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蛇鵜

美洲蛇鵜

美洲蛇鵜(學名:Anhinga anhinga)蛇鵜科的鳥類,具有全蹼,四趾均朝前,有蹼相連,嘴下常常有發育程度不同的喉囊。是熱帶內陸水鳥,頸細長如蛇,善於潛,生活在熱帶和溫帶地區淡水河流、沼澤和湖泊等周邊林木茂盛的地方。看起來像鸕鶿也被稱作蛇鳥或沖鵜(darters)。有90厘米長,脖子和頭都像蛇,喙長,尾巴也長。主要以魚類為食,它們用嘴把魚叉住,接著甩到空中,之後再吞吃。

基本信息

美洲蛇鵜美洲蛇鵜

美洲蛇鵜

中文名:美洲蛇鵜
拉丁名:Anhinga anhinga
英文名:Anhinga

外形特徵

美洲蛇鵜身長75-95cm,翼展109cm,體重350g,
美洲蛇鵜(圖3)
壽命12年,頸S形細長如蛇,頭小而窄。頭及頸褐色,頦有白色線延伸至頸側,肩胛處白色絲狀羽具黑色羽緣。雄性黑色的羽毛上有灰綠色的光澤,前側羽毛銀白色,銀灰的翅膀很大。雌鳥頭部駝色,頸部、胸部和腹部黑色。無論雌雄都具長扇形尾部羽毛。該物種油腺不發達,其羽毛並不像其他水禽防水,在捕魚後可以看到它們在陽光下展開翅膀晾曬羽毛,使身體乾燥溫暖。
虹膜-褐色;嘴-黃褐色,上顎線黑色;腳-灰色。

物種分類

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今顎總目->鵜形目->->->蛇鵜科->->->
分布範圍: 分布於北美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格陵蘭、百慕達群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及墨西哥境內北美與中美洲之間的過渡地帶),中美洲(地處北美與南美之間,包括瓜地馬拉、伯里茲、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巴哈馬古巴、海地、牙買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達、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露西亞、巴貝多、格瑞那達、特立尼達與多巴哥等國家和地區),南美洲(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以及馬爾維納斯群島(也稱福克蘭群島))
蛇鵜科(Anhingidae) 是熱帶內陸水鳥,頸細長如蛇,嘴尖無喉囊,善於潛水,用嘴當魚叉叉魚。蛇鵜在美洲,非洲,亞洲南部和大洋洲各有一種,即美洲的蛇鵜、非洲的紅蛇鵜、亞洲南部的黑腹蛇鵜和大洋洲的澳洲蛇鵜,也有人將舊大陸的3種蛇鵜都歸入黑腹蛇鵜1種。我國僅於1931年在雲南南部紀錄過黑腹蛇鵜。
在電視上最早見到的蛇鵜就是美洲蛇鵜了

生活習性

棲息於淡水池塘和沼澤旁高大的樹木上或厚厚的植被區。善於潛水,用它們鋒利和長而大的鳥喙,當魚叉叉魚。它們捕食很辛苦,將口中的魚在空中翻轉,每次下水捕食後必須返回岸上,有時魚仍然在它們的嘴裡,會將魚猛烈撞擊在石頭上再從頭吞噬。它們游泳時身體是淹沒在水中,會舒展頭和脖子與水面持平,其頭和脖子像蛇在水中滑行,故又稱蛇鳥。

生長繁殖

在繁殖期,眼睛周圍的羽毛呈藍色環。雌鳥每巢產5-7枚淺藍色卵,平均4枚。鳥巢築在樹上,用小樹枝壘起來的,裡面襯墊上樹葉。雛鳥孵化期約一個月,雙親共同負責孵卵和照顧幼鳥。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