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會工作

老年社會工作

本書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設計理念,以老年社會工作中的具體工作任務為主線,以個案、小組、社區社會工作三大工作方法在老年社會工作中的實際運用為切入點,以促進工學結合及實施“教學做”一體的教學模式為目標而編寫的。本書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年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第二部分為實務操作,選擇了多角度的老人社會工作評估、老年社區照顧、老年機構照顧、老年教育、老年社會保障、老年權益保障、老年文化工作、老年婚姻與家庭、臨終關懷項目,教材內容編排與工作過程契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設計理念,以老年社會工作中的具體工作任務為主線,以個案、小組、社區社會工作三大工作方法在老年社會工作中的實際運用為切入點,以促進工學結合及實施“教學做”一體

老年社會工作老年社會工作
的教學模式為目標而編寫的。本書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年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第二部分為實務操作,選擇了多角度的老人社會工作評估、老年社區照顧、老年機構照顧、老年教育、老年社會保障、老年權益保障、老年文化工作、老年婚姻與家庭、臨終關懷項目,教材內容編排與工作過程契合。每個項目都包括基礎知識、實務操作、任務實訓、鞏固提高四個內容,具體的實務操作都是突出了實際工作方法的訓練及能力培養。知識內容、實務內容都是按照完成工作項目的要求以及工作內容、工作過程進行設計,使“教、學、做”環節清晰,合理連結。

本書不僅是供高等學校人文管理類專業老年社會工作方法課程使用的教材,也可作為社會工作者、社區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和自學者的自學教材與必備參考用書和工具書。

目錄

項目一 老年社會工作理論基礎... 1

一、基礎知識... 1

(一)老年人與老齡化.. 1

(二)老年社會工作概述.. 4

(三)老年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 6

(四)老年個案工作.. 16

(五)老年小組工作.. 20

(六)老年社區工作.. 23

二、案例示範... 23

(一)案例描述.. 24

(二)個案社會工作模式在殘疾人社會工作中的套用.. 25

(三)案例評析.. 28

三、任務實訓... 33

四、鞏固提高... 34

項目二 多角度的老年社會工作評估... 35

一、基礎知識... 35

(一)關於老年社會工作評估的認知.. 35

(二)基本的社會人口特徵資料評估.. 44

(三)生理健康及生理機能評估.. 44

(四)心理機能評估.. 47

(五)社會資源系統評估.. 51

(六)經濟評估.. 53

(七)其他環境評估.. 53

二、案例示範... 54

(一)案例描述.. 54

(二)案例評析.. 54

三、任務實訓... 56

四、鞏固提高... 57

項目三 老年社區照顧... 58

一、基礎知識... 58

(一)社會支援與老人照顧.. 58

(二)家庭養老的內涵.. 59

(三)老年人的社區照顧.. 60

(四)我國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 66

(五)老年人社區支援網路.. 67

二、案例示範... 71

(一)“金色夕陽”案例示範................................................................................... 71

(二)案例評析................................................................................................... 74

