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領進門

老師領進門

《老師領進門》是當代作家劉紹棠的作品。這是一篇回憶錄,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重點描寫一次講課在啟蒙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從小受到文學感染,在心田裡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表達作者尊敬老師,熱愛老師,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

基本信息

簡介

閱讀時要體會文章通過哪些具體事例的敘述,表達出對田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文章重點寫了田老師教一首小詩,他以詩為內容,編了一段故事,娓娓動聽的講述,讓孩子“聽得入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的這些故事,有如春雨點點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讓我們深深感到,啟蒙老師對人一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文末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身難忘”是全文的點睛之筆,作者用格言式的語句,說明了教育對人的巨大影響,感謝老師對自己的啟蒙教育。文章用深情的回憶、具體的事例說明田老師“很有口才,文筆也好”,一個優秀老師的形象躍然紙上。敘述生動,行文簡潔,是本文的特色。

原文

《師恩難忘》 《師恩難忘》

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滿6周歲,就到鄰村國小去讀書。

這個國小坐落在關帝廟的後殿,只有一位老師,教四個年級;四個年級四個班,四個班只有40人。

老師姓田,17歲就開始了小學生涯。開學第一天,我們排隊進入教室。田老師先給二年級和四年級同學上課,讓三年級的學兄把著一年級學弟的小手描紅摹紙。

紅摹紙上是一首小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輪到給一年級上課,田老師先把這首詩念一遍,又串講一遍,然後編出一段故事,娓娓動聽地講起來。

我還記得,故事的大意是:

一個小孩兒,牽著媽媽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里。眼前有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有人家,家家炊煙裊裊。娘兒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過去歇腳。亭子外邊,花開得正茂盛,小孩兒越看越喜愛,伸出指頭點數兒,嘴裡念叨著:“……八枝,九枝,十枝。”她想折一枝來,戴在耳丫上。媽媽喝住了她,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後邊歇腳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後來,這裡花越開越多,數也數不過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我聽得入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獃,直到三年級的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那時候的語文叫國文。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編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在田老師門下受業四年,聽到上千個故事。這些故事,有如點點春雨,滋潤著我。從事文學創作,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在這方面,田老師培育了我,給我開了竅。

有一年,我回家鄉去,遇到田老師正拄著拐杖在村邊散步。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級小學生那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禮。談起往事,我深深感謝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裡,播下文學的種子。老人搖搖頭,說:“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生難忘。

(本文選入人教版國小語文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閱讀材料”第2篇課文)

作者簡介

劉紹棠,著名的鄉土文學作家。1936年2月29日生於河北省通縣(1958年3月7日,通縣劃歸北京市通州區)儒林村,1997年3月12日病逝,終年61歲。

劉紹棠13歲開始發表作品,20歲成為中國作家協會最年輕的會員。他的作品通常以鄉村生活為題材,格調清新淳樸,文筆通俗曉暢,描寫從容自然,結構簡潔完整,鄉土色彩濃郁。他文學作品,有不少被譯成外文在世界各國廣泛流傳。

他走上鄉土文學之路,是受到老作家孫犁和肖洛霍夫的影響。由於受到孫犁的讚賞,其作品常常在孫犁主編的《天津日報》文藝周刊上發表。著作:《青枝綠葉》、《老師領進門》又名《師恩難忘》(選入人教版6年級下冊語文書、蘇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書)、《山楂村的歌聲》、《中秋節》、《娥眉》《運河的槳聲》、《蒲柳人家》( 節選入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書)、《瓜棚柳巷》、《荇水荷風》、《小荷才露尖尖角》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