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全稱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設立於1953年,第一任是羅伯特·卡特勒。

基本信息

簡介

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二戰後的1947年,美國國會通過《國家安全法》,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它在國家安全機構中高於國防部外交部門,處於各種行政和智囊機構的頂層。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一職設立於1953年,開始只是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行政秘書角色,60年代甘迺迪政府時期這一職務的專業化得到加強,總統與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之間的親密關係開始確立,國務院的影響隨即下降。在尼克森福特和卡特執政期間,這一職務的威信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大名鼎鼎的基辛格和布熱津斯基就分別擔任尼克森和卡特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在布希政府中,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又成為影響總統決策的關鍵人物。現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是蘇珊·賴斯。

主要權力

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
與分別掌管美國龐大的國務院和國防部系統的國務卿和國防部長不同,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並不是某個政府部門的負責人,其任命無須經過國會的批准。但他卻是總統最重要的人事任命之一,他只“忠誠”於總統,就重大的問題受總統委託組織、協調和監督相關的政府部門研究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制定和執行政策。很多時候,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比其他政府官員更能體會和反映總統的意志,他對總統的影響時刻存在。比較國務卿和國防部長,他的權力更多的是一種“隱性”的權力。
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是總統最主要的外交政策顧問和利益維護者。擁有專業知識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總統在國際事務及外交政策方面知識的不足,成為總統外交決策的主要助手和諮詢對象。作為總統的心腹,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每天要向總統匯報國際形勢,提醒總統應予以關注的問題。
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要向總統提交包含所有決策方案及後果的清單,在決策的過程中,他在各個部門中要保持中立。但事實上,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都是有傾向性的。
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還要協調和監督行政部門對總統決定的落實情況。作為總統的私人密使,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可以就一些棘手而秘密的問題直接與外國大使部長或者國家元首進行單獨談判。此外,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還經常要充當政府的發言人,向新聞媒介解釋總統的外交和國防政策目標。

角色類型

一般來說,在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團隊中,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與國務卿國防部長的關係,決定其所扮演的角色與類型。
第一類型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接受國防部長在國家安全決策上所扮演的主導地位。
第二類則凌駕於國務卿與國防部長之間,如尼克森總統時期的基辛格博士與卡特時期的布熱津斯基,他們兩人又遇得到總統的特別信任,權利超過了國務卿與國防部長,
第三類則權利與國務卿、國防部長大致相等,扮演三駕馬車的角色,
而其所扮演的角色,又可分為以下七種:國家安全決策過程的行政管理者;各項情報信息的匯總與協調者;危機處理者;政策執行工作的監督者;政府外交決策的裁定這與執行者;總統獨立性的政策建議與鼓吹者等。

歷任助理

羅伯特·卡特勒1953–1955艾森豪
迪倫·安德森1955–1956艾森豪
威廉·傑克遜1956艾森豪
羅伯特·卡特勒(第二任)1957–1958艾森豪
戈登·格雷1958–1961艾森豪
麥克喬治·邦迪1961–1966甘迺迪/詹森
沃爾特·羅斯托1966–1969詹森
亨利·基辛格1969–1975尼克森/福特
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1975–1977福特
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1977–1981卡特
理察·V·艾倫1981–1982里根
小威廉·P·克拉克1982–1983里根
羅伯特·麥克法蘭1983–1985里根
約翰·彭德克斯特1985–1986里根
弗蘭克·卡盧齊1986–1987里根
科林·鮑威爾1987–1989里根
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第二任)1989–1993老布希
安東尼·雷克1993–1997柯林頓
桑迪·伯傑1997–2001柯林頓
康多莉扎·賴斯2001–2005小布希
史蒂芬·哈德利2005–2009小布希
詹姆斯·瓊斯2009年–2010歐巴馬
湯姆·多尼倫2010年-2013歐巴馬
蘇珊·賴斯2013.7–2017.1歐巴馬
麥可·弗林2017.1–2017.2特朗普
約瑟夫·基斯·凱洛格2017.2特朗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