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懷良

羅懷良,是一名碩士生導師。

羅懷良(1966.01~),男,四川省洪雅縣人,博士(後),教授,碩士生導師。

學習經歷:

1980.09~1982.07四川省眉山師範學校(中師)

1985.09~1988.07四川師範大學地理系(大學)

1995.09~1998.07西南師範大學城環系區域地理專業(碩士)。

2000.09~2003.12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自然地理專業(博士)。

2005.06~-2008.11西南大學自然地理學博士後流動站地理學(博士後)。

工作經歷:

1982.7-1985.8:四川省洪雅縣紅星鄉楊塘坎國小(任教);

1988.7-1995.8:中國航空燃氣渦輪研究院第624研究所子弟中學(四川省江油市)(任教);

1998.7起: 四川師範大學地理與資源科學學院(任教);

二、教學情況:

主要承擔《綜合自然地理學》、《自然資源學原理》、《全球變化及區域回響》等本科生與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工作。

三、科研情況:

科研項目:

1、中國科學院重點課題“長江上游水質保護與產業協調發展”(參研,已完成, 2001,項目編號:KZ-951-A1-202);

2、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項目“三峽庫區高效生態農業試驗示範研究”(參研, 已完成,2003,項目編號:KZCX2-316);

3、重慶市環保局課題“重慶市生態功能區劃”(主研,已完成,2002);

4、重慶市環保局課題“重慶市三峽庫區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規劃”(主研,已完成,2003);

5、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項目“農田生態系統N,P界面遷移”(參研,已完成,2005);

6、四川省教育廳2002年度自然科學重點項目“岷江上游地區資源開發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主持,已完成,2003,項目編號:2002A090,);

7、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種子基金“川中丘陵地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對碳收支的影響研究(主研,已完成,2004);

8、四川省教育廳2004年度人文科學青年項目“四川省建國以來縣級行政區劃調整研究(主持,已完成,2004,項目編號:SB04-003);

9、四川師範大學自然科學重點項目“川中丘陵地區農業生態氣候及乾旱動態研究”(主持,已完成,2004);

10、四川省教育廳2005年度自然科學重點項目“川中丘陵區農田生態系統土壤碳庫動態研究”(主持,已完成,2005,項目編號:2005A090);

11、四川師範大學2005年度校級基礎教育專項研究項目“《綜合自然地理學》課程改革與實踐”(主持,已完成,2005);

12、四川省基礎教育研究專項項目“中學地理教師職後繼續教育研究”(主持,已完成,2005);

13、四川省省級教改項目“地理科學特色專業教學體系改革與探索”(主持,已完成,2009.12 -2012.09,項目編號:P09209);

14、省級精品課程“綜合自然地理學”,(課程負責人,2010,川教函〔2010〕410號);

15、四川師範大學適應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需要的專項教改項目“基於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的師範生課程資源開發能力培養”,(主持,在研,2009,校教字〔2009〕9號);

16、四川省教育廳2009年度自然科學面上項目“四川盆地農田植被碳儲量動態及影響因素”(主持,已完成,2010.01-2011.12,項目編號:09ZC068);

17、四川省教育廳2013年度自然科學重點項目“川中丘陵區氣候變化對種植業影響研究”(主持,已完成,項目編號:13ZA0147)。

18、教育部2015年人文社科規劃項目“區域視角下西南成熟型資源城市轉型發展研究”(主持,在研,項目編號:15XJA790003)。

19、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7年)“山地丘陵農產品主產區種養關聯的縣域農業碳源/匯效應及調控機制研究”(主持,在研,項目編號:17BGL137)

論文:(獨立完成、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部分)

1,羅懷良。四川洪雅縣主要農作物生產潛力.西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22(1):89~95。

2,羅懷良。試論西南地區水能開發與經濟可持續發展.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4):23~26。

3,塗建軍,羅懷良。試論西南地區生態旅遊.國土經濟,1998(4):33~35。

4,羅懷良。縣域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探討—以四川洪雅縣為例.四川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22(6):603~606。

5, 羅懷良。四川洪雅縣農業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資源開發與市場,2000,16(1):40~42。

