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利時鐘

作為中國制鐘業的發端,“美華利”在二十世紀初百廢待興的中國製造業應時而出,和中國國際品牌競相競爭,代表著當時中國制表業的最高水準。

簡介

美華利於1876年創辦,在上海河南路三馬路(今漢口路)。在孫廷源心裡一直有個想法:中國作為最早發明計時儀器的國家,一定要生產出自己的鐘表。無奈年事已高,他把這個重任交付給兒子孫梅堂。孫梅堂一改當時同業中普遍存在的經營鐘錶的同時兼營其他進口商品的陳規,認為鐘錶行就應該只做鐘錶生意,否則無異降格為百貨店了。這種獨樹一幟,“丟卒保車”的決策,開了當時鐘表行業經營改革的先河。

創始人

孫梅堂孫梅堂
一位中國商人的遠見卓識振興了一個國家的鐘表事業,這就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赫赫有名的“鐘錶大王”—孫梅堂(1884-1959)。孫梅堂又名孫鵬,浙江鄲縣人。其父孫廷源於清光緒二年九月七日(1876年10月24日)創辦了“美華利”(MayWar Lee)鐘錶行,“美利華”既是企業的字號,又是時鐘的商標。取其“華美”、“華利”、“華夏之美”、“華夏得利”之含義,雖然只是一個名字,但也透露著孫梅堂對國家、民族熱愛的思想理念。鐘錶行地點位於寧波的崔衙前。孫梅堂還從事房地產投資,在閘北寶山路一帶蓋有大批房屋。還從事交通、保險、造紙行業的投資,成為滬上名人之一。他在社會公益活動中,慷慨捐獻慈善事業,在鄉下立義學、捐經費、造校舍、鋪路、造橋等。

獲獎經歷

1905年孫梅堂奉父命去寧波家鄉創辦一個作坊式的制鐘實驗工場,他不惜重金羅集能工巧匠,以手工為主,終於製造出第一批國產時鐘。1912年孫梅堂為做到產銷銜接,將工場從寧波遷到上海楊樹浦。1915年孫梅堂在上海閘北天通庵(現寶山路橫浜路)新建了美華利時鐘廠,職工擴至百餘人。工廠設機械製造部,用機器代替手工生產各種齒輪、軸芯、圓片等零件;另設紅木鐘架部,組裝插屏鍾、大鐘、天文鐘、亭式鍾、車站鍾、落地鍾等。其中插屏鍾由於造型輕巧、款式多樣,深受一般家庭喜愛。而四面40-60英寸建築大鐘製造成功,更使美華利聞名大江南北。隨後美華利以100英寸的四面單套大鐘闖出國門,一舉獲得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金質獎章。

發展

精品精品

孫梅堂進入制鐘業雖然是承襲家業,但是他在這一領域做出的成就遠遠超過了當時孫家的所有榮耀。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從上海聖約翰大學結束學業,從父親的手中接管美華利鐘錶行。此後幾年,陸續在各地開設分店,比如:上海(1908年)、天津(1912年)、漢口(1913年)、杭州(1914年)、北京(1920年)、濟南(1922年)、武昌(1924年)、南京(1924年)。值得一提的是,孫梅堂於1917年接盤了亨達利,並將美華利辦事處遷至位於南京路的亨達利鐘錶總行二樓。這一舉措無疑增強了美華利鐘錶行與亨達利的整體實力。另外,孫梅堂還採用了諸如“美記”(寧波1914年)、“時中”(上海1917年)、“惠林登”(上海1918年)、“太平洋"(上海1920年)、“華盛頓”(上海1923年)等為店鋪招牌,成為中國最早的一批註冊商標。上海總商會的會刊《總商會月報》(1921年12月31日)曾經公布商標公證的“標字第一號”,其中就包括美華利旗下的“星球”、“生活”和“致富”等12種商標圖樣。

美華利美華利

1905年孫梅堂奉父命去寧波家鄉創辦第一個作坊式的制鐘實驗工場,他不惜重金羅集能工巧匠,以手工為主,終於製造出第一批國產時鐘,圓了他父親的夢,也開啟了中國制鐘業的新時代。1912年孫梅堂為做到產銷銜接,將工場從寧波遷到上海楊樹浦。1915年孫梅堂在上海閘北天通庵(現寶山路橫浜路)新建了美華利時鐘廠,職工擴至百餘人。工廠設機械製造部,用機器代替手工生產各種齒輪、軸芯、圓片等零件;另設紅木鐘架部,組裝插屏鍾、大鐘、天文鐘、亭式鍾、車站鍾、落地鍾等。其中插屏鍾由於造型輕巧、款式多樣,深受一般家庭喜愛。而四面40-60英寸建築大鐘製造成功,更使美華利聞名大江南北。
1915年至1922年,美華利時鐘在國內外共得獎11次。巴拿馬世博會後,它不但在中國國內市場擁有更多的客戶,而且遠銷國外。到20世紀20年代,在中國許多城市,都能看到美華利大鐘。據記載,自1915年1月至1924年12月,10年間美華利出品的時鐘包括:插屏鍾、大鐘、天文鐘、亭式鍾、落地鍾等,累計7511台。上海總商會、中華書局、先施公司、四明會所、上海電話局等都使用了美華利大鐘。

