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竹山佛堂

1958年破除迷信,佛身被焚,佛堂被拆,但信民求福化災者仍絡繹不絕,於1985年由謝善教等向廣大信眾捐資修復佛堂,重新雕塑佛像。 當年在王梅舫先生熱心倡議支持下,由謝善源、謝積根等人組織帶領廣大善信自動獻工捐資,興建天王殿一棟,雕塑有彌勒菩薩及四大天王佛像。 1978年在天王殿左邊新建廚房膳廳一棟,面積180平方米,如今翠竹山在縣民宗辦直接領導下,在當地黨政關懷支持下,有謝積根為首的理事會領導,山門興盛,香菸繚繞,瑞氣滿堂,正是佛光普照,吉祥安泰,香客、遊客盈門。

翠竹山佛堂位於江西安遠縣天心鎮東南方萬田村轄區,離圩鎮僅4公里,坐落在安會公路右側一公里處的山腰中,此堂菩薩原系生佛,是萬田村村民謝讓椿之三子,名積功,生於光緒廿六年(公元1900年)庚子潤八月廿七日辰時,乳名月光,佛名如文,在生時自選在樹木繁茂、竹林叢生的山腰一塊大石上,雙掌合十,端詳盤坐往生成果,故取名翠竹山。此山後壠石壁上有一個天然生成的“石面盆”,常年有水,古人稱此處是“仙人飲水”,手撐、膝跪、腳印長存,四周翠竹環抱,巍峨壯觀,風光秀麗,鳥語花香,景色宜人,峰巒重疊,是一座日家千家村,夜觀萬盞燈的寶山聖地。
如文於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往生,修成正果。根據往生瑞相,鄉人將其放入水缸,用石灰掩體,待體乾後,油漆成佛像,鄉里長老鄉民紛紛捐資修建佛堂,供人敬奉,從此香客絡繹不絕。
據謝善教云:公元1931年冬天,反圍剿時,毛主席和朱德、彭德懷等從會昌來到安遠天心,司令部設在翠竹山佛堂,毛主席住在天心圩,朱德、彭德懷在佛堂住了三天三夜,其部隊分散各屋場駐紮,朱德並向佛堂借去大米三百斤,並立有朱德大方形私章借條,該借條解放後一直在謝善教手上保存,直至文化大革命時,被萬田村文革主任顧兆奎收繳火焚。當時謝有慶、謝積根在場勸其保留,但遭拒絕未保留住。
1958年破除迷信,佛身被焚,佛堂被拆,但信民求福化災者仍絡繹不絕,於1985年由謝善教等向廣大信眾捐資修復佛堂,重新雕塑佛像。在改革開放大好形勢下,佛堂在以謝善源為首的理事會管理下開始日臻完善,認真宣傳黨的宗教政策,破迷扶正,使正信佛教在佛堂得到弘揚。香火亦就日益鼎盛,於1995年8月25日經縣民宗辦批准為宗教活動場所。當年在王梅舫先生熱心倡議支持下,由謝善源、謝積根等人組織帶領廣大善信自動獻工捐資,興建天王殿一棟,雕塑有彌勒菩薩及四大天王佛像。修築了一條寬4米,長1280米的簡易公路直通佛堂,這樣既方便了香客、遊客,更方便了附近村民生產、運輸,深得民眾稱讚!由於路通、電通、人心通,登山朝拜參觀者日益增多。原佛堂遠不能滿足進香者的要求,旋於1997年,拆除舊堂,按古香古色寺院形式新建300平方米的大雄寶殿一棟、紅門漆柱、琉璃彩瓦、雕樑畫棟、雀提斗拱、龍尾翹角、金獅守門、氣勢磅礴、工藝精緻、大方美觀,上堂正座有金碧輝煌的釋迦、觀音、地藏等佛像,經書滿櫥,晨鐘暮鼓,聲震天際。
1978年在天王殿左邊新建廚房膳廳一棟,面積180平方米,如今翠竹山在縣民宗辦直接領導下,在當地黨政關懷支持下,有謝積根為首的理事會領導,山門興盛,香菸繚繞,瑞氣滿堂,正是佛光普照,吉祥安泰,香客、遊客盈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