6,羅懷良,陳國階。四川洪雅縣農業氣候適宜度評價。農業現代化研究,2001,22(5):279~282。

7,羅懷良,冉茂玉。攀西地區水資源及可持續利用探討。自然資源學報,2001,16(6):552~556。

8,羅懷良。川西南與玉溪烤菸區氣候條件比較研究.四川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4(2):196~198。

9,羅懷良。四川洪雅縣生態農業建設研究。四川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5(1):87~90。

10,羅懷良。試論攀西地區農業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四川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6(1):79~82。

11,羅懷良。江油市人文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四川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6(2):193~196。

12,羅懷良,朱波,陳國階。試論重慶市農業與環境協調發展。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3,10:38~41。

13,羅懷良。四川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與水質保護研究。四川環境,2003,22(3):352~357。

14,羅懷良。攀枝花市資源開發與經濟持續發展研究。資源開發與市場,2003,19(6):381~383。

15,Luo Huailiang, Zhu Bo, Chen Guojie, Gao Meirong. Effects of Land Use Change on Eco-environment in Hilly Area of Central Sichuan Basin —— A Case Study of Yanti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2003,8(3B):981~986.

16,羅懷良。成(都)綿(陽)德(陽)高新技術產業帶發展研究。經濟地理,2004,24(1):31~34。

17,羅懷良,陳國階,朱波。農業生態氣候適宜度研究進展。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4,25(1):28~32。

18,羅懷良,朱波,陳國階。重慶市三峽庫區生態經濟發展研究。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4,(1):46~47。

19,羅懷良,冉茂玉。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社會經濟發展區域差異研究。四川師範大學學報(自),2004,27(5):534~537。

20,羅懷良,朱波,陳國階。川中丘陵地區主要植被含碳率研究——以四川省鹽亭縣為例。西南農業學報。2004,17(增):113~116。

21,鄒高祿,羅懷良。瀾滄江河道沖淤變化與來沙係數的格蘭吉爾因果分析。地理科學,2004,24(6):698~703。

22,朱波,羅懷良,杜海波,木擁君。長江上游退耕還林工程合理規模與模式。山地學報,2004,22(6):675~678。

23,羅懷良。岷江上游地區旅遊資源開發與旅遊業發展。資源開發與市場,2005,21(4):364~366。

24,張葉,羅懷良。農業氣象乾旱指標研究綜述。資源開發與市場,2006,22(1):50~52。

25,羅懷良,朱波,劉德紹,賀秀斌。重慶市生態功能區的劃分。生態學報,2006,26(9):3144~3151。

26,陳浩,羅懷良,廖曉梅。旅遊地空間關係及旅遊資源的開發——以四川省綿陽市為例。綿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26(2):110~115。

27,李霞,羅懷良。國內旅遊地空間關係研究進展。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7,22(7):106~110。

28,羅懷良,袁道先,陳浩。近50年來重慶南川市三泉鎮喀斯特區農田生態系統的演替分析。中國岩溶,2007,26(3):230~236。

29,羅懷良。岷江上游地區資源開發與產業發展研究。四川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0(6):782~786。

30,李逸永,羅懷良,褚志強,范國剛。試論五原縣農業結構調整與糧食安全建設。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9(5):63~66。

31,羅懷良,許可,李逸永,王慧萍,鄭宇。四川省建國以來縣級行政區劃調整研究。雲南地理環境研究,2008,20(2):24~29。

32,羅懷良,朱波,陳國階。川中丘陵區耕地變化及其驅動力研究——以四川省鹽亭縣為例。四川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1(4):476~480。

33,羅懷良,許 可,李 霞,陳 浩。川中丘陵地區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6):7029~7031,7034。

34,羅懷良,袁道先,陳浩。南川市三泉鎮岩溶區農田生態系統有機碳密度。生態環境,2008,17(5):2014~2018。

35,羅懷良,袁道先,陳浩。南川市三泉鎮岩溶區農田生態系統植被碳庫的動態變化。中國岩溶,2008,27(4):382~387。

36,羅懷良。川中丘陵地區近55年來農田生態系統植被碳儲量動態研究—以四川省鹽亭縣為例[J]。自然資源學報,2009,24(2):251~258。

37,陳 浩,羅懷良,李 勇。氣候變化對四川省鹽亭縣主要農作物生產潛力的影響。河南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7(5):100~104。

38,吳麗麗,羅懷良。國內農業生產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與適應對策研究進展。亞熱帶水土保持,2010,22(1):2~4。

