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成鎮

義成鎮

義成鎮位於江西省樟樹市,駐地距樟樹市城西偏南51公里,地處丘陵,東與吳城鄉相臨,南和中洲鄉、黃土崗鎮接壤,西連新余市,北傍高安市,總面積85.6平方公里。1961年設立義成公社,1984年改設義成鄉,1999年撤鄉設鎮,鎮政府駐義成街。義成鎮轄區14個村(居)民委員會,127個自然村,總人口24436人,其中農業人口23425人;有黨(總)支部26個,黨員758名。境內溪塘較多,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年平均氣溫17.8℃,年降雨量1482.1毫米,多集中在4—6月間,無霜期約272天,大致在11月下旬至3月初為有霜期;有龍頭山、雙橋、園嶺寨等處古文化遺址。鎮內交通便利,有黃義公路與清宜公路相連(二級公路),村村都有公路相通。

基本信息

義成鎮義成鎮
義成鎮位於江西省樟樹市,駐地距樟樹市城西偏南51公里,地處丘陵,東與吳城鄉相臨,南和中洲鄉黃土崗鎮接壤,西連新余市,北傍高安市,總面積85.6平方公里。1961年設立義成公社,1984年改設義成鄉,1999年撤鄉設鎮,鎮政府駐義成街。 義成鎮轄區14個村(居)民委員會,127個自然村,總人口24436人,其中農業人口23425人;有黨(總)支部26個,黨員758名。境內溪塘較多,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年平均氣溫17.8℃,年降雨量1482.1毫米,多集中在4—6月間,無霜期約272天,大致在11月下旬至3月初為有霜期;有龍頭山雙橋園嶺寨等處古文化遺址。鎮內交通便利,有黃義公路清宜公路相連(二級公路),村村都有公路相通。

經濟發展

義成鎮義成鎮
改革開放以來,義成鎮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05年,義成鎮工農總產值達2.08億元,人平純收入達3633元,財政收入379.4萬元。義成鎮在鞏固常規傳統農業的基礎上,著力抓好了科技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和訂單農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調節第一、二、三產業結構的比例。充分依託山林、水面資源,找準路子向山上要效益,向水中求發展;形成了以羅港山養殖、鎮林場藥材種植為龍頭,以蒙河蘇山更生水庫為示範的水產品養殖基地的規模型、集約型的發展模式,促進了農、林、牧、漁多方面齊頭並進的格局。2005年,義成鎮立體綜合養殖戶達320餘戶,生豬出欄達25000頭;家禽產量達26萬羽;水產品產量達1500噸;藥材種植面積達4000餘畝。

民營企業和個私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招商引資環境不斷最佳化,鎮政府廣辟招商渠道,通過招商小分隊或中介組織,採取以誠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網上招商等多種招商形式。引進外資2.1億元,引進項目46個。落戶市工業園的千萬元以上的企業有成鑫實業、現代印刷、創欣動物藥業、美科電池仁濟藥業德泰實業等6家,其中成鑫實業公司是樟樹第一批入園、第一個正式投產的企業;創欣動物藥業公司填補了樟樹獸藥生產項目空白,美科電池實業公司是樟樹為數不多的出口創匯企業。羅港山養殖基地已形成種草300畝、肉牛飼養達200頭、母豬飼養達100頭、肉豬出欄超千頭的綜合養殖基地。另外個體私營企業等非公有制經濟得到狀大和發展。 2005年,義成鎮個體工商戶達488戶,從業人數900餘人,第三產業收入占總收入的21%。

集鎮建設

義成鎮義成鎮
集鎮建設初具規模。鎮政府投資100餘萬元對義成、黎墟兩個集貿市場及義中、義南路兩條街道進行改造。拉通了義成街加油站至衛生院路段的燈光;新建100噸自來水塔一座,可解決1000餘戶居民用水;完善了1公里長的街道的綠化、水電、衛生等硬體設施。形成了由原來幾百人的街道發展到今天擁有常住居民五千多人口的中等規模的集鎮。集貿市場功能得到完善,促進了工、商、貿的發展和農副產品的流通及農村人口向集鎮的轉移。義成農貿市場可容納幾千人的交易大棚與海城娛樂城佇立街頭交相輝映,充分發現了現代城鎮的氣息。

