戲珠、蟠龍捲切橘瓣魚丸、金包銀、清燉甲魚、五香蔥油雞、紅燒青魚紅燒鱖魚醋熘桂魚麒麟鱖魚、葵花豆腐、才魚三吃、干貝裙邊、什錦魚肚、白汁銀肚、烏參雞腿等,無論色、香、味、美俱臻上乘,名揚全省內外。不光在本市膾炙人口,外地來漢人員以及歸國華僑來到武漢,無不以去老會賓品嘗鄂菜風味為一大快事。

“老會賓”葵花豆腐“老會賓”葵花豆腐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品豆腐,其製作方法是把鮮嫩豆腐經過去皮後擦碎,摻入魚茸、蝦仁、火腿等配料,精心烹製而成,名曰豆腐,實乃上等佳肴。應市後轟動武漢三鎮,許多美食家專程來酒樓點食此菜。後又改進造型,在做好的一品豆腐上飾雞蛋皮絲,周圍鑲上綠色菜葉,使之狀為葵花,故名為葵花豆腐。一對天沔籍華僑夫婦在品嘗後即興題詩:“葵花豆腐奶菜心,人人懷念老會賓。楚鄉佳肴風味濃,品過倍感家鄉親。”

“老會賓”名廚

自老會賓樓開業以來名師輩出,如特級廚師宗良植,高級廚師宗良松宗良柏陳訓民等,從事烹飪近六十年,精通紅白兩案。還有受聘美國而後回國的特級廚師李賢皋、宴會設計師趙子丹,以及在全國烹飪技術表演鑑定會獲獎的特一級廚師汪建國(現為武漢商業學院教授),以及特一級廚師聶亞農周翼銓等,可謂名廚薈萃,代代有人。“老會賓”的名菜均出自名廚們的精心烹調。

美譽

1958年黨的八屆六中全會在武昌召開,特級廚師宗良植前往製作宴會名點“五葉梅”,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品賞後倍加讚賞。1988年特級廚師汪建國參加第二屆全國烹飪技術比賽,他製作的“明珠鱖魚”獲金牌,鄂菜“千張肉”、點心“三鮮豆皮”獲銅牌。國家領導人李先念楊尚昆以及胡厥文黃火青陳丕顯等接他到人民大會堂做客,葉劍英特地接他到家做菜做客,對汪建國的技術高度讚揚,他製作的“銅鍋生汆回魚”、“花籃黃燜甲魚”被中國末代皇族溥傑讚譽為“超過當年清宮的御廚”。有名廚料理,加之老闆朱榮臣以誠經商,經營有方,老會賓樓名氣越來越大,生意越做越紅火,人們以到老會賓樓相聚為榮,就餐為樂。店堂高朋滿座,各界名流紛至沓來,老會賓樓成為武漢三鎮著名的酒樓。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影壇明星胡蝶、楚劇名演員李百川沈雲陔、漢劇名演員牡丹花、胡桂林、吳天保周禾棟、陳伯華等都曾在此舉行過宴會。據老員工回憶,最鼎盛時,老會賓每天營業額高達法幣六七千元。

新貌

1955年,老會賓樓率先實行公私合營,成為武漢市第一家公私合營酒樓。1982年,投資160萬元重建的老會賓屹立三民路。1986年、1989年又兩次投巨資裝修改造,設中央空調、建樓層電梯、修建了各式雅廳。6層高樓當時還算巍峨壯觀,一樓“楚秀廳”專供湖北風味的麵點小吃。特別是“一品醬肉大包”最為聞名;二樓、三樓分別設“東湖”,“琴台”、“白雲”、“黃鶴”四廳,供應風味菜餚,承辦酒席宴會。四樓五樓為旅店。六樓為寬敞的大廳,開闊的涼台,登臨送目,三鎮風光盡收眼底。舊貌展新顏,銷售款逐年上升,連續取得:“武漢市十大明星企業”、“物價信得過的單位”、“雙文明單位”等多項光榮稱號。

隨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新字號餐飲業異軍突起,給國營餐飲業帶來衝擊,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老會賓樓也面臨困境。1996年6月,江漢區調餐飲業老手章天國到“老會賓樓”支撐局面,任總經理。面對市場經濟新潮流、新環境,認識到交通停車等條件的制約,公司領導班子方面以變應變,乘清芬五金電器市場擴張之機,縮小餐飲業的規模,從1998年起將一樓全部騰出來開闢五金市場。與此同時,加強旅社住宿和餐飲的管理,鞏固財源,穩住陣腳。
2001年底進行股份制改造,章天國被職工推選為董事長,還成立了監事會,進行民主管理,企業出現了勃勃生機。目前,老會賓雙管齊下,除了擴大旅社部分,提高檔次;還在餐飲作了新的嘗試,“兩湖”(湖南、湖北)聯手,讓湘菜入席。章天國介紹說:“我們正在運籌帷幄,全力搞好經營,積蓄資金,培育徵集人才,為恢復老會賓樓湖北楚鄉名菜風味而竭盡全力,再現老會賓樓昔日的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