39,羅懷良,王慧萍,陳 浩。川中丘陵地區近25年來農田土壤有機碳密度變化——以四川省鹽亭縣為例。山地學報,2010 ,28(2):212~217。

40,陳建新,羅懷良,張德寬。中學地理教學中多元智慧型的實施與評價。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0,(8):3~4。

41,羅懷良。川中丘陵地區近46年來氣候變化及旱澇動態特徵。四川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4(2):273~278。

42,羅懷良,朱波,陳國階。川中丘陵地區人工榿柏混交林演替過程中有機碳儲量變化—以四川省鹽亭縣為例。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1,20(5):617~621。

43,羅懷良,袁道先,陳浩。西南岩溶區農田生態系統岩溶作用及碳匯效應。地學前緣,2011,18(6):64~71。

44,蔡光裕,羅懷良(通訊作者)。“綜合自然地理學”精品課程建設與改革。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14(2):93~96。

45,羅懷良。“綜合自然地理學”教學內容體系建設研究。見:周介銘主編。地學類專業建設改革與實踐論文集。成都:四川師範大學電子出版社。2013。191~203。

46,羅懷良。中國農田作物植被碳儲量研究進展。生態環境學報,2014,23(4):692~697。

47,彭春艷,羅懷良(通訊作者),孔靜。中國作物秸稈資源量估算與利用狀況研究進展。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4,35(3):14~20。

48,羅懷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實踐。四川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8(5):774~781。

49,張小娟,羅懷良(通訊作者),謝傳敏。川中丘陵地區城市陸路交通通達性研究。雲南地理環境研究,2015,27(5):50~54。

50,王睿,羅懷良(通訊作者),謝傳敏,等.基於偏離-份額分析法的攀枝花市產業結構分析[J].資源與產業,2015, 17(6):132-137.

51,羅懷良。全球變化、氣候變化及其區域回響[J].地理教育,2015,(12):1。

52,羅懷良,閆 寧。區域種植業氣候適宜度及種植活動的影響研究——以四川省鹽亭縣為例[J].生態學報,2016,36(24):7981~7991.

53,羅懷良。創新而務實地促進西南地區地理高等教育發展與區域地理學術繁榮——在丁錫祉先生誕辰100周年暨山地科學發展學術座談會上的發言。見:弘揚丁錫祉先生學術思想,促進山地科學創新發展——紀念丁錫祉先生誕辰100周年(1916-2016).山地學報,2016,34(6):655-678(672-674).

54,羅懷良。亞熱帶西部山地平原交錯帶全域旅遊發展研究——以四川省洪雅縣為例[J].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 2017, 34(3): 23-34。

55,張開,羅懷良(通訊作者),王睿。安岳縣2008-2012年農田作物植被碳儲量及其空間分布[J]. 西南農業學報,2017,30(8):1860-1866。

專著:

1,陳國階等著。《2003中國山區發展報告》(參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8月。

2,徐留興等主編。《高中地理新課程的理論與實踐》(參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

3,宗浩等主編。《套用生態學》(副主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2月。

4,羅懷良等主編。《綜合自然地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1月。(2014年5月入選四川省省級“十二五”規劃教材)

四、其他:

獲獎情況:

1、“地理科學省級特色專業建設”,2008年獲得四川師範大學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二);

2、“基於遙感與GIS的城市土地利用及生態環境效應研究”,2012年5月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三,四川省人民政府(證書編號:2011-3-0460));

3、“地方師範院校地理科學專業改革與實踐”,2012年獲得四川師範大學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

4、“服務地學類特色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驗平台建設”,2012年獲得四川師範大學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5、“地方師範院校地理科學專業改革與實踐”獲四川省人民政府頒發的2013年度四川省高等教育優秀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證書編號:201,140516-7-1,2014年5月)

社會兼職:

2007.03:中國地理學會會員;

2008.03:中國地理學會山地分會委員;

2009.01:四川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2009.04:四川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教材審查專家;

2009.10:四川省高中新課程改革專家委員會成員;

2010.07:四川省高中新課程地理學科培訓專家;

2010.10:雲南省中學地理教師國培計畫首席專家(玉溪師範學院);

2012.09:教育部“國培計畫”專家;

2015.06:《山地學報》編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