樟樹市義成鎮從修路入手,改造基礎設施,立足改善民生,至2008年,義成鎮水泥路面硬化里程達70多公里,14個村都通了水泥路,全面實現農村公路“村村通”。公路改造,資金是瓶頸。義成鎮精心部署,力求資金籌措到位。一是村組自籌。採取村民自願,誰受益誰出資的方法,本著不增加農民負擔、不使民眾因修路返貧的原則,幹部深入每家每戶做思想工作,暢通籌資渠道。義成鎮14條村級公路共自籌資金400多萬元,村小組公路自籌資金200多萬元。二是向上爭取。鎮黨委、政府不等不靠,在確保自籌資金到位的前提下,努力向上爭項目爭資金,爭取到上級修路項目60多公里。三是社會捐助。動員鎮村幹部職工捐款20多萬元,駐鎮單位捐款20多萬元,義成籍在外知名人士捐款150萬元,較好地解決了各村組公路改造資金缺口問題。

公路改造,質量是關鍵。鎮、村兩級組織精心實施,力求規範修路。一是選優選強“三支隊伍”。首先選強施工隊伍。投標前,競標隊伍由主管部門嚴格審查,設備不全、資歷不合格、責任心不強的施工隊伍堅決不用。其次,選優監理隊伍。每段工程都專門配備技術監理隊伍,監理人員選擇有真才實學、愛崗敬業的人員擔任,把住質量關口。再次,選好協調隊伍。針對不同路段,專門從鎮、村兩級選配鎮幹部、村幹部、黨員和民眾代表組成7至8人的協調隊伍,負責工程的協調工作,同時參與監督施工質量,從而組成了一支強有力的公路改造隊伍。二是把牢把嚴“兩個標準”。首先按照工程要求,確保形象標準。即每條路的路基、水穩層、面層、路肩、長寬高和水平度,嚴格按設計標準施工,未經驗收達標不得進行下步工程。其次嚴格依據工程質量,確保內在標準。從材料的進貨、配料到施工、養護都由專業技術人員把關,未過關的不動工,有問題的必須重來。三是抓緊抓快“一個環節”。路早一天修通,民眾早一天受益。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義成鎮堅持把進度擺在首位,每修一條路都在契約條款中明確了工程進度的獎罰措施,在施工過程中明確了專門人員督促進度,從而確保了義成鎮公路改造的順利進行。

義成鎮義成鎮
在改造公路的同時,義成鎮還對農村公路管護機制進行了積極探索,形成了鎮政府牽頭、村組為主、民眾參與、部門指導的養護模式,確保公路建一條、養一條、綠一條。一是注重隊伍組建。鎮裡專門成立了公路管理養護站,調配了3名專職人員。根據鎮、村道路區域分布及里程,劃分了4個管理片,成立了4支公路養護管理隊。在義成鎮範圍內招聘了18名養路員,並簽訂《義成鎮公路管理養護責任書》,明確了公路管理站、管理隊、養路員的具體職責和任務。對養護人員實行“劃段掛牌,責任到人”的管理辦法,確保了人員經常上路,做到了路面日常清理,破損及時修補。二是注重資金投入。公路管理養護費用採取鎮財政納入預算、統一划撥的方式,由鎮公路養護站統一管理使用。養護員報酬補助由鎮管理養護站進行管理,按照每月每公里補助100元的標準發放。三是注重跟蹤問效。為確保公路管理養護的質量標準,要求公路管理養護站每月逢十日進行一次常規檢查,並且不定期巡查,按專門制定的檢查考核辦法,鎮領導小組每半年組織人大代表對公路管理養護情況進行評議,每季度組織各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一次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檢查時,按照公路養護驗收評比標準現場打分,實行百分制考核。年底考核時,對道路養護工作抓得好的進行表彰,對養護工作不力的一律更換並實行經濟處罰。

社會事業

義成鎮義成鎮
義成中學遠近聞名,每年向中等學校和重點中學輸送幾百名學子,被評為全宜春市示範國中,教學質量居樟樹市各中學前列;通訊、廣播電視、交通等事業得到飛速發展。 2005年,義成鎮程控電話增至2062門,手機2000餘部;同時拉通義成到肖家一線各村的有線電視光纜線,有線電視戶發展到800餘戶,極大豐富了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交通條件得到改善,黃棚線義成至丁皮段12公里二級公路改造工程2005年10月已全面竣工通車;義肖、義廣、義烏、義前清泉鄧家公路水泥路面硬化里程達16公里;義成至林場的公路和義湛、義獅公路全部為沙石路面……這些硬體設施的完善為義成的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取得豐碩成果,與周邊鄉鎮開展的邊際聯誼聯防活動得到宜春市委政法委的充分肯定,並在樟樹市推廣;宗族勢力、宗族械鬥得到遏制,各種惡習勢力、歪風邪氣和違法犯罪活動受到嚴厲打擊,崇尚科學、移風易俗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