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士塔村

義士塔村位於安吉縣遞鋪鎮東部,離縣城約8公里,村轄7個村民小組,農戶213戶,常住人口3342人,其中在冊村民712人,外來務工人員2630人,全村山林面積4992畝,耕地面積530畝,森林覆蓋率在85%以上,2007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到4.836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13820元,村集體經濟總收入32.8萬元。

基本信息

義士塔村

義士塔村位於浙江省安吉縣遞鋪鎮東部,離縣城約8公里,是一個“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小村。村民原本祖祖輩輩以務農為主,經濟相對落後。上世紀90年代,為了激發全村幹部民眾創業致富的內在動力,村黨總支確立了工業興村、強村、富村的發展戰略。村兩委會班子成員在村裡帶頭辦起了小五金加工廠,進一步引導帶動村民辦廠。到90年代末,村里大大小小的作坊式小五金加工企業已有十五六家。小作坊的發展模式經歷了好長一段時間,但1996年的一次經歷讓村黨總支下了變革的決心。當年,義士塔村與一家省外客商簽訂了一份訂單,對方提出要實地考察,臨時廠房、兩三個工人、一兩台老式機器——這樣的生產狀況讓客商當場就否決了簽單。受這件事的觸動,村黨總支下決心要調整發展模式,不斷提升企業發展規模。在村黨總支的帶領下,全村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企業發展壯大行動。盤活閒置土地辦工業集中區、招商引資、擴大企業規模……義士塔村上上下下使出全身幹勁。2003年下半年始,分散在四面八方的大小生產加工作坊全部都集中到村工業區,從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轉椅加工企業群。如今,義士塔村各企業之間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競爭態勢,而濃厚的發展氛圍和良好的投資環境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投資者前來辦廠。目前,在占地500多畝的工業集中區內,入園企業達43家,其中引進外資企業1家,500萬元以上規模椅業企業多達18家。去年,全村工業年產值達到4億元,一躍成為具有明顯工業產業優勢的經濟強村。隨著義士塔村工業經濟上規模、上檔次,全村90%以上的村民“下山進廠”成為了工人,同時,還吸引了外來務工者1600餘人。2006年,義士塔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8萬元,處於全縣的領先位置。隨著村民經濟條件的好轉,廣大村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日益提高。為此,義士塔村黨總支按照“戶富、村美”的要求,從改善基礎設施入手,帶領村民開展了村莊環境整治行動。2004年,村黨總支委託浙江大學環境科學系對全村作了科學的規劃和編制,提出了“山民下山、縮並自然村,全村向中心村集中”的目標。村幹部落實分塊責任,分頭跑部門、請專家、籌資金;在村黨總支的宣傳發動和帶領下,黨員民眾也紛紛加入到整治行動中。經過3個多月的努力,工業新區、中心公園、村級綜合服務中心、活動“四室”、室外燈光籃球場等在義士塔村一一落成。為了讓分散在山裡的村民都能享受到這些新設施,村黨總支發動村幹部、黨員骨幹,挨家挨戶到分散在山坳里的農戶家中做思想工作,山上的農民最終放棄老屋下山,陸續搬入了統一規劃的新居。在完善硬體設施的基礎上,要想村更美,就要加快生態村建設步伐。在義士塔村黨總支的帶領下,通過近年來的努力,以往農村髒、亂、差的情況不見了,換來的是一個晴天無塵土、雨天無泥濘的新農村。村內30%的綠化覆蓋率、80%的污水處理率、95%的清潔能源利用普及率、100%的改廁率,還有一整套完善的衛生長效管理保潔制度,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義士塔村。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義士塔村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員。為了讓占全村總人口70%的外來務工人員融入本村,村黨總支不忘關注、關心外來務工人員,讓他們感受到家一樣的溫暖。近年來,義士塔村黨總支籌集資金110萬元,建造了占地8000平方米、擁有250間房的“民工之家”,以每間每月50元的低廉價格出租給外來務工人員居住。“民工之家”實行公寓式管理,安排專門人員從事小區內衛生、物業管理工作。義士塔村還成立了村工會聯合會,實行全員入會制。同時,村裡的外來人員維權服務站、村級互助幫困資金管理站、村級流動人口計畫生育協會組織、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幼稚園等,也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保障。同時,義士塔村還專門成立了外來務工人員遠教班,豐富他們的業餘文化生活。四川民工曹兵以前下班後喜歡和幾個朋友打打牌,自從村里組織遠教班後,他每次必到,認真學習技術,目前已成為所在企業的技術骨幹。目前,義士塔村擁有電腦322台,家家能上網,村民正在向“腦袋有文化、手頭有技術、家裡掛執照、出門能開車、回家能上網、市場能適應”新型農民邁進。村里還組建了村籃球隊、鼓樂隊、老年舞蹈隊等多支業餘文體活動隊伍,不定期地請來外地的藝術團進村表演。[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