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妮康帝

羅曼妮康帝

Romanee的本義是羅馬人,有人推測,以此命名莊園的原因是紀念羅馬人在羅馬帝國時將釀酒技術傳到當時還是蠻荒之地的法國,有飲水思源的寓意。Conti則是十八世紀時成功購得莊園的康帝公爵的名字,Romanee Conti這個名字遂沿用至今。羅曼妮康帝位於法國的布根地產區,它與波爾多一樣是法國著名的產酒區。波爾多地區有九大頂級莊園葡萄酒,但布根地區僅僅一個羅曼妮康帝特級葡萄園就把它的地位提升,可見這款酒的地位和魅力。

Romanee Conti
羅曼妮康帝
產地:法國布根地禾斯,羅曼妮村莊(Vosne -Romanee)
級別:特級葡萄園
葡萄品種:黑皮諾(Pinot Noir)
種植面積:4.32英畝
平均樹齡:42年(1990年)
產量:每公頃生2000千至2500公升葡萄(相當於4800瓶到6000瓶)
特點:產量極少,質量高,要配額,十分昂貴
禾斯,羅曼妮( Vosne Romanee ) 村莊位於黃金山坡北部夜之山坡內( Cote De Nuits ),是十七世紀布根地公爵的打獵區,其後才發展為葡萄園,村莊人口數百名,大都與葡萄酒業有關,這裡擁有七個特級葡萄園15個一級葡萄園。其中最矚目的就是“羅曼妮康帝”(Romanee Conti) 特級葡萄園。這個細小的特級葡萄園,也是最精華的葡萄園,可算是現時世上最古老葡萄園區之一。西元十二世紀就已廣為人知,是當地望族維基(Vergy)家族所擁有。一二三二年維基家族將這塊葡萄園捐贈給附近的教會,此後四百年間這塊葡萄園都一直成為天主教的產業,它生產出來的佳釀大都流入天主教虔誠的僕人就是神父與修士的腹中。一六三一年,為籌巨額軍費給基督教人士所發動的十字軍東征巴勒斯坦的軍事行動,就將這塊葡萄酒賣給高倫堡家族(Koonembourg)。但這軍事行動一直沒有實現,原因是十字軍在1270年最後一次東征後,就沒有再染指回教區的實力了。高倫堡家庭同時也收購了臨近另一個葡萄園歷四代之久,於1760年再度易手,但這次卻一躍成為全布根地地區最著名,最昂貴的葡萄園。後來這塊葡萄園為康帝公爵所擁有,康帝公爵更是夜之山坡內的領主。從1760年起已獲得確認這個羅曼妮葡萄酒成為世界最昂貴的葡萄園。
後來康帝公爵將此葡萄園冠上了自己的姓,“羅曼妮康帝”這個名稱相傳至今。自從康帝擁有此葡萄酒後,即視此葡萄園為饋寶,除了供奉皇室外,絕不饋贈他人,甚至好朋友也不通融,在市場上“羅曼妮康帝”更成為絕響。那時喝不到此葡萄酒的唯有退而求其次轉向高倫堡家族尚未脫手的(拿特芝)(La Tache)葡萄園酒,一時成為法國最熱門的布根地葡萄酒,但好景不常,康帝家族謹傳園兩代(32年後)即1793年,法國大革命潮席捲布根地,園主康帝公爵之子亡命海外,財產被革命政府沒收,革命政府也識貨,深知這個葡萄園可賣個好價錢,於是乎公告天下曰:這是一個位於禾斯,羅曼妮村莊最好地段的葡萄園,葡萄能達到完美的成熟度,此葡萄園地理位置之佳使得每天都能接受到太陽的光線,以及全天最柔和最適中的熱量,同時也可避免霜凍與冰雹之侵。不過在這動亂時期,那些富商誰不害怕隨時因(懷壁其罪)而被指為保皇黨而送上斷頭台冶罪。所以在1794年“羅曼尼.康帝莊園”以賤價賣給一位在拿破倫政府擔任司庫的銀行家,朱利安.奧雅(Julien Ouvrad),他同時也在波爾多區,布根地等地區擁有數個酒廠價格居首位的是羅曼妮.康帝,而謹居次位的(拿特芝)( La Tache )及艾芝堡( Richbourg )葡萄園價格只有它的三分之一而己。
後來奧雅家族於1869年將“羅曼尼.康帝”葡萄園賣給一位在全法國擁有一流葡萄園,也是一位成功的酒商;(J.M.Duvault Blochet)杜奧.布克,結果此園又一次回到行家的手裡。自此布克家族沒有再將它轉賣。在其後的日子裡,雖因繼承而經歷多次分割,但最終還是分久必合。不過,在1942年7月,亨利.利萊收購了布克家族的一半產權,改由兩個家族共同經營,且在1974年成立董事會統籌葡萄園的運用與行銷,避免被瓜分的命運。
“羅曼尼.康帝”葡萄園酒採用全新橡木桶儲存,園主購進木材,風乾三年後才造桶,葡萄收穫極低,年產量每公頃2000至2500公升,平均每三株葡萄樹才釀出一瓶“羅曼尼.康帝”(Romanee Conti)頂級葡萄酒,可知其珍貴程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