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同步

群同步,英文名稱:group synchronization, 根據信息流中的某些“標記”有效地區分每一碼組(字或句)的起點的技術。

群同步
在群同步的通信系統中,傳輸的信息被分成若干"群"。所謂的"群",一般是以字元為單位,在每個字元的前面冠以起始位、結束處加上終止位,從而組成一個字元序列o數據傳輸過程中,字元可順序出現在比特流中,字元與字元間的間隔時間是任意的,即字元間採用異步定時,但字元中的各個比特用固定的時鐘頻率傳輸。在數據通信中,習慣於把群同步稱為"異步傳輸"。字元間的異步定時和字元中比特之間的同步定時,是群同步即異步傳輸的特徵。這種傳輸方式中,每個字元以起始位和停止位加以分隔,故也稱"起一止"式傳輸。
群同步傳輸規程中的每個字元可由下列四部分組成:
(1)1位起始位,以邏輯、"表示:
(2)5~8位數據位,即要傳輸的字元內容;
(3)1位奇/偶檢驗位,用於檢錯,該部分可以不選;
(4)1~2位停止位,以邏輯"1"表示,用以作字元間的間隔。
群同步的字元格式見圖2。由圖中可以看出,群同步是靠起始位(邏輯"0")和停止位(邏輯"1")來實現字元的定界及字元內比特的同步的。接收端靠檢測鏈路上由空閒位或前一字元停止位(均為邏輯"1")到該字元起始位的下降沿來獲知一個字元的開始,然後按收、發雙方約定的時鐘頻率對約定的字元比特數(5~8位)進行逐位接收,最後以約定算法(奇/偶校驗法)進行差錯檢測,完成一個字元的傳輸。傳送器和接收器中近似於同一頻率的兩個約定時鐘,在一段較短的時間內能夠保持同步。在群同步傳輸中,起始位和停止位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起始位指示字元的開始,並啟動接收端對字元中比特的同步;而停止位則是作為字元之間的間隔位而設定的,沒有停止位,緊跟其後的下一字元的起始位下降沿便可能丟失。
群同步法只需保持每個字元的起始點同步,在群內則按約定的頻率進行位的接收就可以了。這種方法實現簡單,但需要添加諸如起始位、校驗位和停止位等附加位,相對於同步傳輸來說,編碼效率和信道利用率較低,一般用於低速數據傳輸的場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