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效應

群體效應是勒溫借用物理學中磁場的概念,認為人的心理、行為決定於內部需要和環境的相互作用。

勒溫借用物理學中磁場的概念,認為人的心理、行為決定於內部需要和環境的相互作用。因此,要測定人的心理與行為就必須了解完成這一行為的內在的心理力場和外在的心理力場的情境因素。當人的需求未能滿足時,就會產生內部力場的張力,環境起著導火線的作用。據此他提出了心理力場的理論公式:b=f(p.e),其中b代表行為,p代表個人,e代表環境,f代表函數。 勒溫的“場”理論最初只用於研究個體行為。1933年他遷居美國後,又套用於研究群體行為,提出“群體動力”的概念。 所謂“群體動力”就是指群體活動的方向,而研究群體動力就是要研究影響群體活動動向的各種因素,因為群體活動的動向同樣決定於內部力場和情境力場的相互作用。 我所研究的群體效應,更側重人與環境的相互影響,特別是個人與群體的相互影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