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莢木

翅莢木

翅莢木:蘇木科,落葉喬木;奇數羽狀複葉,無托葉;小葉9-13對,互生,全緣,無小托葉;花兩性,近輻射對稱,組成頂生的圓錐花序;萼片5,覆瓦狀排列;花瓣5,紫色覆瓦狀排列;發育雄蕊4,稀5枚;花盤小,深波狀分裂;子房具短柄,有胚珠數顆,莢果膜質,壓扁,不開裂,橢圓狀長圓形,有網狀脈紋,腹縫有闊翅。主要分布在湖北、廣西、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等省(區),現已瀕臨滅絕,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木材很堅實,紋理密緻,是一種很有價值的優良木材。種子可以榨油,用於油漆、肥皂工業。木材經水泡陰乾後,能避蟲蛀,不翹不裂,可作桁頭、門窗、板材、農具、家具等。樹葉含蛋白質,嫩枝葉可作飼料餵養牛羊,葉片還含有一定數量的氮素,可作稻田的綠肥和漚制堆肥。花黃棕色,適於觀賞,又能分泌蜜汁,為良好的觀賞和蜜源樹種。

翅莢木
學名:Zenia insignis Chun
蘇木科,國家二級保護樹
翅莢木
【形態特徵】落葉喬木;奇數羽狀複葉,無托葉;小葉9-13對,互生,全緣,無小托葉;花兩性,近輻射對稱,組成頂生的圓錐花序;萼片5,覆瓦狀排列;花瓣5,紫色覆瓦狀排列;發育雄蕊4,稀5枚;花盤小,深波狀分裂;子房具短柄,有胚珠數顆,莢果膜質,壓扁,不開裂,橢圓狀長圓形,有網狀脈紋,腹縫有闊翅。
【生長習性】翅莢木屬陽性樹種,不耐蔭蔽和水淹,但耐高溫和耐寒能力較強。淺根性,根系特別發達。斷頭鋸蔸後仍能萌發,主伐後經多代萌芽更新,其萌芽力經久不衰。具根瘤,能改良土壤,適應性強,在亂石叢中以及山地黃壤、黃棕壤、紅壤、石質土、多腐殖質的溝壑均能生長。在土質深厚、肥沃濕潤和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長特別迅速,苗期年生長量高達3米~6.7米,根徑3厘米~6厘米,一般5年~6年就可採伐利用。苗期分枝性不強,苗乾高4米~5米也甚少分枝,宜於培植高幹無節良材。
因其適應能力較強,無論山區、丘崗、平原及四旁均可種植。造林地的海拔不要超過500米,當風口和當風的北坡,不宜種植。造林時,最好選擇較理想的樹種如濕地松、馬尾松、蘭果樹、樟樹、景烈白蘭、檫木、楊樹等,進行多行式帶狀混交。
【產地】主要分布在湖北、廣西、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等省(區),現已瀕臨滅絕,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用途】木材很堅實,紋理密緻,是一種很有價值的優良木材。種子可以榨油,用於油漆、肥皂工業。它的作用除了有涵養水源,防風固沙,還有吸收有毒氣體,還可以作為行道樹,可塑性好,可作為觀光樹種。木材經水泡陰乾後,能避蟲蛀,不翹不裂,可作桁頭、門窗、板材、農具、家具等。樹葉含蛋白質,嫩枝葉可作飼料餵養牛羊,葉片還含有一定數量的氮素,可作稻田的綠肥和漚制堆肥。花黃棕色,適於觀賞,又能分泌蜜汁,為良好的觀賞和蜜源樹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