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三角洲突擊隊

美軍三角洲突擊隊

美軍三角洲突擊隊是美空軍特種部隊的精銳,它擔負著遠距離偵察、戰鬥中的救援行動以及對陸軍特種部隊提供空中支援等任務。這支部隊平時突出跳傘訓練,所有隊員都具備特技跳傘技能,在空中可以進行漂亮的編隊“游泳”,高空跳傘能降到地面一個硬幣大小的目標上。在海灣戰爭期間,多國部隊總共有35架飛機被擊落,有64名飛行員被俘,空軍特種部隊執行了7次戰鬥搜尋和救援任務,次次順利得手。

簡介

美軍三角洲突擊隊美軍三角洲突擊隊
美國陸軍上校貝克衛斯曾在1962年至1963年於英國空降特勤隊中服役,當他回到美國陸軍後一直企求成立一個單位,其組織、構想和功能要與空降特勤隊同樣。在長達數年的無數次嘗試後,他終於成功了,這個新部隊一一名為第一特種部隊作戰分遣隊(縮寫為Delta)一一在1997年11月19日獲正式認可。三角洲部隊的主要任務是處理影響到美國利益的恐怖活動,按照當時隨處發生的這些意外而言是非常適時的需求,諸如慕尼黑奧林匹克運動會人質事件

“三角洲”隊名的得來

三角洲”這一稱謂,確切含義是什麼,大概沒有幾個人能說清楚,也許只有一個人知道,這就是“三角洲”部隊的指揮官貝克韋思上校。
美軍三角洲突擊隊美軍三角洲突擊隊
早在60年代初,貝克韋思還是一名特種部隊的上尉。當時,他身強力壯、血氣方剛,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愣勁。他憑著這股子勁頭,再加上富有冒險精神,帶領十幾名特種隊員,活躍在熱點地區的密林中、山谷里、村落旁,進行騷擾、破壞、滲透,著實地露了一手,被譽為“特種作戰專家”,深得上司的賞識。
然而,在後來的一次戰鬥中,他奉命從空中增援一個被圍困的營地,由於直升機沒能將他及隊員們投送到預定位置,自己反而被困在一個三角形的地帶內。突圍時,一顆子彈掠過他的肚皮。要不是一名軍士冒死把他背出來,他可能就做了俘虜。貝克韋思想來非常後怕。那沼澤、森林、山陵,他都闖過來了,沒想到在一個小小的三角地帶內栽了一個跟頭!對此,他耿耿於懷,終生難忘。
1977年11月,他受命組建一支反恐怖部隊,他便將此部隊取名為“三角洲”。

發展歷程

美軍三角洲突擊隊美軍三角洲突擊隊
在其正式成立後,三角洲部隊開始著手挑選與訓練其人員,並順利地完成數個其它不同單位的任務。隨後在1979年11月4日,伊朗的“學生”們闖入美國駐德黑蘭的大使館,挾持所有的工作人員為人質,從那時起三角洲部隊逐漸地深入參與計畫——人質救援行動,最終以1980年4月24至25日的實際行動達到最高潮。
按照空降特勤隊的模式,三角洲部隊又被劃分為數箇中隊,依次再劃分出小隊(troop)。每小隊人數為16人,可以一隊16人來行動,亦可分二組8人,或四組4人,或八組2人。在其早期的階段只有一個中隊(A中隊)但很快就一分為二,於1979年初成立了B中隊。

