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壩遺址

羅家壩遺址位於四川省宣漢縣普光鄉進化村,遺址面積50萬平方米。文化堆積豐富,從新石器時代、商周、春秋戰國直至東漢,出土青銅器有劍、釜、削、矛、帶鉤、箭鏃等,此外還出土尊、釜、豆、紡輪等陶器及各種玉石器。該遺址對研究古代巴文化及其與中原、楚、秦、蜀各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價值。

簡介

羅家壩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四川省宣漢縣普光鄉進化村,時代從新石器時代、商周時期、春秋戰國一直延續到漢代,距今約4500年。它是巴人發祥地遺址,其價值不亞於三星堆文化遺址。從宣漢城郊江口湖乘船而上可至。距達州市區30公里。是全國聞名的文物旅遊景點。

現狀

2001年7月,國務院公布其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總面積750畝,包括羅家壩內、外壩和張家壩,屬丘陵山區,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林木茂盛。遺址受周圍河道天然屏障,保存完好,1999-2003年先後兩次較大規模發掘,共清理墓葬39座、灰坑50處、柱洞31個、房屋遺址1座、灶坑3處,出土銅、陶、玉、石、骨、鐵器近700件,殘器1000多件,勘探明確了2萬多平方米的遺址區和墓葬區。其中二次發掘清理墓葬33座、灰坑31處、柱洞28個,文化層最深2.5米,出土銅、陶、玉、鐵、骨、石等隨葬器近600件,其中來自墓葬的青銅器近300件。首次在川東春秋戰國時期的巴人墓葬發現了估計是船棺的成片髹漆棺板痕跡,首次在川東春秋戰國時期的巴人墓地發現了巴人貴族墓葬,墓長9米,寬7.3米,隨葬器物近200件,包括兵器戈、矛、劍、箭鏃、斤,禮器和生活器黼、敦、缶、盒、鼎等,工具削、鑿、鋸等和巴國圖語印璽、銅、玉、石飾件,銅鏤空器座,獠牙及與祭祀有關的牛、羊、魚等骨骸和人殉的2女1男骨骸。顯示了墓主特殊而高貴的地位,表現了巴文化與楚文化、蜀文化、中原文化的密切聯繫。主要參觀遊覽點除遺址和墓坑外還有巴人街、古鎮廣場等。

價值

羅家壩遺址的文化面貌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對於研究古代的巴文化及其與中原文化、楚文化、秦文化、蜀文化的相互交流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