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洛陽欒川老君山]

老君山[洛陽欒川老君山]

老君山,本名景室山,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城東南三公里處,老君山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高達2200餘米。被道教尊稱為太上老君的李耳(即老子)曾在此山修煉,唐太宗因此將景室山改名為老君山。老君山自北魏以來,是周邊各郡香客朝拜要地,其山頂的太清觀也是始建於北魏。老君山是國家AAAA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是秦嶺余脈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2217米。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洛陽老君山洛陽老君

老君山原名景室山。後因西周朝“守藏室史”李耳到此歸隱修煉,並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而被唐太宗易名為“老君山”,沿襲至今。
山頂太清觀始建於北魏,鐵椽鐵瓦,金碧輝煌、宋、明、清諸代都把這裡尊為道教聖地。太清觀歷代重修,唐代尉遲敬德曾監工重修,明朝最為鼎盛,鐵椽、鐵瓦、金碧輝煌,山頂道觀歷史悠久,道教文化源遠流長。千百年來,一直是豫、陝、等地眾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聖地。與武當山並稱為“南北二頂”,世稱“南有武當金頂,北有老君鐵頂”。

龍吟閣龍吟閣
老君山不僅是中原道教聖地,也是北國山水精華薈萃處。而且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有各類動物180餘種,植物1861種,被業內專家稱為:天然動植物種質資源基因庫。
1982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
1994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1997年和河南省其它5家省級自然保護區統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2年被評為國家AAAAA級風景區。

2000年開發以來,老君山生態旅遊區管理區先後籌集資金5500餘萬元,先後開發了以品味道教文化和領略伏牛主峰為主題的道教文化區、以欣賞飛瀑流泉為主題的生態觀光區,景點150餘處,其中自然景觀主要有:捨身崖、南天門、馬鬃嶺、石林、朝陽洞、仙人橋、君山天瀑、老龍窩、悟道石、亮寶台、玉皇頂等,主要人文景觀有:老子文化苑、金頂道觀群、山嶽經典十里畫屏、十方院、靈官殿、淋醋殿、菩薩殿、道德府、煉丹爐等,當代著名作家李準觀後讚嘆“秀壓五嶽、奇觀三山;黃山奇峰七十二、君山奇景知多少”。

自然環境

老君山老君山
地理位置

老君山地理位置洛陽老君山位於河南省西部的洛陽市欒川縣城東南三公里處。
地形地貌

老君山以中低山夾河谷地貌為主地形起伏大,屬華北地層區豫西分區,跨越熊耳山小區和伏牛山小區,出露地層有:太古界太華群,下元古界寬坪群,中元古界長城系熊耳群、薊縣官道口群和欒川群,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陶灣群、古生界奧陶系二郎坪群、新生界古近系和第四系,岩性岩相變化大;有區域性的深大斷裂分布,地質構造複雜。老君山原貌保存良好,它記錄著十九億年來華北古陸塊南緣裂解、離散、增生、聚合、碰撞造山等構造演化過程。
氣候特點

老君山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2.4℃,年日照2103小時,無霜期198天,年均降水量872.6毫米。年降水量最高達1386.6毫米,最少403.3毫米。

主要景觀

龍吟閣

龍吟閣是個觀景亭,它坐落在老龍窩棧道之上。由於龍吟閣坐落位置獨特,所以在這兒聽群瀑泉聲是遊人的一大享受。溪流從珍珠灘留下,到了龍吟閣下,被山岩拘成湍流快速流入深潭,經過了一系列的緩急衝撞之後,留下了大小十幾個瀑布,瀑布水聲能夠在澗谷中的回音壁間迴蕩。

太清觀

山頂太清觀始建於北魏,歷代重修,唐代尉遲敬德曾監工重修,明朝最為鼎盛,鐵椽、鐵瓦、金碧輝煌,千百年來,一直是豫、陝、皖、鄂等地眾香客朝拜的中原道教聖地。東南沿海香客也慕名前來,僅台灣高雄九龍八風進香團每批朝山者就多達百人。

中鼎雲涌

雲海,是老君山的一大奇觀,而中鼎雲海為老君山雲海之首。雲海出現時,放眼望去,雲遮千里,霧鎖萬峰。猶如站在碧波萬頃的汪洋大海之中,翠峰隱現似動若靜。在上晴下陰的雲海出現時,顯現出“海到天涯天為岸,山至極頂人為峰”的景觀。

幽林追夢

油松林,因行走在其中有一種曲經通幽之感故名幽林追夢。林下便是珍珠灘。珍珠灘是洛陽老君山眾多水景中的一個,因鵝卵石在水光的映襯下,猶如珍珠散盤而得名。

玉蘭吐香

古玉蘭在追夢谷的清涼橋和君山天瀑之間的旅遊步道上,據專家鑑定,這棵白玉蘭已有千年以上的樹齡。古樹根植於懸崖之上,樹圍三人難以合抱。樹幹兩米處,分為五枝,人稱“五子登科”。因而也叫“一樹成林”。每到陽春季節,滿樹玉蘭,一片段預告香。

峰林煙嵐

在近千畝的範圍內有大小石峰三千多座,形態各異。在這些奇石奇峰中,最著名的就是老君悟道峰,在天然石壁的夾縫中仍生長著百年蒼松。

幽谷蛙鳴

老子李耳在此大徹大悟,一步登天跨上了伏牛之巔。悟道橋下河谷澗奇石好像都有生命,老子行至此地,坐下歇息,剛眨蒙眼與眾天神相會,聲聲蛙鳴此起彼伏,攪得人心煩,老子用手一指,以靜制動,點化為石。

