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坑玉

老坑玉

老坑玉定義:一般將緬甸所產的,經過機械風化和河水搬運至河谷、河床中的翡翠大礫石,稱為“老坑玉”或“仔 料”。這種玉的特點是“水頭好”,質堅,透明度高,其上品透明如玻璃,故稱“玻璃件”或“冰種”,其中的翠綠綠得可愛,被稱為“高綠”或“艷綠”。

老坑和新坑料的由來

翡翠,現在被稱為玉器之王,無論是其色澤還是硬度,都遠遠超出我國傳統玉器之上,從玉質的硬度來分,屬於硬玉類,嚴格說來,在我國的傳統玉器一般都是指的軟玉,比如最常見的岫玉、白玉等,翡翠大概是到了清朝晚期才大規模傳入我國,所以一般的古玉裡面很少有翡翠。有朋友問:“翡翠與一般的玉怎樣區別?”我往往簡單地告訴他:“用小刀在玉器上劃一道,如果是白道,則是一般的軟玉,如果是黑道,則是翡翠了!”因為翡翠的硬度僅次於鑽石,小刀在岫玉上劃一道,當然把玉給劃上了痕跡,玉器掉了粉,自然出現白道,但是在翡翠上劃一道,掉粉的可就是小刀啦,所以會出現黑道,而且一抹就消失,玉器則毫髮無損。或許也正是因為翡翠的硬度太高,在遠古時期很難加工的緣故吧,我們很少能見到古玩裡面會有清朝以前的翡翠。 說起翡翠的選購,大家自然十分興奮,也都能說上很多道道兒,比如:一定要A貨,要老坑,要水頭大的,要綠色多而正的……但是真的面對珠寶櫃檯前那一大堆翡翠的時候,或許就花了眼,再看看說明,都是A貨,都是老坑,都是綠色,甚至都是玻璃種……傻了吧?!這時你還能冷靜地選擇出真正貨真價實的飾品嗎?:)

翡翠價值的劃分

基本價值標準:坑、種、色、水,高級價值標準:雕工創意、瑕疵。

加工工藝

俗話說的好,玉不琢不成器。翡翠玉由於其高硬度高比重和以翠色翡色紫色為主的豐富顏色,以及其原料(特別是高檔料)非常稀少而珍貴,被稱為玉中之王。因此,其加工程式、加工材料、加工工具和加工設備有別於其他玉石。現將翡翠玉加工流程和工序介紹如下:

一、選料: 這是重要的開端,翡翠玉料多般帶皮殼,是世界上唯一帶皮殼的玉石,故也稱為賭石或賭貨,也是其他玉石所沒有的。 因此,選料的關鍵是加工用途,做擺件?器件?手鐲?掛件?戒指還是戒面等。原料的特徵與加工用途的關係非常密切,如果選擇不好,不僅浪費原料,加工出來也會虧本。

二、開料: 也是關鍵一環節,有些人賭石心切,往往一刀而下,不僅可能把翠切掉(因為好翠往往是較薄的),也有可能做不了整體雕刻藝術品,失去其本來的價值。一般正常程式是先擦皮看玉石表面特徵,比如翠色的走向,裂隙的發育與走向,翡色和紫色等顏色,黑色的分布狀況,種水裡外變化分析與估計,原石的外形等特徵。其次,根據原石整體狀況與可能做加工的用途來確定。然後,再決定是整個原料做雕件,還是切開來做。

三、用途定位與設計: 1、做小件:考慮用途與出成率。如圓雕件和手鐲等。 2、做小雕件:如做玉佩和腰牌等,要考慮做什麼圖案,既用上原料的優勢特徵,又符合雕件圖案的要求。否則,容易出廢品。3、 做擺件:主題圖案的選擇確定與原料的特徵的關係密切,是非常關鍵首要的環節。如設計做人物類,關鍵是看原石是否有無雜質,或乾淨一點的部位做人物的臉,還要考慮原石是否夠人物的比例使用等因素。完美的翡翠玉器,都是經過創意設計精工而成的翡翠玉藝術品。雕件設計上根據原石色、種、水、形、裂、黑、玉質等特徵,將原石提高到最大價值為原則。 一般雕件圖案:人物、山子、吉祥類、動物類、花卉類對原料的要求是不同的。雕件主題圖案與相配襯托圖案是有原則和有比例的,而不是圖案的簡單堆積。

四、加工工藝流程: 一、切割: 1、小件:分步切割成不同用途規格的大小,把不能用或不符合規格的片料,改變其加工用途,達到物以盡用。2、擺件:根據設計圖案要求,切割成大致毛坯。 二、鍘:用金剛石砂輪(粗號砂)進一步打去無用部分成粗毛坯。 三、鏨:用金剛石(中號砂)砂輪進一步打去凸凹部分和整個表面無用部分。四、沖:用金剛石砂輪或圓砣,將上一工序的粗毛坯,進一步沖成粗坯。 五;、磨:用各種規格磨砣磨出圖案圓雕部分樣坯,如水果、山石和樹根等。 六、雕:1、軋:用軋砣過細,開出人物、動物、山水和花卉等圖案的外形。如開臉、動物身體和樹木花卉根莖葉等。 2、勾:用勾砣或各形釘勾出細紋飾,象人的鬢髮、鬍子、鳳毛、動物毛、鱗和植物的葉紋等。 3、收光:一般大型有實力的工廠都有這一道工序,採用專用工具和材料,把前面雕刻工序多餘刻痕和砂眼磨平整,為下一道打磨拋光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雕刻方法:中國是有七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古國,那么玉石加工也有了七千年的歷史。在玉石雕刻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非常先進的雕玉工具和玉雕方法,我們將許許多多的玉雕方法當中常用的一部份,簡單介紹如下:1、浮雕:指凸雕,有淺浮雕,深浮雕;俏色雕。如:福祿壽禧等。 2、透雕:是指透空雕,有十字透空雕,有圓形透空雕,有紋飾透空雕等。如:動物的下肢和樹枝等。 3、鏤雕:是指將玉石鏤空,而不透空,有深鏤空(如:花瓶、筆筒等)和淺鏤空(如:筆洗、煙缸等)。 4、線雕:是指線刻、絲雕,如:人物的頭髮,動物的毛髮和水浪等。 5、陰雕:是指凹下部份的一種雕刻方法,如:陰陽八卦等。6、圓雕:是指圓弧形雕刻,如:茶壺、茶杯和球形玉件等。

