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旱獺

美洲旱獺

北美旱獺(學名:Marmota monax):共有9個亞種。體長415-675毫米,尾長100-160毫米,體重2-6千克。體粗壯,耳短且圓,毛髮較多,延伸至耳部,可以覆蓋外耳道,在挖洞時防止灰塵進入耳道。腿較短但健壯,前足有四趾和拇指的痕跡,後足有五趾,足掌裸露。腳黑色。尾粗壯,短而濃密的尾巴通常是黑色到深褐色,是總長度的20-25%。 主要地棲,但善於游泳、攀緣和挖洞,主要以低矮的綠色植物為食,會較笨拙地攀爬樹及灌木叢,只要發現適於曬太陽的地方,就會一直待在那裡幾個小時。善於挖洞,洞穴有幾個入口和供作逃跑的隧道。在美國中部各州,北美旱獺選擇岩石突出處下的裂縫挖洞穴居。在其他地方,北美旱獺會在山側或其他平坦處挖洞。這些洞穴常延伸6.6-10米。夏天大量進食,儲存脂肪以備度過冬眠期。在進食時常豎直身體,主要以低矮的綠色植物為食,也吃鳥卵和昆蟲。分布於美國和加拿大。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北美旱獺 北美旱獺

北美旱獺體長415-675毫米,尾長100-160毫米,體重2-6千克。體粗壯,使得腹部幾乎觸到地面,經常用後腿站立,使它們看起來很高。頭短且吻突出。耳短而圓,毛髮較多,延伸至耳部,可以覆蓋外耳道,在挖洞時防止灰塵進入耳道。腿較短但健壯,前足有四趾和拇指的痕跡,後足有五趾,足掌裸露。腳黑色。尾粗壯,短而濃密的尾巴通常是黑色到深褐色,是總長度的20-25%。  

皮毛的顏色有很大的不同,體色多樣,從灰色、肉桂色、淺紅褐、深棕色或褐色不等,身體生有軟茸毛,也雜有粗長毛。保護厚毛覆蓋著白色的底毛,總體呈現出灰色的外表。  

北美旱獺在大多數亞種中,爪子顏色從典型的黑色到深棕色不等。然而,有一個亞種的爪子是粉色的。雖然雄性和雌性的皮毛是相同的顏色,但雄性比雌性大。牙齒白色,這是嚙齒類動物的特徵,牙齒的齒式為1 / 1、0 / 0、2 / 1、3 / 3,總共有22顆牙齒。  

棲息環境

通常棲息在低海拔森林、開闊林地的丘陵、岩石地區,小樹林、田野、牧場和灌木中。也出現在有人類活動的地區,例如,砍伐森林區、修建公路場所和農墾區。特別是田野、道路和溪流兩旁。喜歡開闊的地方,比如草地、牧場、田地和果園。北美旱獺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建造洞穴,大多數分夏季(位於食物來源附近)和冬季(位於保護層附近)巢穴。冬眠的地方更喜歡灌木籬牆、樹林、陡峭的斜坡、草堆、排水良好的地方和南部的暴露的岩石區。  

生活習性

領地

北美旱獺是白天活動的動物,獨居。占主導地位的雄性領地範圍約10000平方米,通常與其他雌性至少2隻的領地重疊。從屬雄性習遊牧生活。雌性的活動範圍約2500平方米,在春天會擴大,至產後大於10000平方米。  

洞穴

北美旱獺是穴居哺乳動物,分夏季和冬季的洞穴。這些洞穴一般有幾個入口,有許多洞室和隧道,其中包括一個逃生洞口。在夏季,北美旱獺通常每天餵食兩次,每次餵食時間不超過2小時。經常在夏天的中午跑出洞穴在露天曬太陽。有時會用鼻子接觸互相問候。北美旱獺會通過拱起身體、露出牙齒、抬起尾巴來威脅。還通過氣味腺和發聲進行交流。一般來說,北美旱獺是真正的冬眠者; 然而,在南部的生活的種群,全年都很活躍。北美旱獺在從冬眠中醒來後不久就會交配。在一年的某些時候,也可能會在白天進入麻木狀態。  