在伊朗的潰敗導致美國特種部隊內部相當深刻的反省。雖然這次失敗的主因並非是貝克衛斯上校和三角洲部隊的緣故。但在技術層面來說,決定使用美國海軍的塞考斯基RH-53直升機來取代慣用的HH-53是必要的,這是因為前蘇聯方面的威脅。RH-53的尾柱可以摺疊,使該直升機可收藏至甲板下;HH-53並無此種能力。前蘇聯正從空中及使用衛星監視尼米茲(Nimitz)號——8架大型直升機位於飛行甲板上的圖像已足夠讓機靈的前蘇聯觀察家猜出正在進行的事情——而且他們可能會警告伊朗人。這個長途行動的其它技術困難,則因卡特政府從華盛頓斷然決定取消整個任務,而變得更複雜。
三角洲部隊在十年之後又返回沙漠,為美國特種部隊突擊伊拉克內部作先鋒。薩達姆·候塞因所擁有的SS-1“飛毛腿”飛彈遠較西方情治單位所了解的多,而且以色列境內如下雨般的飛彈也不容許再繼續下去。以色列總理沙米爾(Shamir)威脅將以同樣的方式報復——以色列甚至秘密地發射一枚核子彈頭(不反應的)洲際彈道飛彈至地中海以為最後警告。特種作戰指揮部的總司令史汀納將軍(C.eneralCarlStiner)和聯合特種作戰指揮部的指揮官少將唐吟(Wayne A.Downing),告訴參謀長聯席會議說,他們的精銳小組能較衛星找到更多的“飛毛腿”飛彈。
三角洲部隊作為聯合行動的一部分人伊拉克境內,其一同的夥伴還有英國的空降特勤隊。從第20特戰中隊的MH-53J“低鋪三型”直升機上下機後,他們查出海珊瑚飛彈,並將之標示出來以待空襲。在1991年2月27日,地面戰爭的最後一天,三角洲部隊發現了一整排的26枚“飛毛腿”已準備好作為最後的彈幕射向以色列。它們立刻就被摧毀。施瓦茨柯普夫將軍寄了一封個人的恭賀函,感謝他們致力於維持以色列於戰局之外,整個任務完成了,其代價是3名三角洲部隊工兵:賀雷(PalhckHudey)、克拉克(Otto Clark)和羅吉古斯(EloyRodriguez Jr.),他們是因塞考斯基的UH—60黑鷹式運輸直升機載著他們撞上一個沙丘而機毀人亡。

入隊條件

美軍三角洲突擊隊美軍三角洲突擊隊
自“三角洲”突擊隊成立之日起,指揮官貝克韋思就實行一套特殊的選拔、訓練、管理方法,親自擬訂了關於“三角洲”突擊隊的任務、編成、裝備、訓練等若干規定,就連挑選隊員的標準,都規定得十分具體。
要進入特戰部隊已屬艱難,而要進入“三角洲”突擊隊更是難上加難。
首先是報名條件:美國公民,年齡22歲以下,而且在特種部隊已服役兩年以上。
其次是體能條件:想參加“三角洲”的人,要達到下列條件:
1.能在25秒鐘內逆向爬行35米;
2.每分鐘仰臥起坐37次;
3.每分鐘做伏地挺身33個;
4.24秒鐘內通過所設定的障礙;
5.15分鐘內完成4公里長跑;
6.能全副武裝泅渡1000米。
完成以上項目後,緊接著進行18公里行軍。休息兩小時後,再進行體力極限測試,應試者在24小時內,在得不到任何暗示及指點的情況下,使用一塊羅盤和一張地圖,在荒無人煙的地區,單獨行軍74公里。
再一項就是技能條件:要求會熟練使用各種輕型武器裝備,操作多種機械設備和駕駛各種汽車、坦克、裝甲車,會開大型運輸機或直升機。此外,還要求擒拿、格鬥、攀援、越障,樣樣在行。最後,每人至少還要有一門以上的專長,比如撬鎖、開箱、修理、爆破、救護、報務等等。三角洲特種部隊的招募對象通常是有特殊技能的人,比如精通外語或其他有用技能。選拔測試以標準測試開始,其中包括: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和3英里長跑。經過標準測試後,希望加入三角洲的志願者們將進行數次負重夜間陸上定向長跑(初始負重為45磅重背包,距離18英里)。每完成一次,背包的重量和長跑距離都會增減,而規定完成時間卻減少。體能測試以一次負重45磅的、長達40英里的、極其崎嶇的山地長跑結束,規定完成時間不詳。據稱只有五角大樓中保密等級最高的人才可以閱讀所有測試的規定完成時間,而測試的內容和測試條件是歸三角洲訓練部制定。選拔測試的心理部分是從不計其數的心理測試開始。志願者們將與三角洲的指揮官以及其他組員進行談話。如果一個人成功入選三角洲特種部隊,他將進行6個月的訓練輪換/試用期,他將進行武器精確射擊和使用其他武器的訓練。
最後,參選者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求參選者忠實、堅定、沉著,並要求能夠回答下列問題:
“你的朋友遇到了麻煩被送進警察局,他要你去為他作偽證,你該怎么辦?”
“上邊命令你帶領4個人去炸毀一座煉油廠,路上碰到了兩個受傷的熟人,你怎么辦?是殺掉他們,還是帶他們上路,還是置之不理?”
“一個人違抗了命令,但他又是你的救命恩人,你是不是應該告發他?”
“你的女朋友遭到歹徒的凌辱,你是去報案還是私下了結?”……
這幾項測試下來,能夠全部達到上述條件的人,可謂鳳毛麟角。
儘管如此,貝克韋思仍是鄭重宣布:
“即使無人通過測試,我也決不會降低要求。”
“訓練場就是戰場”
每次選拔了“三角洲”的隊員,貝克韋思總是先給他們上第一課。課上,他給新隊員們播放一段錄像,畫面上是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恐怖分子綁架了以色列運動員,兩名德國保全人員對夾雜在人群里的恐怖分子舉起了槍,但遲遲不敢扣動扳機……
“你們要牢牢記住,槍一響,就會有人喪命。誰先開槍,誰就有活命的希望。這是我們的信條。”貝克韋思說這番話時,臉是緊緊繃住的,沒有一絲表情。
在課的最後,他把這些目瞪口呆的新隊員帶到一個漂亮的大玻璃缸前,指著裡邊遊動的各種顏色的金魚說:“那條黑色金魚代表恐怖分子,其他則代表守法公民。開槍時,你們要在0.5秒鐘的時間內辨別出‘好人’及‘壞人’,並保證‘壞人’身上都有彈孔,而‘好人’身上沒有一點彈跡!”
最後,他大手一揮,露出他胳膊上的傷疤,“就按這個標準訓練!”
在“三角洲”突擊隊的訓練中,貝克韋思的要求嚴格是出了名的。如果有人練得不認真或不符合標準,貝克韋思就會停止整個訓練進程,把這個人拉到大家的面前,毫不客氣地大聲訓斥道:“訓練場就是戰場。在訓練場上渾渾噩噩、糊塗度日,在戰場上就會付出生命的代價。我不希望你們的母親收到這樣的電報:‘您的兒子因為太愚蠢而不幸死去!’”
凡是接受過“三角洲”訓練的隊員都深有感觸:“在以前的部隊里,你可能比所有的夥伴都強;但在‘三角洲’,你只有拚命訓練,才不致於被淘汰。”