六、打磨拋光工藝 :一、打磨: 1、人工打磨:屬半機械化,人工通過磨機,用各形金剛砂輪工具,從粗磨至細磨,精磨到亞光。 2、機器打磨:屬全機械化,通過振機用金剛砂完成從粗磨到細磨、精磨各工序。一般圓雕小玉件打磨時間,正常需3至4天。二、拋光:1、人工拋光:人工通過拋光機,用各類拋光工具和拋光材料拋出亮光。 2、機器拋光:振機加拋光材料,一般圓雕小玉件正常需2至3天完工。 人工打磨拋光比機器自動打磨拋光,一般打磨拋光時間長,成本較高,但效果也較好,保留雕刻紋飾的立體與雕峰風格。

七、裝潢 :1、擺件的裝潢:配底座是擺件最重要的裝潢,擺件配座的材料和款式很多,配得好可達到藝術與價值的提升。 2、包裝:是最後一個環節,一件美麗的翡翠玉商品,有好的包裝包括內包裝和外包裝,配套包裝,既有裝飾美化上檔次效果,還有保護與運輸之功能。

保養

翡翠具有較強的韌性,但不要把這一特性誤解為不怕摔打。殊不知翡翠同樣需精心保養,在佩戴翡翠首飾時,應儘量避免使它從高處墜落或撞擊硬物,尤其是有少量裂紋的翡翠首飾.否則很容易破裂或損傷。

翡翠首飾是高雅聖潔的象徵,若長期使它接觸油污,油污則易沾在表面,影響光彩,有時污濁的油垢沿翡翠首飾的裂紋充填,很不雅觀。因此在佩戴翡翠首飾時,要保持翡翠首飾的清潔,得經常在中性洗滌劑中用軟布清洗,抹乾後再用綢布擦亮。 翡翠首飾在雕琢之後,往往都上有川蠟以增加其美艷程度,所以翡翠首飾不能與酸、鹼和有機溶劑接觸。即使是未上蠟的翡翠首飾,因為它們是多礦物的集合體,也應切忌與酸、鹼長期接觸,這些化學試劑都會對翡翠首飾表面產生腐蝕作用;另外也不要將翡翠首飾長期放在箱裡,時間久了翡翠首飾也會“失水”變乾。

1、翡翠也要休息 定期對翡翠進行清洗:將其浸泡在清水中 30 分鐘,如果因為長期佩戴使其表面出現髒污,只要在浸泡後用小軟刷輕輕擦洗翡翠即可。這樣腐蝕性的物質就很難長期存在在翡翠表面對其進行損傷,同時又能補回翡翠在夏季高溫或你在洗桑那時失去的“水分”。一個月進行一次清洗是很必要的,在酷熱的南方,每天都洗澡,注意,如果喜歡洗熱水澡還是把心愛的翠翠取下來吧。平常洗澡時就用沐浴液洗也可以 另外:每次清洗時要注意觀察一下掛繩是否有磨損、鑲嵌飾品是否有鬆動,這樣及時檢修、保養能及時發現送回店內進行維護,避免由於掛繩斷裂、鑲口鬆開而造成翡翠摔壞丟失。

2、盛夏的保養 盛夏將至,人們流汗量增多,在人的汗液中所含有的鹽份與揮發性脂肪酸以及尿素等物質,會慢慢地侵蝕翡翠的外表。從而使翡翠的“亮度”與光澤遭到破壞。所以,夏季里最好不要將翡翠拿在手中把玩,而那些佩戴在身上與肌膚貼近的飾件,如手鐲、掛件等,要經常在中性洗滌液(相信嗎,你的中性洗面乳或沐浴液就很好)就用手清洗,個別雕工麻煩的,可以用軟毛刷(各種毛筆是不錯的選擇)輕刷,放在陰涼除吹乾即可(我就直接又戴上了)。切記!!翡翠首飾也應切忌與酸、鹼和有機溶劑長期接觸,例如各種化妝品、香水、美發劑等,都會對其表面產生腐蝕作用。

3、翡翠怕高溫 翡翠經過烤灼會使其內部分子體積增大,使玉質產生變態,造成翡翠失去溫潤的水分,使其種質變乾,而其顏色也會變淺。因此去日照強烈的沙灘等地遊玩時儘量不要佩戴翡翠首飾,避免過強的陽光對其直接照射;還有喜歡蒸桑拿朋友,在進桑拿房前也要將翡翠飾物取下,不要讓翡翠長期處於高溫濕熱的環境下;在烹飪時也儘量避免使翡翠與高溫或明火接觸,最好是在烹飪時能取下翡翠飾品以防翡翠受到損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