聲音

北美旱獺是具有領地性而非社會性的哺乳動物。視覺、嗅覺和聲音對於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從面部和肛門腺分泌的分泌物被用來劃分領地界限。它們會嘶嘶叫、咆哮、尖叫、吹口哨和吠叫。會利用自己的視覺來發現捕食者。用聲音威脅、視覺威脅和打鬥來建立社會等級。  

食物

北美旱獺在白天和下午的活動時間最高。覓食時間少於2小時。首選的飼料包括紫花苜蓿、車軸草屬植物和西洋蒲公英。其他食物包括樹皮、樹葉、莖的種子,穀物和堅果及花朵。動物性食物包括昆蟲、鳥卵。所有的北美旱獺都把脂肪儲存起來用於冬眠。  

天敵

北美旱獺通過爬樹和定期覓食來躲避捕食者。它們龐大的體型可能會嚇住一些食肉動物。 經常用牙齒保護自己,並在受到威脅時發出刺耳的哨聲。哨聲也可以用來警告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北美旱獺的幼仔躲在洞裡,躲避潛在的捕食者。已知的掠食者包括灰狼、郊狼、家養狗、紅狐、灰狐、美洲熊、猞猁、山貓、鷹和蛇。  

分布範圍

分布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不列顛哥倫比亞、拉布拉多、曼尼托巴、新布倫瑞克、紐芬蘭、加拿大安大略省、魁北克省、薩斯喀徹溫省、育空地區。  

美國:阿拉巴馬州、阿拉斯加、阿肯色州、康乃狄克、德拉瓦、哥倫比亞特區、喬治亞州、愛達荷州、伊利諾州、印第安納州、愛荷華州、堪薩斯州、肯塔基州、緬因州、馬里蘭州、麻薩諸塞州、密西根州、明尼蘇達州、密西西比州、密蘇里州、內布拉斯加、新罕布夏州、新澤西、紐約、北卡羅來納、北達科塔州、俄亥俄州、俄克拉荷馬州、賓夕法尼亞州、美國羅德島州、南卡羅來納、南達科塔州、田納西州、佛蒙特州、維吉尼亞州、華盛頓、西維吉尼亞州、威斯康辛州。  

美洲旱獺 美洲旱獺

繁殖方式

北美旱獺是一夫多妻制,每個季節雄性有多個配偶。為了建立領地、維持統治等級和尋找配偶,雄性北美旱獺從冬眠中提前出洞。更年長、更占優勢的雄性占據領地,而年輕的雄性則是遊牧。除了交配季節外,北美旱獺的活動是不受社會影響的,在繁殖季節,雄性間的互動僅限於交配。雌性是單發期,交配只發生在春天。  

繁殖的確切的時間因分布的緯度而異。雌性北美旱獺每年生下1-9個幼崽,大多數在3-5隻幼崽之間。幼崽出生時體重在26-27克。妊娠期為31-32天,斷奶期約為44天。幼崽會很快獨立,在2個月大的時候離開母親。偶爾,雌性會繼承它們的母親巢穴。當母親不在的時候,幼崽會利用巢穴來保護自己。  

一些北美旱獺在1歲的時候就已經性成熟了,但是它們的懷孕率通常比其他的低。通常情況下在2歲時性成熟。在圈養的個體中繁殖可以全年進行。  

亞種分化

北美旱獺(9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北美旱獺堪薩斯州亞種Marmota monax bunkeriBlack, 1935
2北美旱獺加拿大亞種Marmota monax canadensisErxleben, 1777
3北美旱獺拉布拉多亞種Marmota monax ignavaBangs, 1899
4北美旱獺魁北克亞種Marmota monax johnsoniAnderson, 1943
5北美旱獺指名亞種Marmota monax monaxLinnaeus, 1758
6北美旱獺赭色亞種Marmota monax ochraceaSwarth, 1911
7北美旱獺不列顛哥倫比亞省亞種Marmota monax petrensisA, Howell, 1915
8北美旱獺新英格蘭亞種Marmota monax preblorumA, Howell, 1914
9北美旱獺紅毛亞種Marmota monax rufescensA, Howell, 1914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這一物種有時被認為是有害物種,會對農作物、花園、景觀或環境造成破壞。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