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蓋勒

羅伯特·蓋勒

羅伯特·蓋勒(Robert Geller) 1976年出生於德國漢堡,當今紐約著名的男裝設計師之一,曾獲得過2009年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頒發的男裝設計大獎。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是由設計師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創立的同名男裝品牌。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1976年出生於德國漢堡,10歲時全家移民到美國。2001年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從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 畢業,隨後他來到紐約,開始為馬克·雅可布 (Marc Jacobs) 工作。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在協助設計了四個馬克·雅可布 (Marc Jacobs) 男裝系列後,轉而加盟設計師Alexandre Plokhov自創的品牌cloak。 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協助Alexandre Plokhov設計了5個男裝系列,並幫助Cloak拿到了2003年的Ecco Domani award和2004年的Vogue/CFDA Grant大獎。  

2004年,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離開了Cloak,兩年後,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憑藉自己創立的女裝品牌Harald,重新引起設計界的關注,並為接下來創立自己的同名男裝品牌找到了可靠的經濟支持。2007年,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在紐約時裝周上發布了首個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男裝系列。2009年,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獲得了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 (CFDA) 頒發的男裝設計大獎。2010年4月,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還與川久保玲(Common des Garcons) 合作,推出了 Robert Geller for Common Projects collection男裝系列。

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的設計理念深受比利時系設計師們的影響,他最崇拜的設計師是比利時女設計師安·迪穆拉米斯特 (Ann Demeulemeester) 。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這樣描述自己的設計過程:“我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個系列的設計,進入設計狀態後,大概每天5點起床,6點來到工作室,獨自一人,人太多我會分心。我通常會選擇一本語音書的錄音帶,一邊播放一邊繪製草稿。”

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的妻子Ana Beatrizlerario也是一名設計師,她也擁有自己的品牌Lerario Beatriz。

品牌檔案

中文名:羅伯特·蓋勒
英文名:Robert Geller
國家:美國
創建年代:2006年
創建者: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設計師: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產品類型:男裝、男式鞋靴、箱包、配飾
官方網站:

品牌介紹

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是由設計師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創立的同名男裝品牌,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 (CFDA) “2009年年度男裝設計師”大獎獲得者,2010年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再度獲得年度男裝設計師的提名,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堪稱國際男裝設計界冉冉上升的明星。

德國裔設計師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出生於德國漢堡,但他在美國學習服裝設計,同時又深受比利時系設計師們的影響,因此他的男裝設計非常有特點。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男裝強調流暢、清晰的輪廓線條,將莊重的暗色調與深紅、墨藍等濃重彩色組合,融合軍裝風格的剛毅利落與搖滾風格的狂野不羈,烘托出年輕男性的硬朗氣質。除高級男裝外,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的產品系列還包括男式鞋靴、箱包和配飾。

相關資訊

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作為當今紐約最炙手可熱的男裝設計師之一,曾獲得過2009年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頒發的男裝設計大獎。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早年在Marc Jacobs和Cloak的工作經歷也非常出色。最近由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的設計助手Peter Nguyen策劃的專訪,帶我們深入了了解了這位設計師的每日生活以及創作。相信沒有什麼人比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的助手Peter更了解這位設計師了,他的一系列問題從羅伯特·蓋勒 (Robert Geller) 每日行程,到如何獲得女孩子歡心,相信將會很有閱讀性。  

Peter:跟大家說說你每天的設計工作吧
Robert:由於往往我每次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一個系列的設計,所以對我來說設計服裝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當我進入狀態後我那段時間每天都會起的很早,大概每天5點起床,6點來到工作室。6點到10點這段時間通常我都是獨自一人,所以這一段時間非常適合思考。如果人太多我會容易分心,很難集中注意設計。我的設計過程是這樣的,我選擇一本語音書的錄音帶,一邊播放一邊進行草稿繪畫,這能督促我(把這本書聽完),並且能夠早起。我的設計和收聽的語音書在主題上並不一定有任何關聯,比如我在設計維也納風格系列的時候並不代表我在聽《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

Peter:感覺像是背景音樂
Robert:就是能讓我設計的時候不那么寂寞。當我的助手在10點中左右到工作室後,我們會一起進行一些更為深入,更加技術上的繪製。我們會在工作室圍著桌子進行討論,一起繪製和交流,這種感覺很棒。

到了午餐時段我們有時候叫外送,在工作室里用餐。有時候我們來到附近位於Tribeca地區一家叫“Columbine”的三文治店,這家店我們都很喜歡,買到三文治後我們在街道上一邊吃一邊享受陽光。

回來後如果沒有太緊急的事兒,我們就會繼續繪製。但往往每天一到下午就有工作上瑣碎的事兒,這就是平時典型的一天。

每當接近辦秀的時候,我們會花大量的時間準備。秀場的人會非常的多。造型師,造型師助理,平面設計師等等不同的人都會跟我們一起工作,很多細節的東西比如小到服裝秀邀請函都要占用精力。那感覺像在瘋人院。

Peter: 廚師們說他們能品嘗到一般人品嘗不到的味道,音樂家能夠聽到音樂中不同的層次感,作為一個設計師你覺得你思維上有什麼不同嗎?

