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燒

翻燒

字面釋義:(fan shao)
翻:翻動;燒:燒烤。
月餅的一種,其特點是餅大如盤。分廣式和蘇式,直徑一般在20厘米以上。

該稱呼的語系分布

原詞出自浙江湖州。吳語系將特大月餅稱“翻燒”,主要地區有:浙江、上海、江蘇一帶以及安徽部分地區。

翻燒的製作

其製做方法、餡料與普通月餅無異,只是丙餅大而已

翻燒的喻意

有翻身之意。
1.我現在搞不過你,但我要絞盡腦汁,把這個事情扳過來;
2.徒弟中秋節送給師傅的月餅,一定要送翻燒,意思是:我有一天要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關於翻燒的典故

翻燒月餅的來歷,據說要追溯到長矛造反的時候。那個時候,官府怕老百姓造反,每家規定不能有幾樣鐵器,菜刀在當時是嚴格管制的刀具,隨便的帶出聚會在當時是要被砍頭的;那些造反的約好在中秋節那天辦事,就做了個很大的月餅,把各家各戶的菜刀聚攏了放在了這個大月餅的中央,起名叫翻燒餅,抬到了縣衙裡面,到了那裡乘人不備,大家就操出菜刀,造反成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