十里畫屏

洛陽老君山峰林景觀,如刀劈斧削,犬牙交錯,披綠掛紅,雄偉壯觀,多姿多彩。由於老君山花崗岩體與其它花崗岩的不同。老君山的岩體是由“斑狀黑雲母二長花崗岩”組成。它是在距今1.4—0.8億年間秦嶺造山帶抬升造山過程中形成的相對年輕的岩體,被國內地質學家命名為“老君山岩體”,峰林之間內一步一景,步移景換,景景如畫,故稱之為“十里畫屏”。

金頂增輝

老君山金頂道教建築群依託山頂建築,占地1.1公頃,總投資1.47億元,全部採用明清皇家宮殿式建築形式,特別是金殿、亮寶台、玉皇頂三座金頂打造,成為老君山道觀群的亮點。
該項目於2012年9月完工。主要包括道德府、金殿、亮寶台、玉皇頂、鐘鼓樓、南天門、朝陽洞、大道院、神道天橋、迴廊等10項工程以及配套設施。

老子文化苑

老子文化苑於2008年動工,規劃用地南北長450米,東西寬220米,總面積10萬平方米,於2012年5月16日正式運營。老子文化苑是傳承和弘揚老子思想的聖地,採用漢代建築風格,主題思想是“大道行天下,和諧興中華”。園區內的老子銅像於2014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收錄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最高的老子銅像。”

開發利用

老君山從山門七里坪入口處起,太清宮、十方院、靈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傳經樓、觀音殿、三清殿、老君廟等廟宇16處。北魏至今歷代毀毀修修,現存的廟宇中頂峰老君廟規模最大。
老君山已開發的景觀區6處,有景點179個。道教文化區沿途廟宇歷史悠久,山頂老君廟有“南有武當金頂,北有老君鐵頂”之說,初一、十五朝拜老君廟香客成群結隊,四月八老君廟會人山人海;生態觀光區開發的有老君河、追夢谷、明太子慈烺藏身的太子洞。馬鬃嶺南側有三千餘畝的石林景觀對遊人開放,該景觀被地質學者稱為“北國石林”。老君山保護區現有國家級保護動植物102種,有中草藥830種被用於中醫藥的研究與開發,因此老君山也被稱為國家中草藥基因庫。

人文歷史

人文背景
幽谷蛙鳴幽谷蛙鳴
老君山因太上老君李耳在此歸隱修煉而得名,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道教文化歷史。老子寫成《道德經》後,就告別了函谷關的關令尹喜,騎著青牛而去了,《史記》記載:“莫知其所終”。據文字記載,老子歸隱於洛陽景室山,即老君山。因此老子文化和道家文化深深地影響著老君山地區,老君山也成為中原山水文化的傑出代表。老君廟、靈官殿、淋醋殿、道德府等廟宇,古樸凝重,香火熾盛,一直是中國北方各省道教信眾的拜謁聖地。

榮譽獎勵

2010年1月9日下午,國家旅遊局正式授予洛陽欒川老君山—雞冠洞旅遊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稱號。1997年由國務院批准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省級風景名勝區。

交通路線

航空線路

從成都、廣州、重慶、大連、海口、呼和浩特、杭州、昆明、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廈門等國內重要中心城市乘飛機到達洛陽北郊機場,再由洛陽汽車站乘坐至欒川的汽車,到達欒川乘當地公車即到景區。

火車線路

從北京、上海、廣州、鄭州、廈門、西安、太原、重慶、成都、武漢、長沙、石家莊、宜昌、懷化、銀川、貴陽、無錫、南京、蘇州等地均有始發列車經停洛陽火車站,洛陽汽車站乘坐至欒川的汽車,到達欒川乘當地公車即到景區。

省內行車路線

金頂增輝金頂增輝
鄭州(開封)到老君山的行車路線:
鄭少洛高速→二廣高速→洛欒高速→欒川出口下→按路標指示行駛至景區。
安陽、鶴壁濮陽到老君山的行車路線:
京珠高速或連霍高速→二廣高速→洛欒高速→欒川出口下→按路標指示行駛至景區。
南陽、信陽到達老君山的行車路線:
滬陝高速→二廣高速→鄭堯高速→堯山出口離開→國道311→畫眉谷→木札嶺→車村→合峪→按指示路標行駛至景區。
新鄉、焦作、濟源到老君山的行車路線
長垣濟源高速→濟源/洛陽方向→二廣高速→洛欒高速→欒川出口離開→按路標指示行駛至景區。
駐馬店、周口、漯河到老君山的行車路線:
京珠高速→南洛高速→鄭堯高速→堯山出口離開→國道311→畫眉谷→木札嶺→車村→合峪→按指示路標行駛至景區。

省外行程路線

西安方向:西安——渭南——盧氏——靈寶——欒川
安徽方向:合肥——阜陽——商丘——開封——鄭州——洛陽——欒川
太原方向:太原—長治—晉城—洛陽——欒川
北京方向:北京——衡水——鶴壁——新鄉——濟源——洛陽——欒川
上海方向:上海——蘇州——南京——蚌埠——周口——平頂山——洛陽——欒川

景區交通

2003年4月25日老君山一日游環線建成,使老君山交通更加便利。老君山可進入性強,距洛陽機場148公里,緊鄰洛欒高速通道,景區內鋪設三級水泥公路13.5公里。景區內具有國內最先進的索道空運客車可直接把遊客輸送到山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