Robert:當然,我覺得設計師的天性就是擁有與眾不同的視角。我會受到具有不同個人穿衣風格的人影響。我會嘗試接近他/她,了解是什麼令到他們這么酷和與眾不同,穿衣講究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Peter:就像飲食一樣,當你吃到很好吃的東西後,你會欲罷不能。

Robert:沒錯,但是打比方來說作為一個廚師你需要去了解每道菜的成分。由於我不是廚師,我只負責吃就好。設計師和廚師相似的地方是,當你看到一些美好的東西,你都會去深入的了解和調查。

Peter:你覺得跟Ana在一起之後,你的設計有什麼變化嗎? (Robert在Marc Jacobs工作時相識Ana,他們現在已經結婚2年多了)
Robert:我覺得她影響了我很多。她是我知道的最有個人風格的人之一,我很喜歡她的穿衣方式。我喜歡比她早出門工作,這樣我不知道她今天會穿什麼,而她每次都能閃亮現身,給我驚喜。她的風格很美但是有些古怪的感覺,我很喜歡。比如那天她穿了霓虹粉色襪子,雖然有點非主流但我希望加入到我的服裝系列中。
Peter:有沒有一件單品是你認為每個男人都需要擁有的?

Robert:我不想執意說每個男人都應該擁有一件什麼,但我覺得皮衣 (leather jacket) 很酷。並不需要那些外形狂野的機車皮衣外套,一件有點磨過、用舊了的感覺的皮衣就很棒了,就像穿著的時候在傳達:“我愛衣服。”的訊息一樣。
Peter:西裝還是皮衣呢?

Robert:西裝往往勝任一些特定場合,但不是一件你每天到處逛的時候穿用的單品。
Peter:但你卻把自己變成了“那個穿西裝的傢伙”?
Robert:這取決於每個人的工作,但到頭來你可能還是沒辦法把一件很酷的西裝外套作為自己上班時的工作服。我哥從業銀行業並且有一點時髦,我跟他聊過,他說他喜歡那種收身的西裝,比如Dior Homme,但還是沒辦法穿它上班因為人們都會說:“你在幹嗎,去走秀嗎?”
無奈之下只能穿用普通西裝,他購買了Hugo Boss西裝並且改小了些許。但並不代表他能穿用Thom Browne那種先鋒品牌剪裁的西裝走進一家銀行上班。人們會覺得他在乎穿著勝過關注自己的工作,不認真。我很喜歡在正式聚餐中穿西裝,當穿著剪裁合身的西裝時我感覺很好。可惜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常穿西裝,相比之下,皮衣則是多面手。
Peter:為什麼在美國,社會不大認可一個男孩子太在乎自己穿著。相比之下在歐洲和日本,男孩子喜歡時裝是一件很正常並且可以接受的事情?

Robert:我覺得這個現象已經在改變了,但往往這個和傳統有關。以我的家庭來說,我父親雖然不是非常熱衷於時尚,但一直穿好看的衣服並且很在乎自己的穿著,所以對於我來說喜歡時尚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情。

日本給我的感覺是,男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對穿衣開始感興趣。每個年輕人都知道各種風格,他們也非常喜歡古著。他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閱讀時尚雜誌,很瘋狂,甚至有點過了。相比之下,在美國就沒有這種文化氛圍。

Peter:你是否覺得在美國,人們對功利主義(utilitarian)的工人的態度已經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所以儘管Americana/古著風格的衣服得到了知名度,但是並沒有被時尚界所接受。

Robert:有可能。我覺得我們可以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個問題。當你走出大城市,人們都穿T-shirt牛仔褲,他們並不在乎自己的穿著,如果你在乎了反而被人們當成同性戀。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現在比以前好多了,美國的男孩子們開始更多的留意服裝。但有時候在美國的中學裡人們把不同的人打上標籤,比如運動員應該怎么穿,哥特風格又應該怎么穿,這都是胡扯。

Peter:有了網際網路後現在人們可以看到不同地方的同齡人然後說:“噢,原來我可以穿像Robert Geller這種牌子的衣服。”
Robert:沒錯,比如有一個網站叫Superfuture(一個很大的潮流論壇),並不是每一個用戶都是來自大城市,但是他們可以成為朋友,並且討論時尚。通過網際網路他們還可以訂到不同的衣服。以往只能在,紐約,巴黎或者東京購買的衣服現在在家裡就可以買到。就算你在一個很偏僻的城市,你也可以擁有一身最酷的行頭,(你可能會被打但是…)
Peter:但是可能泡到更多妞…說到這個,如何得到一個女人的歡心呢?

Robert:Robert Geller推出的皮衣(笑)。這會是一個很長的回答,因為我這輩子花了很多時間泡妞。特別是Ana,她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首先我覺得對女孩真誠和感知是最重要的,你需要隨時讀懂女孩給出的信號。實際上我比較內向,我不會剛相識一個女人就會走上去搭訕,我會採取先對她身邊的人進行了解的方法,慢慢了解。

隨後她的朋友會跟她說:“噢那個Robert,他人很好啊!”然後你伺機趁虛而入,熟悉環境,出來閒逛。在你和她逐漸熟起來並且聊天后,如果你覺得她有給你暗示或者有火花,那你離成功就不遠了。其實有火花和化學反應,這非常重要。如果這些都沒有的話通常代表你沒戲了。如果有的話,接下來時機的把握就非常重要,因為往往有的男人看上她後,太猴急的表達愛意用愛火淹沒了她,那一切就都結束了;相反的有些男人一直不下手,沒有表達愛意安心做朋友,這也不行。所以要控制好節奏。

不要表現的像個混蛋,不要太自大。嘗試把自己打造的更加特別和稀有,但不要過火了。不要侮辱那個女孩。你可以邀請她上船,但是在一開始她一定是唯一被邀請上船的,不要把自己的時間全部投入在一個女人身上,因為對於女人來說,如果一個男人沒有自己的生活,魅力會大減。

世界著名設計師品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