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洛杉磯大地震

洛杉磯地區位於美國西海岸,正好處於全球最大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範圍內,是一個地震高發地區。 本次地震號稱該地區歷史上有數的大地震,但僅死亡58人。 這是因為洛杉磯地區是全美第二大城市帶,經濟密度相當高,災害的放大效應非常明顯,形成了低人口死亡率、高經濟損失率的災情特徵。

主要經過

1994年1月17日凌晨4時31分,洛杉磯地區發生芮氏6.6級地震,震中位於市中心西北200多公里的聖費爾南多谷的北嶺地區。發生地震時大多數人還處於沉睡之中,還沒有來得及反應,災難就降臨了。在持續30秒的震撼中,大約有11000多間房屋倒塌,震中30公里範圍內高速公路、高層建築或毀壞或倒塌,煤氣、自來水管爆裂,電訊中斷,火災四起,直接和間接死亡58人,受傷600多人,財產損失300多億美元。
地震發生後,加州政府立即派出了300支搜尋營救隊前往災區實施應急救援,這些營救隊員裝備有高科技的監聽儀器及可以深入到廢墟縫隙裡面進行拍攝的錄像設備。營救人員運用這些先進的設備救出了許多被困、受傷的居民。
地震當天,柯林頓總統簽署了一項向災區提供4億多美元聯邦緊急援助的檔案,並派出一個特別小組前往災區處理善後賑災事宜。美國紅十字會在受災最嚴重的北嶺地區設立了18個避難所,向災民發放帳篷、食品、衣物等生活用具。
地震發生後,當局還組織了大批專家,對未受損的建築物進行可行性鑑定,並將10000多間危房予以封鎖,以待拆除。

原因剖析

洛杉磯地區位於美國西海岸,正好處於全球最大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範圍內,是一個地震高發地區。後經科技人員勘測,地在下兩萬米左右的深處有一條活動斷層,專家們認為,這雖造成本次地震的罪魁禍首。

幾點啟示

本次地震號稱該地區歷史上有數的大地震,但僅死亡58人。其死亡人數之少,主要歸功於洛杉磯地區建築物具備了良好的防震功能。當地政府和人民在該地多次發生地震後,樹立了較強的意識,在建造房屋時,大都採用木質結構,植根于堅實的岩層中,並依山勢而布局,所以當地房屋的抗震性能非常優越,在發生地震時能夠避免倒塌,大在降低了傷亡人數。但從另一方面分析,本次地受傷亡人數雖然很少,但經濟損失高達300億美元。這是因為洛杉磯地區是全美第二大城市帶,經濟密度相當高,災害的放大效應非常明顯,形成了低人口死亡率、高經濟損失率的災情特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