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縣龍

義縣龍

義縣龍(屬名Yixianosaurus)意為“義縣蜥蜴”,是種手盜龍類恐龍,生存於早白堊紀阿普第階的中國,約1億2200萬年前。義縣龍目前僅發現一對手臂,上有化石化的羽毛。義縣龍在手盜龍類的正確位置仍未確定,但它們的手部類似另外一種有羽毛恐龍樹息龍。

基本信息

簡介

中文名稱( chinese )→ 義縣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學名( name )→ yixianosaurus
發音( pronounced )→ yi-xe-sawr-us
含義( meaning )→ 錦州市地處遼寧省西南部,市境土地總面積為10301平方公里。錦州市轄凌海市、北寧市、義縣、黑山縣.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theropoda獸腳亞目

類(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獸腳類
tetanurae 堅尾龍類
avetheropoda鳥獸腳類
coelurosauria 虛骨龍類
maniraptorifromes 手盜龍形類
maniraptora 手盜龍類
屬( genus )→ yixianosaurus 義縣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y. longimanus 長掌義縣龍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
時代( period )→ 白堊紀早期
分布( found in )→ 中國遼寧錦州地區義縣頭台鄉王家溝
發現地層( stratum )→ 義縣組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長3米
推測體重( mass )→ ...
發現者( discoverer )→ wang 2003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xu& wang 2003

簡介(brief introduction)

【a】我國遼西早白堊世熱河群義縣組和九佛堂組近年來產出大量恐龍化石,已知獸腳類恐龍包括8屬10種,其中6屬8種保存有原始羽毛或者羽毛結構。已經報導的屬種均產自朝陽地區。2001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遼西野外考察隊,在鄰近朝陽的錦州地區義縣頭台鄉王家溝義縣組下部採集到一件恐龍標本。通過研究對比,由徐星和汪筱林在今年第三季度的《古脊椎動物學報》上共同發表了一篇論文——《遼寧西部早白堊世義縣組一新的手盜龍類》,建立了手盜龍類的一個新屬種:長掌義縣龍(yixianosaurus longimanus gen. et sp. nov.)。
依據以下特徵將長掌義縣龍歸入手盜龍類:肩胛骨明顯短於肱骨、肩臼窩和烏喙骨部分小、烏喙骨接近四方形、掌骨向後彎曲以及橈骨比較細。
獸腳亞目 theropoda marsh, 1881
手盜龍科 maniraptora gauthier, 1986
長掌義縣龍 yixianosaurus longimanus gen. et sp. nov.
長掌義縣龍手部的相對長度以及手指各指節的相對比例不同於已知的手盜龍類。原始獸腳類恐龍的手部一般短於肱骨;手盜龍手部加長,長於肱骨;原始鳥類手部相對更長,但進步的鳥類出現反轉,手部次生變短。長掌義縣龍手部的相對長度在非鳥獸腳類恐龍當中僅比原始祖鳥(protarchaeopteryx ji et al.,1998)和樹息龍(epidendrosaurus zhang et al.,2002)短。
次末端指節加長是獸腳類恐龍的一個進步特徵,長掌義縣龍具有這一特徵。比如,長掌義縣龍的手指指節ⅱ-2長於掌骨ⅱ,在已知獸腳類恐龍當中,只有樹息龍的手指指節ⅱ-2長於掌骨ⅱ。長掌義縣龍手指指節ⅱ-2/ⅱ-1的比率為1.44,是獸腳類恐龍當中最高的之一。
長掌義縣龍的手指指節ⅲ也明顯加長,其ⅲ-3/ⅲ-1比率尾2.44,大於其他所有恐龍。長掌義縣龍手部的長度以及手指指節的相對比例與樹息龍最為接近,但後者的ⅲ-3相對很短,只有ⅲ-1的86%。總體上看,長掌義縣龍的手部形態和較為進步的手盜龍類更為相似,因此有可能代表這一類群中較為進步的成員。
長掌義縣龍次末端指節明顯加長指示這種恐龍手的抓握能力很強,這可能是對樹息習性的一種適應。長掌義縣龍代表報導與遼西地區早白堊世的第11種獸腳類恐龍,也是已知的第9種保存羽毛結構的恐龍,這一發現增加了熱河群獸腳類恐龍的分異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