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光輝[南方醫科大學教授]

鍾世鎮院士博士後,主任醫師,學科帶頭人。現任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新會醫院普外科主任和科教科主任,南方醫科大學微創外科研究所普外中心主任,南方醫科大學教授、碩士導師。受聘於《中華實驗外科雜誌》、《中國實用外科雜誌》等特約編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普通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2008年被評選為“新會區專業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和“新會第三批專業技術撥尖人才”。

基本信息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63.10

專業技術職務:外科主任醫師

專業:腫瘤學

導師層次:碩士生導師

導師類別:專業學位型

最後學歷:博士,中科院研究生院,2007.04。臨床外科。

工作單位: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新會醫院普外科

人物簡介

從事主要專業:普通(消化)外科和介入,主要研究方向是腹腔鏡微創外科技術。至今開展的腔鏡手術類型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總管切開T管引流術,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腹腔鏡胃良性腫瘤切除術,腔鏡下甲狀腺切除術;技術水平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於2005年曾以訪問學者身份分別到日本和韓國進行學術交流,並曾獲得新會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2009年成功舉辦了廣東省醫學教育項目“微創技術在普外科的套用及新進展學習班”。

相關

主要研究方向:

1、腔鏡微創外科

2、胃腸外科(腫瘤)

學術任職: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普通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新會人民政府專業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

代表論文

胃腸道癌腫術中術後腹腔內區域性溫熱化療最佳化方案的臨床研究;中華實驗外科雜誌2006,12

內鏡套扎聯合部分脾動脈栓塞術治療門靜脈性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研究》,中國綜合臨床 2004,20(8):737;

課題及獲獎

主要獲獎情況:

1、《改進的右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術》,2006年分別獲得新會科技局和江門科技局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三等獎。並通過省級科研成果鑑定,獲得成果登記。

2、《胃腸道癌腫術中術後腹腔內區域性溫熱化療最佳化方案的臨床研究》,廣東省衛生廳科研立項(A2004736),2008年分別獲得新會科技局和江門科技局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三等獎。

3、《急診內鏡套扎聯合部分脾動脈栓塞術救治門脈性上消化道急性出血的臨床研究》,2007年獲得新會科技局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

在研課題

1、“急診脾動脈栓塞術在交通傷救治中的解剖套用研究”(2008B030301272),2008年-2011年,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2+7﹦9萬元)

2、“PPH術肛神經阻滯麻醉的解剖學基礎研究與臨床套用”2003年-2009年,江門科技局立項(2萬).

3、“腔鏡下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臨床研究”,2008年-2011年,江門科技局立項(5萬)。目前可支配總經費:25萬元。

學術成就

在腫瘤的綜合治療方面(包括手術、介入、免疫、中藥治療)進行了相關的科學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04年,負責主持開展《關於胃腸道腫瘤外科綜合治療的研究》,提出了對於中期病例在術前對病期進行充分評估後,選擇合理的手術方案再輔以適當的輔助治療(新輔助化療);對於中晚期病例要爭取作腫瘤去負荷後行多種輔助治療以期提高生存率。在全院建立健全了胃腸道惡性腫瘤的術後隨訪制度,成立了“關愛聯誼會”,目的是為腫瘤患者搭建一個相互交流信息的平台,幫助和鼓勵腫瘤患者恢復自信心,早日康復,並有計畫地推廣新的抗癌技術,定期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因此該項課題獲得科研攻關基金資助。

從事外科臨床工作23年,開展科研新技術20多項。榮獲省市級科研立項共8項,其中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2008B030301272)和省衛生廳科研立項(A2004736)各一項;獲得區市級科研成果共10項:江門市級優秀科技成果三等獎2項,新會區級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廣東省科研成果登記2項。其中,有兩項科研成果通過省級科研鑑定。

任現職期間,公開發表醫學論文共63篇。其中有20多篇論文發表在中華醫學及國家級的雜誌上,1篇論文被美國雜誌“美國化學文摘”轉錄,一篇SCI。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