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龍目

翼龍目

翼龍目是一個飛行爬行動物的演化支。它們生存於三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末期,約2億2,000萬年前到6,550萬年前。翼龍類是第一種能夠動力飛行的脊椎動物。它們的翼是由皮膚、肌肉、與其他軟組織構成的膜,膜從胸部延展到極長的第四手指上。較早的物種有長而布滿牙齒的頜部,以及長尾巴;較晚的物種有大幅縮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齒。翼龍類的體型有非常大的差距,從小如鳥類的森林翼龍,到地球上曾出現的最大型飛行生物,例如風神翼龍與哈特茲哥翼龍。

翼龍類常被大眾媒體當成恐龍,但這是錯誤的。恐龍指的是特定的陸地爬行動物,包括蜥臀目與鳥臀目,並不包括翼龍類、魚龍類、蛇頸龍類、滄龍類。這群動物通常被大眾俗稱為翼手龍(Pterodactyls)。

基本信息

物種定義

翼龍目Pterosauria
翼龍目翼龍目
,已絕滅的會飛翔的爬行動物。又稱飛龍。屬於爬行綱雙孔亞綱初龍次亞綱。已發現30多屬90多種,繁盛於中生代的侏羅紀和白堊紀。通常可分為喙嘴龍與翼指龍兩個大類(亞目),楊鍾健根據在中國新疆烏爾禾發現的準噶爾翼龍,提出從翼指龍亞目中分出第三個亞目的意見。喙嘴龍類,口中有數目較多的長而尖的牙齒。掌骨較短(短於前臂的一半)。具長尾(尾椎約40),其長度可達薦部以前脊椎(頸椎8,背椎14~16,薦椎4)的2~3倍,根據化石印痕還可以看到其尾端具有舵狀的肉質皮瓣膜。喙嘴龍類翼展達60厘米,主要生活於侏羅紀,化石發現於歐洲的英國、德國、義大利,東非的坦尚尼亞,亞洲的印度、哈薩克斯坦和加勒比地區的古巴。中國四川自貢近幾年也找到該類化石。翼指龍類,牙齒退化,很小,常向前傾,掌骨較長,其長度等於或長於前臂。尾短。一般體較小,與現代麻雀大小相近,主要發現於德國、英國、坦尚尼亞、阿根廷等地。晚期代表生活於白堊紀。牙齒極度退化。頭部具骨質嵴。背椎癒合,形成聯合背椎。一般個體較大,美國堪薩斯白堊紀晚期的無齒翼龍兩翼翼展可達15.5米。化石發現於英國、美國、巴西、前蘇聯和中國的新疆。
翼龍目無齒翼龍復原圖

翼龍目喙嘴龍復原圖

中國除新疆外,在甘肅及浙江已發現較完整的翼龍類化石;山東、內蒙古等地亦有翼龍化石。過去認為翼龍全部生活於海邊,翱翔於水面上以尖長的喙捕食魚類。準噶爾翼龍則發現於陸相湖泊沉積物中,從而將翼龍的生活範圍擴大,甘肅的發現將更進一步證明陸地湖泊附近亦有翼龍類生活。

發現歷史

翼龍目翼龍目
第一個翼龍化石是在1784年由義大利自然學家Cosimo Collini發現。Collini當時將這些動物誤認為海生動物,將它們的長前肢充當槳來使用。一些科學家持續支持這個海生動物假設,直到1830年,德國動物學家Johann Georg Wagler仍提出翼手龍屬的前肢是用來游泳的。在1809年,喬治·居維葉(Georges Cuvier)將一個在德國發現的物種命名為翼手龍屬(Ptero-dactyle),並首次提出這種動物是種飛行動物,然而因為科學名稱的標準化,翼手龍屬的正式屬名改成Pterodactylus。
自從1784年在索倫霍芬石灰岩層(年代屬於侏羅紀晚期)發現第一個翼龍類化石後,當地沉積層已發現29種翼龍類。在1828年,瑪麗·安寧(Mary Anning)在英國萊姆里吉斯發現著名的雙型齒翼龍。在1834年,Johann Jakob Kaup建立翼龍目(Pterosauria);然而,在最早期的研究中,有時會採用Ornithosauria(意為“鳥類蜥蜴”)
翼龍目翼龍目
大多數翼龍類化石不是保存良好。它們的骨頭是中空的,當沉積物堆積在它們身上時,骨頭會被壓平。目前保存最良好的化石在1974年發現於巴西的Araripe Plateau。當沉積物堆積到這些化石上時,沉積物會壓縮骨頭,而非壓碎骨頭。
現在大多數古生物學家認為翼龍類是采動力飛行,而非原先認為的滑翔飛行。翼龍類化石已在北美、南美、英國、歐洲、非洲、亞洲、澳洲等地發現,除了南極洲以外。目前已發現至少60屬翼龍類,體型小如小型鳥類,大型翼龍類的翼展可超過10公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