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莊街道辦事處

羅莊街道辦事處

羅莊街道是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人民政府駐地,轄27個社區,總面積47.97平方公里,總人口10.5萬人。2011年連續5年被評為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的城鎮之一。

基本資料

地理位置 位於山東省東南部,臨沂市南10公里處,距省會濟南200公里,距青

羅莊區點陣圖羅莊區點陣圖
島300公里,距石臼港和連雲港均不足100公里,西與蒼山縣接壤。北靠火車站,東鄰飛機場,西距京滬高速公路5公里,206國道穿境而過,是魯南交通重鎮。
區位優勢 北距全國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臨沂批發城10公里,境內又有江北最大的陶瓷批發市場——羅莊陶瓷商城和規模居全國同行業第三位的建材市場——羅莊建材批發市場,是全國著名的商貿重鎮。

所轄社區

閆泉莊社區 於泉莊社區 連泉莊社區 

臨沂市羅莊街道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羅泉莊社區 橋西頭社區 朱張橋西南
朱張橋西北 朱張橋東南 焦沂莊社區 
官戰湖社區 趙家壩社區 北老屯社區
窯汪崖社區 山西頭社區 大山後社區
小山後社區 朱家地社區 朱陳西社區 
朱陳東南社區 朱陳東社區 山南頭社區
湖南崖社區(湖南崖) 
湖南崖社區(參茬窯)朱陳社區(西南) 
朱陳社區(西山) 
韋姜屯社區(韋姜屯) 
韋姜屯社區(王莊) 
朱張橋社區(河北) 
朱張橋社區(東北) 
朱張橋社區(溝東) 
沈泉莊社區 龍潭社區

經濟概況

羅莊街道經濟特色鮮明。工業經濟在羅莊經濟發展中占主導地位,民營經濟是羅莊工

臨沂羅莊區羅莊街道辦事處臨沂羅莊區羅莊街道辦事處
業經濟的支柱。近幾年來,該街道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形成了陶瓷、化工、醫藥、熱電、紡織、鑄造、焦化、電解鋁等八大支柱產業。目前,全街道共有各類企業單位3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7家,上市企業5家,限額以上批零貿易餐飲企業34家。華盛江泉集團為國家大一型企業,2009年綜合稅收超過8億元,連續8年被評為全國企業500強。2009年,全街道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98.3億元、工業增加值59.49億元、利稅18.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11%、70%。工業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增強了全街道的綜合實力,全街道全年實現國稅5.2億元、地稅1.6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6.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4億元。

市政建設

城市環境日異最佳化。今年羅莊街道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開展“城市建設管理年”活動為契機,紮實做好城市建設工作,重點突出三個方面。一是道路路網的規劃改造提升。完善北起雙月路、南至南環路,東起羅三路、西至新206國道範圍內“八縱十橫”的路網規劃,打造“格線化”城市道路交通格局;啟動了文化南路、羅五路、龍潭路、羅四路、羅程路等6條重點路段的改造提升工程,其中,文化南路將被打造成以羅莊陶瓷商城和建材批發市場為主體的陶瓷一條街,展現羅莊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總投資為1000萬元,羅五路將被打造成全天候保潔、保全的沂羅園商業一條街,總投資800萬元,龍潭路將被打造成三盟商業一條街;二是加快舊村規劃改造步伐。突出中心城區(北起雙湖路、南至文化路,東起羅三路、西至羅六路)、南環路兩側、新206國道兩側三個重點,計畫分三批用5年的時間全面完成31個社區(村)的舊村改造,其中,中心城區舊村改造在安置好現有居民的基礎上,搞房地產開發,膨脹人口,集聚人氣,促進三產服務業的提升;南環路兩側和新206國道兩側計畫走組團開發的路子,置換出土地發展二、三產業,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目前舊村改造工作已全面展開,韋姜屯、連泉莊兩個社區的舊村改造一期工程已完成,於泉莊、王莊、朱陳西、朱陳東、朱陳東南、朱張橋河北、溝東等七個社區的舊村改造已啟動;三是環境衛生的綜合整治。街道先後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工作的意見》、《羅莊街道社區環境衛生整治考核獎懲辦法》、《羅莊街道社區環衛保潔作業考核標準》,街道、社區分別成立了環衛所、環衛站,並配備專業保潔人員,實施全天不間斷動態保潔,社區已按要求在指定位置安裝了垃圾桶或修建了垃圾池,為鼓勵先進,鞭策落後,街道辦事處拿出20萬元進行獎勵;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和進程,加強企業污染治理,繼續推廣和套用水煤漿技術,實現清潔生產。