三、任務實訓... 78

四、鞏固提高... 79

項目四 老年機構照顧... 81

一、基礎知識... 81

(一)機構照顧的含義、分類及比較.. 81

(二)不同國家和地區機構照顧的分類.. 83

(三)影響老年人機構生活質量的因素.. 85

(四)機構照顧的模式與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提高.. 86

(五)機構照顧中的社會工作介入.. 87

二、案例示範... 93

(一)案例描述.. 93

(二)案例評析.. 93

三、任務實訓... 94

四、鞏固提高... 99

項目五 老年教育... 100

一、基礎知識... 100

(一)老年教育的概念.. 100

(二)老年教育的內容.. 101

(三)老年教育的形式.. 102

(四)老年教育的意義.. 104

二、案例示範... 105

(一)增權取向教育方案案例:晚年生活的技巧.. 105

(二)老年人生存方案.. 106

三、任務實訓... 107

四、鞏固提高... 108

項目六 老年合法權益保障... 109

一、基礎知識... 109

(一)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主要內容.. 109

(二)國家、社會、家庭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中的責任.. 110

(三)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自我保護.. 112

(四)老年歧視.. 112

(五)老年人虐待.. 114

(六)老年人自殺.. 116

(七)社會工作者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中的介入方法.. 117

(八)社會工作者對老年人受虐現象的介入.. 119

(九)社會工作者對老年人自殺現象的介入.. 123

二、案例示範... 125

(一)案例描述.. 125

(二)案例評析.. 126

(三)危機干預模式在殘疾人社會工作中的套用.. 126

三、任務實訓... 132

四、鞏固提高... 132

項目七 老年社會保障... 133

一、基礎知識... 133

(一)老年社會保障的認知.. 133

(二)退休、離休、退職與養老保險的內涵.. 139

(三)養老保險.. 141

二、案例示範... 146

(一)案例描述.. 146

(二)案例評析.. 150

三、任務實訓... 151

四、鞏固提高... 152

項目八 老年文化工作... 153

一、基礎知識... 153

(一)老年文化工作的含義與原則.. 153

(二)老年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 153

(三)老年文化生活建設的特點及意義.. 154

(四)老年文化生活的內容.. 155

(五)社會工作者對老年文化生活建設的介入.. 159

(六)老年文化服務.. 164

(七)老年文化的產業化發展.. 165

二、案例示範——老年社區活動項目策劃書... 167

三、任務實訓... 168

四、鞏固提高... 172

項目九 老年婚姻與家庭... 173

一、基礎知識... 173

(一)婚姻對老年人生活的重要性.. 173

(二)我國老年人婚姻狀況.. 175

(三)老年人的婚姻類型.. 175

(四)影響老年人婚姻關係的因素.. 176

(五)老年人的再婚問題.. 177

(六)我國老年人家庭結構現狀.. 183

(七)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 185

(八)空巢家庭.. 186

(九)社會工作者對老年婚姻與家庭關係的介入.. 189

二、案例示範... 195

(一)“老年生活趣多多”案例描述.. 195

(二)案例實施及評估.. 198

三、任務實訓... 202

四、鞏固提高... 209

項目十 臨終關懷... 211

一、基礎知識... 211

(一)死亡與瀕臨死亡問題是老年社會工作的一部分.. 211

(二)瀕臨死亡的人的身心特點.. 212

(三)臨終老人的需要.. 212

(四)社會工作者在老人瀕臨死亡時的角色.. 213

二、案例示範... 215

(一)案例描述——最後一個驛站.. 215

(二)案例評析.. 219

三、任務實訓... 220

四、鞏固提高... 222

參考文獻... 225

編輯推薦

《老年社會工作》是21世紀全國高等院校公共管理類規劃教材。

文摘

書摘

(2)了解老年人心理的技巧

要想做好老年人的心理輔導工作,首先要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這可以從

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注意傾聽老年人的心聲。傾聽本身就是一個幫助老年人進行心理

