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研究的形象學視角:以凱魯亞克在路上漢譯為個案

翻譯研究的形象學視角:以凱魯亞克在路上漢譯為個案

《翻譯研究的形象學視角以凱魯亞克在路上漢譯為個案》是2011年7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曉芸。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翻譯研究的形象學視角:以凱魯亞克在路上漢譯為個案

作 者:張曉芸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ISBN: 9787532754908

出版時間: 2011年7月1日

開本: 16開

定價: 35.00元

內容簡介

《翻譯研究的形象學視角:以凱魯亞克在路上漢譯為個案》以“垮掉派”作家凱魯亞克及其代表作《在路上》在中國的形象演變作為個案研究的對象,分析翻譯活動中的形象建構。“形象是一個歷史範疇”,在“歷史場”中,一切都是作為形象而存在的。具體的翻譯活動就是一種塑造他者形象的活動,從文化他者的形象,主權他者的形象,到作家在譯入語文化中的形象,原作通過譯作在譯入語文化中所形成的形象,都是通過翻譯活動實現的。在形象塑造過程中的各種操控與改寫,可以使他者的形象與其本來面貌發生很大的偏差,更可以對他者形象預先設定或者有意遮蔽,從形象學角度所進行的翻譯研究,關注的絕不只是必然發生變易的翻譯過程中所生成的形象的真偽,而是關注形象得以生成並定型的過程,定型化形象的持久性與傳播性對於翻譯活動的影響,以及通過塑造他者形象對於自我認同建構的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張曉芸,女,生於1971年,河北宣化人,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博士,主攻方向為翻譯研究,曾在《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文學理論前沿》、《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前沿》等重要刊物發表論文數篇,並有《霍華德莊園》、《不可不知的法國歷史故事》、《基督山伯爵》等譯著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

1.1.1 形象學與翻譯學的契合點

1.1.2 選擇凱魯亞克及《在路上》的譯介作為研究個案的原因

1.1.3 形象學理論簡介

1.1.4 比較文學形象學對翻譯研究的啟示

1.2 文獻綜述

1.2.1 關於形象的哲學思考及相關研究

1.2.2 與形象有關的翻譯研究

1.3 本書的寫作目的、方法及結構

第二章 凱魯亞克及《在路上》在原語文化中的形象

2.1 凱魯亞克在原語文化中的形象

2.1.1 永遠的精神漫遊者凱魯亞克

2.1.2 作品簡介

2.1.3 創作觀念

2.1.4 凱魯亞克與“垮掉的一代”(BeatGeneration)

2.2 《在路上》在原語文化中的形象

2.2.1 《在路上》內容簡介

2.2.2 寫作過程與出版經過

2.2.3 《在路上》的經典化過程

第三章 《在路上》在中國的形象變遷

3.1 用於政治批判的反面教材

3.1.1 建國初期的翻譯政策與《在路上》的初譯

3.1.2 翻譯與定型化形象的相互影響

3.1.3 西方主義式的想像——作為政治行為的翻譯

3.1.4 官方設定形象與實際形象之間的差異

3.2 褒貶不一的暢銷書籍

3.2.1 新時期翻譯政策對“垮掉派”譯介的影響

3.2.2 合法化努力對《在路上》及作者形象轉變的推動作用

3.2.3 文學評論中的《在路上》及凱魯亞克形象的變化

3.3 一版再版的經典之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