民生建設

高度關注社會民生。今年1-4月份,羅莊街道計生委共實施四種節育手術324例,查治婦科病291例,已婚育齡婦女“雙查”13400人次;已完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08年度保費收繳工作,上繳保費84萬元,參合42038人,參合率95%;重視勞動力培訓工作,先後舉辦各類勞動技能培訓班5期,培訓農村富餘勞動力1000餘人次,推薦就業650人;積極做好企業社會保險擴面和農村養老保險擴面工作,今年以來已完成企業養老保險擴面263人,醫療保險擴面210人,失業保險擴面225人,農村養老保險擴面500人;積極開展“治安保險”工作,社區參保率達到100%,2007年度籌集治安保險資金29.6萬元,共建設警務室31處,組建保全中隊1個,保全小隊31個,派駐派出所協勤人員40名,招聘社區保全隊員136名、企業保全隊員100名;深入開展醫療救助、貧困大學生救助、生活困難戶救助等社會救助活動,每年發放低保費和各類救助款100餘萬元,並投資80多萬元對街道敬老院進行改造,被評為全省一級敬老院和模範敬老院。

風景名勝

寶泉寺

坐落在羅莊區羅莊街道辦事處朱陳村西100米處。是以名泉、古寺、涑河、化石有機組合為特色的佛教文化遊覽區。寺內數十眼甘泉星羅棋布,且其味甘美,終年不竭,故名寶泉,寺因泉而得名。傳說寶泉寺建於唐代,但抗日戰爭前尚有的唐代殘碑,惜已不存,亦無可考。另《續修臨沂縣誌》雖有“建於宋代”的說法,但也旁無佐證。現唯一有據可考的是寺內元代延五年(1318年)所立之碑(俗稱龜馱碑)文記有:朱陳有舊禪院院內寶泉,因泉而得名也。兵革之際,毀於劫火,碑譜淪沒,其詳不可考,惟故基地存焉……”等語。碑文還謂:該寺經過丁巳(1257年),戊寅(1278年)、戊午(1318年即元延五年)60餘年的三次重修,“殿宇檐楹,丹青赭堊,煥然一新,望之巍然”,“又有清流映帶左右,凡耳目之所接及者,但樹林陰翳,山禽野鳥竹風及月而已。幽人至北,整覺塵消物外,終日徜徉,輒忘返也。”所以推斷,寶泉寺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由此也不難想像當年的寶泉寺遊人如織、香客雲集的盛況。直至明末清初,已有600畝的規模,成為沂州府(臨沂古稱)四大名寺之一。
寶泉寺的最大特點是以泉取勝。據《臨沂市地名志》中闡述:“寺前涑水之陽,寶泉棋布,其味甘美,其質清澈,故名寶泉。泉最著名者有五,均以泉水噴射之形命名:珍珠泉、葡萄泉、竹葉泉、冒沙泉、滾波泉……。”這些名泉,由於近年當地地下水開採嚴重和保護管理措施不善,現在能湧現於遊客面前的也只有珍珠泉了。“珍珠泉”又名“龍頭寶泉”,是原“朱陳八景”之一。其水量極大,且終年不枯,水味甘美,周邊鄉鄰於此汲水、洗衣,祖祖輩輩,代代相傳,哺育了朱陳村一代又一代的百姓。被當地百姓親切地稱為“母親泉”。近幾年來,當地政府,從保護文物、觀光旅遊的角度出發,計畫對該泉實行封閉管理,但當地百姓由於對該泉有傳統的依戀性,對封閉管理意見不一致,因此,政府體諒老百姓的感情,暫時還是開放管理。
寶泉寺的另一特點是奇石景觀。該寺的地界,據地理專家考證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在億萬年前曾為海洋,後經地殼運動,火山噴發和數億年的自然風化,形成現在奇妙的魚群化石,至今石中的三葉魚化石仍清晰可見。此外,寺內的天然怪石,起伏連綿,原“朱陳八景”中的“臥虎石岩”、“蟠龍山區”、“叮?響石”均以奇石為托,加之人們美好的想像而命名,連同“玉帶涑水”、“龜探河源”、“三松合壁”、“一樓風寒”、“珍珠寶泉”這八大景構成寶泉寺的外圍景觀,與古寺相映成趣,集合成一個完美的、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佛教聖區。然而,歷經歲月的滄桑,和當地居民文物保護意識淡薄,像“蟠龍山區”、“叮?響石”、“臥虎石岩”等處景點都是因當地百姓的炮擊取石所毀壞。據說“三松合壁”是因一農婦把玉米秸堆放於此,不慎失火所毀。還有“玉帶涑水”更是因近些年排污治理力度不夠,“玉帶”顏容漸失。更令人痛惜的是,1938年4月5日(古歷三月初五清明節),日本侵略軍侵占朱陳,抗日軍民與之展開搏鬥,血戰幾晝夜,使寶泉古寺及“八大景”遭到嚴重的破壞,昔日的美景一夜之間,蕩然無存。後又經“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摧殘,已無人無遐顧及昔日的“八景”。直至解放後,“八大景”也只剩個斷壁殘垣了,但作為史話,也仍為寶泉寺的美景捧場增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