經營策略

展示展示
創業之初,“美華利”就力圖走專業化道路,與當時同業普遍兼營其他洋貨的做法不同,只銷售鍾與表,雖然現在隨處都可見各種品牌的專賣店,但是這種術業有專攻的模式在當時可是開啟了一條別出心裁的鐘表行經營思路。

優點

精確精確
時髦,款式多樣,造型典雅,製作精美,辨時清晰,走時準確。為北洋政府的總統官邸、北京先農壇、南京海軍槍炮學校、上海青年會、四明公所及大型百貨商場等單位所使用,深受社會名流和大亨們的青睞。

美華利的成長

建廠建廠
1876年,孫延源在寧波創立了美華利鐘錶行。1902年,他的兒子孫梅堂接父業管理上海河南路的美華利鐘錶總行。當時,國內經銷的鐘表均來自歐美各國,1905年,去歐洲學習並考察過鐘錶技術的孫延源,決意自製時鐘,他不惜重金,網羅能工巧匠,在寧波設立了美華利制鐘廠,製造各種時鐘。1912年,他為了擴大生產,將寧波的美華利制鐘廠遷至上海楊樹浦,在閘北天通庵建成新廠房,建造現代化的時鐘生產廠房。1915年,上海美華利時鐘製造廠正式誕生投產,成為中國近代機制時鐘最早的製造廠。 1917年,孫梅堂接盤南京路上的百年老店―――上海亨達利鐘錶行。1925年,他還在北京、天津、杭州、濟南等大城市先後開設鐘錶行15家,加上上海的8家,共有鐘錶行23家。“鐘錶大王”的美名由此得來。榮譽“美華利”對於中國鐘錶、對於民族鐘錶業來說是一個當之無愧的老字號,對於上海人來說,它也是一段難捨的城市記憶。它帶來了全新的生活體驗,改進了人們對生活細節的關注。與“美華利”相伴的,是華美的設計,精準的計時,悠揚的鐘聲,大多國際化品牌,以及全手工的打磨和修理……它或許是你家牆上的那座石英鐘,也或許是爺爺奶奶許多年前送給你的電子表,但無論是勞力士,還是歐米茄,抑或雷達 或西鐵城……老字號帶給人們的欣喜,總是長久地駐留在他們的快樂里,像一段古老、但每每聽到都倍感悅耳的鐘聲。

遭遇戰爭

上世紀20年代,美華利達到頂峰。1932年,“一・二八”事變卻讓美華利慘遭滅頂之災。當時,閘北天通庵等地被日軍炸毀,美華利制鐘廠和寶山路一帶新建的大批住房被毀,元氣大傷。孫梅堂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雖已身處困境,但面對日偽委任的高職,拒而不就,自嘲“寧為茶蘿(寧波土話,窮光蛋),不當漢奸”。並積極支持抗日,全家出動,設立臨時醫院和醫療隊救助傷員。1949年初上海臨近解放,孫梅堂把美華利鐘錶行遷至哈同大樓二樓租用二室,僱工數人,以修鐘錶維持僅存的美華利字號。1956年公私合營後,孫年逾古稀退休,不久美華利鐘錶店撤銷。

榮譽

美華利表美華利表
美華利對於中國鐘錶、對於民族鐘錶業來說是一個當之無愧的老字號,對於上海人來說,它也是一段難捨的城市記憶。它帶來了全新的生活體驗,改進了人們對生活細節的關注。與“美華利”相伴的,是華美的設計,精準的計時,悠揚的鐘聲,大多國際化品牌,以及全手工的打磨和修理……它或許是你家牆上的那座石英鐘,也或許是爺爺奶奶許多年前送給你的電子表,但無論是勞力士,還是歐米茄,抑或雷達 或西鐵城……老字號帶給人們的欣喜,總是長久地駐留在他們的快樂里,像一段古老、但每每聽到都倍感悅耳的鐘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