著名成員

查理·貝克衛斯上校:三角洲特種部隊創立人

威廉·柏金(WilliamG.Boykin)中將:於1992年至1995年擔任三角洲特種部隊指揮官

加利·哥頓(GaryIvanGordon)一等士官長:於1993年10月3日,摩加迪沙之戰中殉職,獲發榮譽勳章。
蘭迪·舒哈特(RandyDavidShughart)二等士官長:於1993年10月3日,摩加迪沙之戰中殉職,獲發榮譽勳章。
保羅·賀威(PaulHowe)二等士官長:於摩加迪沙之戰中是三角洲特種部隊的隊長,電影《黑鷹墜落》中二等士官長傑夫·桑德森的人物原形。
拉利·維克斯(LarryVickers):前三角洲隊員,現替黑克勒-科赫(Heckler&Koch)工作,亦有份參與HK416、HK417及HK45等槍枝的開發。

反恐職責

美軍三角洲突擊隊美軍三角洲突擊隊
三角洲部隊仍將回歸於反恐怖分子的本分,而非海灣戰爭的工作。位於北卡羅來那州布拉格堡的廣大訓練地區中包括一架波音727飛機以供練習突擊救援人質。這裡也有著名的內搏戰鬥之屋(CloseQuarterBaffleHouse)——其另一稱呼“鬼屋”(HauntedHouse)更為出名。三角洲部隊仍維持兩支100人的中隊隨時準備行動,但卻有更多的人員貢獻於訓練其它特種戰鬥單位,從事反恐怖分子或反暴動的任務。

參與的任務

鷹爪行動 伊朗 1980年
緊急狂暴行動 格瑞那達 1983年
酸澀初始行動 巴拿馬 1989年
正當防衛行動 巴拿馬 1989年
沙漠之盾行動 伊拉克 1990年
沙漠風暴行動 伊拉克 1991年
重建希望行動 索馬里 1993年
艾琳行動
(又稱摩加迪沙之戰,行動經過被改成電影黑鷹計畫。) 索馬里 1993年
持久自由軍事行動 阿富汗 2001年
巨蟒行動
(持久自由軍事行動的一部份) 阿富汗 2002年
自由伊拉克行動 伊拉克 2003年
消除警戒行動 伊拉克 2004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