輔導的過程。如聽聽老年人退休前後的適應狀況或居住情況、經濟生活、人

際關係,老年人對其生活的滿意度等。從這些方面可以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狀

況。

第二,注意觀察老年人的神態。觀察老年人的神態,目的是為了了解導

致老年人這種神態的原因。一般可以從下列因素找到原因:老人的文化背景

、老人的價值判斷與態度、社會對老人的看法與偏見、老人對社會的反應以

及老人適應社會環境的情況等。

第三,了解老年人的交往。通過了解老年人與親友的交往狀況來了解老

年人的心理。了解老年人結交朋友的狀況,他們是否會關懷別人,是否喜歡

與人接觸,是否喜歡運動散步,生活是否充滿了生氣等。

第四,了解老年人的獨特性。了解老年人是否喜歡自己決定、自己選擇

,是否喜歡批評人家,是否有自尊心,是否參與有意義的活動,是否善於處

理私人物品,是否保持其獨特性等。

(3)為老年人進行心理輔導的技巧

第一,做好心理輔導前的準備工作。在給老年人進行心理輔導之前,工

作者要做好準備,尤其是談話的主題和大致步驟,以及談話過程中可能會遇

到哪些突然變故,自己應採取哪些應對措施,都應該有所預料和準備。

第二,選擇好心理輔導的時間和場所。時間和地點要選擇恰當,不宜占

用老年人的休息時間或者從事其喜好的娛樂活動的時間。在地點的選擇上,

要以清靜幽雅之地為宜,同時要注意是否有影響輔導的第三者在場。

第三,確保輔導內容的一致性和連貫性。要注意把握主題,防止離題。

當老年人說話出現離題現象時,要注意利用提示語或手勢將其拉回主題,確

保輔導內容的一致性和連貫性。

第四,注意控制心理輔導的時間。老年人的身體比較虛弱,因此,心理

輔導的時問不宜過長,以免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P48-49

作者簡介

仝利民,1965年生,甘肅蘭州市人。2001年在日本獲得社會福利碩士學位,同年6月就職於華東理工大學社會工作系,現在華東師範大學人口研究所就讀博上學位。已發表論文十餘篇。主要研究方向:社會福利與保障、老年社會工作。

序言

自標誌著中國勞動體制改革發軔的1986年勞動契約制度全面推行至今,中國勞動力市場建設已經走過了近20年的歷程。這期間,我國的勞動力配置制度、勞動關係體系、勞動者的激勵模式等諸多方面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革,與計畫經濟體制相匹配的單位制度、身份制度、糧食關係制度等逐步瓦解消融,規範勞動力市場秩序的制度體系逐漸建立。在勞動力市場建設進程中,市場主體自主選擇權的加強和激勵模式變革(帶來的配置效率和勞動力市場效率的增加)為整體改革的推進提供了有力的人力和物質支撐。

同時,我們也發現,與其他產品和要素市場相比,勞動力市場化進程相對滯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制度保障,對勞動力市場的一體化建設和建立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機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市場化進程中,勞動者在獲取擇業自主權的同時,也承受著市場所必然帶來的風險和壓力,從而經歷了環境上、經濟上、心理上多方面的變化歷程。勞動力市場的一體化、規範化和市場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更好地配置人力資源,對勞動者進行有效激勵,使勞動者適應市場,需要我們以勞動學科體系為理論基礎的各方面的隊伍做大量的工作。

針對勞動者的工作體現在三大方面,或者說,勞動學科體系的實踐層面可以分化為三大任務:企業通過吸納、激勵、使用勞動者,促進自身的發展;政府和社會促進勞動者在適當的規則中開展市場性平等競爭,規範企業行為,並通過各種直接和間接的方式來調節勞動者的適應性;政府對勞動力市場上的弱勢群體加以保障,並幫助勞動者抵禦風險。這就如同組織一場運動會,不但要有科學可行的遊戲規則和公正的裁判,還要有對運動員足夠的激勵,以及扶助受傷者、調解糾紛的人員和制度。

就我國現階段的國情而言,這三方面的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力資源已逐漸超越物質資源、金融資源而成為核心資源,尤其是在中國“入世”後,人才爭奪日趨激烈,這使得我國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建設和發展將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對企業和社會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國經濟轉軌的過程中,要求社會保障在降低勞動力市場風險、保護弱勢群體等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同時,勞動力市場上還要有專業的政府組織和非政府組織來幫助個人、家庭、群體和社會發揮潛能,調整關係或預防因人與人或人與環境所引起的各種社會問題,社會工作者將成為社會進步的助推力和勞動力市場順利運行的潤滑劑。

然而,這三個方面目前都面臨著人員數量不足、總體水平不高的問題,制約著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建設。因此,為了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各市場化進程的和諧發展,需要人數眾多的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充實到各項工作中去。以勞動學科體系為中心的適用於經濟管理類大學本科(部分教材也適用於研究生)教學的三個系列教材:勞動與社會保障、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工作系列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經過一年多的醞釀、籌備和策劃,終於呈現於廣大讀者的面前。

希望這三個系列的教材能為我國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人力資源管理、社會工作等專業方向的發展,為上述專業領域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提高,為我國勞動科學的發展,起一點積極推動的作用。真誠歡迎用書單位和廣大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