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爺[神或神明的稱謂,語氣詞]

老天爺[神或神明的稱謂,語氣詞]
老天爺[神或神明的稱謂,語氣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指天帝。中國神話傳說中天上的主神,這是上古時期的含義。對於“天帝是誰?“,歷來說法不一:一說指帝俊(或稱帝嚳);一說指五方天帝;另一說指中央天帝,即黃帝。

基本信息

辭彙含義

老天爺( lǎotiānyé):

1.指天帝。

老天爺 老天爺

這是上古時期的含義。對於“天帝是誰?“,歷來說法不一:一說指 帝俊(或稱 帝嚳);一說指 五方天帝;另一說指 中央天帝,即 黃帝

儒教最高信仰

老天爺[神或神明的稱謂,語氣詞] 老天爺[神或神明的稱謂,語氣詞]

儒教信奉的最高神,是天。

在儒教經典中,和天相等的另一稱號是上帝,或稱帝,天帝。皇天上帝的名稱來自《尚書·召誥》:“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茲大國殷之命。”《論語·堯曰》:“敢詔告於皇皇后帝”。《尚書·堯典》:“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于山川,遍於群神。”中國古代的上帝,就是當時中國人的祖宗神。其中最優秀者,是黃帝和炎帝。而所謂“炎黃子孫”,首先是說,天子們的家族,乃是黃帝或炎帝的後代,後來就成為中國一般人祖宗的代稱。也就是說,秦漢及其以前,中國古人所信仰的上帝,乃是他們的祖宗。

隋唐時期,國家統一,至上神名字被依據《周禮》正式確定為“昊天上帝”。昊天上帝的意義,則依據儒者毛氏對於《詩經·黍離》中“悠悠蒼天”的解釋,認為昊天的意思是“浩大元氣”,而上帝的意思是說,天就像君主一樣統治著世界。按《開寶通禮》,元氣廣大,則稱昊天。據遠視之蒼然,則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托之於天,故稱上帝(《宋史·禮志》)。

到了宋代,儒者程頤對於昊天上帝作出了進一步解釋,認為那一團元氣的自然之天,乃是上帝的身體;存在於元氣之中並且和元氣不可分離、主宰著元氣的天理,就是上帝。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天,或者上帝,就是理。這樣的上帝觀經過儒者朱熹的認可,成為元明清時代上帝觀念的正統解說。“天者,理也;神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

文化差異

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對神話的看法不同,宗教信仰更加自由。

在中國有著自由的宗教土壤,以儒教、道教為首的各民族傳統宗教和各種民族教派,從世界各地傳播過來的都可以在這裡生根發芽。

與西方的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等一神教不同,中國一直是多神教,泛神教。

在中國人眼裡,菩薩和天尊,佛祖和玉帝都是善神,其本意都是叫人行善積德,不要為非作歹,免遭報應。共同的核心就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而在西方人眼裡,即便是教義相同的宗教也不可同日而語,天無二日。例如十字軍東征等等宗教產生的傷痛不計其數。

當幾百年前西方傳教士來到中國,他們驚訝於中國的對宗教的“縱容”,即便是聽都沒聽過的,“洋人”的宗教只要教人向善,就被準許傳播。在這之前,他們從沒聽說世界上還有這種地方。在來的路上一心苦惱怎么秘密宣傳,打動皇帝的傳教士們,意外的驚喜到了。

“老天爺”只是一個代號,在大多的中國人意思中,這個詞代表的不是具體的神,上帝(中國自己的上帝是皇天上帝之類,而是他們的“天道”,“天理昭昭”。

西方人認為世界只有一個神,GOD。而中國人的神似乎太多了,儒教的皇天上帝、道教統御三界的玉皇大帝,統御四方的四方大帝,陰間的十代天子,甚至財神,鬥神,灶神等等各色的神。

在崇拜自己的神同時,中國人對外國的神,並不排斥,只是認為“那是他們的老天爺,管不到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