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駐滿洲國大使館

義大利駐滿洲國大使館

義大利駐滿洲國大使館為長春市偽滿歷史遺蹟之一。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於1936年在瀋陽設立總領館,1937年11月承認“滿洲國”後,將總領館升格為公使館並從瀋陽遷移至新京。1938年4月,雙方互遞國書,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簡介

當年,“義大利大使館”(時稱 伊太利 公使館)位於新京特別市西萬壽大街西側(現長春西民主大街原17號)。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該建築被拆除,拆除前曾被省政府房產處使用過。現整個西民主大街的西側幾乎全是高樓大廈了,沒有了過去的一點影子。

背景

偽滿洲國成立後,日本為使這個傀儡國家儘快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著手拉攏軸心國成員和德、意、日扶植的偽政權,以及少數建立起法西斯獨裁政治的反動政府,與偽滿洲國建立外交關係。

1932年,日本扶植溥儀建立偽滿洲國,將長春改名為“新京”。同時,日本還為偽滿洲國拉攏了22個國家和反動政權與之建立外交關係,分別是日本、薩爾瓦多、羅馬教皇廳、愛沙尼亞、保加利亞、波蘭、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葡萄牙、立陶宛、匈牙利、斯洛伐克、羅馬尼亞、芬蘭、庫里阿吉亞(多米尼加)、丹麥、暹羅(今泰國)、菲律賓(勞雷爾政權)、自由印度臨時政府、緬甸及汪偽政權等。

據長春史志專家於祺元介紹,這22個國家和反動政權中,只有日、德、意、暹羅和汪偽政權在“新京”設立了使館。其他國家和偽政權,有的任命駐日公使館人員兼任駐偽滿公使和總領事,還有的設名義領事、代表部和事務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