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權

美元霸權

美元霸權是指美元在執行世界貨幣職能的過程中,給美國帶來了諸多經濟利益,但同時可能給其他國家經濟造成各種負面影響。 美元霸權是歷史上最複雜的金融體制。在人類金融事務中,首次出現了由一國不兌現紙幣通過浮動匯率和自由兌換強加的貨幣霸權,全球化的金融市場使這種貨幣霸權的形成成為可能。

形成背景

二戰末期召開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將由黃金支撐的可靠貨幣美元確立為國際貿易融資的基準貨幣,其他各國貨幣都以極少發生變化的固定匯率盯住美元。固定匯率體制的目標是維持貿易國家的誠信,防止其陷入長期的貿易逆差。人們並沒有料想到它會支配貿易國家的生活標準,因為後者是由匯率之外的許多其他因素衡量的。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國際經濟學界傳統智慧構思下形成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沒有考慮到世界貿易融資所需求的跨國資金流動。從1971年開始,美元就從一種由黃金支撐的貨幣轉變為一種美國,也只有美國可以任意發行的全球性儲備貨幣工具。同時,美國繼續承受著經常項目赤字和財政赤字。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對美國霸權和戰後世界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

美元霸權 本質上是一種地緣政治現象,即作為一種不兌現紙幣的美元擔當著國際金融體系結構的首要儲備貨幣的角色。具體而言,自1971年以來,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一直不是以黃金為基礎,而只是建立在迫使所有關鍵商品都以美元標價的美國地緣政治實力之上。

特點

美元霸權的基礎--美元的國際地位

美元霸權 美元霸權

1、世界貿易中用美元計價結算的比重遠比其他貨幣要高,與美國無關的國際貿易也廣泛採用美元計價結算

2、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中美元儲備平均占比達65%以上,其中,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美元占比更高

3、外匯交易中,用美元交易的比重平均約90%,有些外匯市場上美元的交易占比甚至高達99%以上

4、美元的貨幣錨作用非常明顯。其一,各國貨幣的匯率制度;其二,各國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制定和調整匯率

美元霸權的維持--國際貨幣合作

第一,美元霸權形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第二,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國際貨幣合作基本上是圍繞維持美元匯率穩定展開的

第三,形成了浮動匯率制下以美國為主導的新的合作方式---從10國、20國集團變為7國集團

經濟影響

一、對美國而言,其經濟利益主要如下:

從巨觀層面看:

1、獲得鑄幣稅收入---通貨膨脹稅

2、美國可以較容易地應對國際收支失衡

從微觀層面看:

1、美國企業對外支付沒有匯率變動風險

2、美國金融機構盈利空間大

二、負面影響——對新興市場經濟體

首先,美國貨幣政策(美元利率)的調整會影響他國的經濟發展---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

其次,美元匯率的變化可能引發與加深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再次,美國貨幣政策的變化會影響美國股市,並間接影響其他國家的股市乃至經濟

匯率制

美國政策對美元匯率有較大的影響力,美國堅決地維護浮動匯率制。

例如:1983年,1999年2月美國認為,

1)市場決定匯率,而非人為的安排。

2)合理的匯率水平無法確定。

3)固定匯率或匯率目標區將會遭受外匯投機的衝擊,無法維持。

4)固定匯率將喪失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即貨幣供給不能根據變化調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