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齒六棱菊

翼齒六棱菊

草本。莖直立,粗壯或細弱,上部分枝,高達1米,基部徑約5毫米, 翼齒六棱菊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翼齒六棱菊翼齒六棱菊
翼齒六棱菊(新擬)臭靈丹(種子植物名稱)草本。莖直立,粗壯或細弱,上部分枝,高達1米,基部徑約5毫米,具溝紋,疏被短柔毛或雜有腺體,或有時無毛,莖翅連續或有時間斷,寬不超過2毫米,有不整齊的粗齒或細齒,節間長1-3厘米。中部葉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稀橢圓形,無柄,長7-10(15)厘米,寬2-3.5(7)厘米,基部長漸狹或漸狹,沿莖下延成莖翅,頂端短尖或鈍,兩面疏被柔毛和雜以腺體,中脈和7-10對側脈在下面稍凸起,網脈略明顯;上部葉小,倒卵形或長圓形,長2-3厘米,寬5-10毫米,頂端鈍或短尖,邊緣鋸齒較小。頭狀花序多數,徑約10毫米,在莖枝頂端排列成總狀或近傘房狀的大型圓錐花序,花序梗長約2厘米,無翅,密被腺狀短柔毛;總苞近鐘形,長約8毫米;總苞片約7層,外層綠色或中部以上綠色,葉質或基部之邊緣乾膜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5毫米,頂端短尖,背面被腺狀短柔毛,內層上部有時紫紅色,乾膜質,線形,長6-8毫米,頂端漸尖,背面脊處被腺狀短柔毛或無毛,最內層極狹,通常絲狀。雌花多數,花冠絲狀,長約7毫米,頂端有4-5小齒。兩性花約與雌花等長,花冠管狀,向上漸擴大,檐部通常5裂,裂片卵狀或卵狀漸尖,背面有乳頭狀突起。瘦果近紡錘形,有10棱,長約10毫米,被白色長柔毛。冠毛白色,易脫落,長約6毫米。花期4-10。

分布

雲南、四川、湖北西部、貴州廣西西南部。生於空曠草地上或山谷疏林中。分布於印度、中南半島及非洲熱帶地區。

功能用途

醫藥:【佤藥】臭靈丹,翼齒臭靈丹:根、葉治腹部熱痛,尿黃,尿少,尿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咽喉炎《中佤藥》。【阿昌藥】郎呢:全草治感冒,咽喉炎,支氣管炎,瘧疾《德宏藥錄》。【白藥】粗煙篩:全草用於感冒,流感,中暑,口腔炎,扁桃體炎,咽喉炎,中耳炎,支氣管炎,瘧疾,瘡癤,腫毒,燒燙傷,毒蛇咬傷,跌打損傷,骨折《滇藥錄》。粗煙篩:用於傷風感冒,咳嗽,百日咳,哮喘,腮腺炎,淋巴結炎《滇省志》。【傣藥】娜溜:全草治傷風感冒,咳嗽,百日咳,哮喘,腮腺炎,淋巴結炎《傣藥名錄》。臭靈丹(德傣):全草治咳嗽,咽喉疼痛《德傣藥》。娜溜,臘溜:全草治傷風感冒,咳嗽,百日咳,哮喘,腮腺炎,淋巴結炎《滇藥錄》。牙郎艷(德傣),啦六娜油(西傣):全草用於傷風感冒,咳嗽,百日咳,哮喘,腮腺炎,淋巴結炎《滇省志》。【壯藥】奈痛:全草用於風熱感冒,喉腫痛,肺熱咳嗽,急性牙周炎,中耳炎《滇藥錄》。耐痛:全草用於傷風感冒,咳嗽,百日咳,哮喘,腮腺炎,淋巴結炎《滇省志》。【彝藥】松那薄:根治小兒消化不良,屙綠便《滇省志》。全草治胃寒食滯,脘腹冷痛,瘀血腫痛,癰瘍;全株治咽喉炎,氣管炎,燙燒傷,惡瘡腫毒,牙齒痛《哀牢》。【哈尼藥】我灑喇嗎:全草用於咽喉炎,支氣管炎,瘧疾,感冒《哈尼藥》。【土家藥】黑炎(heiyan):根或全草治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炎,蛇咬傷《土家藥》。【基諾藥】腰闊藥娘:根及全草治感冒,中暑,口腔炎,瘧疾;外用接骨《基諾藥》。醫藥:全草:辛、苦,涼。有小毒。清熱解毒,鎮痛消腫。用於乳蛾,咽喉痛,口腔破潰,咳嗽痰喘,瘧疾,瘡癰腫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