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大草原林業工程

“大草原各州林業工程”,通常稱為“防護林帶工程”,是美國林業史上最大的工程。F·D·羅斯福自始至終主持了這項工程的決策、規劃和實施。這項規模宏大的大草原農田防護林工程在中國又被稱為“羅斯福防護林工程”。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一曾舉世矚目的林業項目在美國林業領域仍影響深遠。

實施背景

F·D·羅斯福當選總統時,正逢美國經濟嚴重蕭條,失業人口成千上萬。與此同時,森林和自然公園火災頻起,大面積森林處於無人管護的荒蕪狀態,大草原沙塵暴肆虐,攪得人心惶惶。羅斯福上任伊始,便開始推行“新政”,發動建立“民間自然保護軍團”,吸收大批城鎮失業青年參加森林和自然公園的防火滅火,開展大面積森林管護及修建道路工作。

1933年8月15日美國林務局提出報告,認為要緩和風沙危害,必須營造防護林帶。此次所構想的林帶輪廓是:從加拿大邊境直到墨西哥灣,長2300千米,寬321.8千米;林帶由許多條樹木帶組成,每條樹木頻寬30.48米,包含10行到20行樹木;樹木帶之間距離不少於1.6千米。也就是要在美國大陸中部束上一條防護林腰帶,以堵截來自西面的乾旱風。

當時總統與專家們的看法有所出入。幾經討論,專家採取較為靈活的態度降低成本。但在工程計畫醞釀形成過程的1933年秋到1934年春,美國國內出現一些嚴重事態:大草原各州的破產者大量湧入經濟情況較好的州和城市,引起大範圍的社會不安和恐慌,加速了工程計畫的誕生。

1934年5月28日,專家們再次建議,把原構想的防護林帶縮短,從北達科他州的俾斯麥延伸到德克薩斯州的阿馬略以南。在林帶所及的6個州,每個州建兩個苗圃,預計10年內出苗7億株,1934年開始採種,1935年開始育苗,1937年開始大規模造林。

1934年7月11日,羅斯福發布命令,宣告大草原各州防護林帶工程計畫誕生,並提請國會撥款7500萬美元作為工程費用。這些經費用於採種、育苗、土地問題談判、植樹、補植、建籬笆、防止鼠兔動物危害、林帶管理、科學研究、公共關係、設備供應、勞力安排和組織等一系列工作。

1934年10月10日,農業部組織各方面的技術人員和專家調查核實林帶的地域範圍。他們最後核定的範圍是:北起北達科他州的北部邊境,沿西經99度向南延伸,至堪薩斯和俄克拉何馬兩州邊界折而向西,然後再沿西經100度南行,到德克薩斯州阿比林以北的地方為止,全長1850千米,寬160.9千米。這個範圍位於東部高草原與西部矮草原的中間地帶,是森林生長的最西地段,再往西,樹木就不易生長,無法成林了。如果把範圍劃在更靠東的地段,則將減少林帶的防護效益。

建設後期

羅斯福防護林面積初時占農田總面積不足1%。1942年以後,直到70年代,大草原雖年年仍營造一些防護林,但規模卻逐年縮小。 美國林務局有官員撰文指出,大草原農田尚有90%需要防護林保護。不少農場草場年平均雨水量不足15英寸,雖然更需要防護林,但造林極難成功。

造林分為更新造林、恢復造林和荒地造林。大草原農田防護林造林主要是在原先沒有森林的土地上,即在非林地上造林。19世紀中葉,大草原移民集中之日起,美國大草原的造林試驗也就開始了。美國國會1873年曾頒布“木材培育法”(Timber Culture Act),鼓勵在西部草原開展造林,旨在改善氣候又培育供應木材。此法規定,凡在草原造林16公頃,並在10年內保持林木健康生長的個人,均可免費獲得64公頃土地。但因西部大草原不宜造林,氣候條件、火災、蟲害以及人的欺詐行為導致造林徹底失敗。獲得土地並真正把林子造起來的人,少得可憐!

當初美國建國時,人口集中在大西洋沿岸東部的13個州。但19世紀中葉以後,中西部大草原地區人口顯著增長。強度放牧和無節制墾殖導致草原生態系統的破壞。隨著放牧墾殖不當,草原植被消失加劇,沙塵暴肆虐頻繁起來。

羅斯福防護林工程建設於1935年春正式啟動,在1942年栽植季結束時,共種植喬灌木2億多株,這些林木分布在北自加拿大邊境南至墨西哥灣的6個大草原州的3萬餘個農場裡。8年造林近3萬平方公里,幾乎都種植在私有的農地上。

美國林務局組織防護林項目的實施,在北達科他、南達科他、內布拉斯加、堪薩斯、俄克拉何馬和德克薩斯6個州均設有防護林工程處,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設有工程局。林業部門完成的第一個任務,也是最值得表彰的,就是保證了苗木供應。

1944年對羅斯福防護林工程進行的普查顯示,雖約有10%造林消失或因放牧嚴重受害,但80%以上被認定為發揮了有效或較好的作用。10年以後,1954年再次調查時,仍被認定為發揮有效或較好作用的降到42%。旱災、病蟲害及放牧不當給大面積防護林敲響了喪鐘。但凡是按要求認真營造起來的防護林,其大部分起到了計畫所希望發揮的作用。

但到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有些農場為擴大耕地和興建中心噴灌系統,又毀了許多防護林。1975年國家審計署長向國會作證時指出:“除非立即採取措施以鼓勵農民更新和保護林帶,否則我們多年營造的森林將會消失,其附近農田將再次遭受風災侵襲,肥力將迅速下降。”美國《林業雜誌》1990年1月哀嘆:“林帶在死亡中!”一位長期在大草原基層從事技術工作的人指出,大草原防風林帶是人類在林業方面的一項創舉,但現在又可能是美國產糧大草原中趨於死亡的部分。令人不解的是,甚至農業部也有人想擺脫農田防護林,因為防護林耗去大量水分,又占去許多肥沃的農田。

羅斯福防護林工程再一次成為關注焦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