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亞爾河香波堡

羅亞爾河香波堡位於法國巴黎,是羅亞爾河谷所有城堡中最宏偉也是最大的一個,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法國羅亞爾河香波堡
從巴黎出發,一個多小時就可到達華麗的香波城堡了(Chambord Castle)。香波堡是羅亞爾河谷所有城堡中最宏偉也是最大的一個,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附近的居民常喜歡把它和陰柔的舍儂索堡封為法國古堡里的一王一後,也有人說過,“香波堡真正具有王者風範,不僅在於其宏偉的規模和尊貴的氣勢,而因為他卓然不群,傲然於窠臼之外”香波堡是法國貴族生活氣味最濃厚的地區,森林遍地、盛產食材、葡萄酒,法國歷代的國王、貴族在此打建一座又一座的度假用的狩獵宮殿,甚至還不時舉朝遷移至此悉問國政。
這座城堡的興建,要歸功於文藝復興時期至高無上的顯赫君主弗朗索瓦一世,他從義大利請來了藝術大師達·芬奇等人,不遺餘力地把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藝術和建築風格移植到法國,為法蘭西的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香波堡被法國人視為國寶,198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同樣,他來自義大利的兒媳婦凱薩琳·德·梅第奇用巧妙地運用她獨到的藝術審美取向,為法國文藝復興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她自己霸占來的舍農索堡中就大膽採用了達文西做的雙螺旋梯,並啟發了後人對DNA結構的遐想。
古堡長寬各有100多米,氣勢磅礴。中間是正方形的主堡,兩側為六個圓錐形的巨大角樓。城河環繞四周,背靠大森林面倚大花園,綠樹、鮮花、雕塑和清澈的湖水,給人以極佳的視覺享受。與我國古代皇家園林相似,宮堡是王權的象徵,它一開始就不是為了防禦,而是為了炫耀和享受,它體現的是華麗誇張的皇家園林風格,是皇權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香波堡是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極致,是法國文藝之父“弗朗索瓦一世”為炫耀財勢在1519年下令興建的狩獵行宮,如一顆明珠般鑲在羅亞爾河上,成為法國皇帝珠冠上最燦爛的標誌,十六世紀前期主政法蘭西王國這位君主,一心濡慕正在義大利開出璀璨花朵的文藝復興風潮,二十歲即繼承王位的弗朗索瓦一世,最為後世津津樂道的即是禮聘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遷居法蘭西,度過生命的最後三年,達文西故居如今已經成為羅亞爾河流域的知名觀光景點,正因為君王品味的向度清晰,文藝復興標榜的古典式樣便大舉進入傳法蘭西王國的貴族生活,香波堡便是這波建築庭園潮流的領航者,也展現出弗朗索瓦一世對藝術的追求。
從正面眺望香波堡的華麗姿態,交錯林立的裝飾塔樓堆疊出的趣味節奏,是香波堡最著名的第一眼印象,這般大量甚至漫無節制的裝飾性設計,在法蘭西初嘗文藝復興滋味之時,只知古典裝飾的運用技法,還未深入領略文藝復興強調的終極和諧美感,於是建築師便設計出香波堡這般華麗綴飾的外觀形貌,在羅亞爾河流域諸多的文藝復興風格城堡當中,格外予人童話般的夢幻感受。
香波古堡最為人知的,是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365座風格窘異煙囪,其建材是以石板嵌入,以替代大理石來顯示義大利風味。此外以八根方型棟樑支撐,以蜥蜴及弗朗索瓦一世前綴的“F”字構成了天花板圖案,而由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所設計的樓梯間,很有特色,所以頗具盛名,除可欣賞造型特異的天窗、拱廊及奢侈豪華的裝飾外,還可漫步在城堡外的森林裡,想像當時為超現實主義型態的建築物。
香波堡有兩大看點:第一是內部,它共有440個房間、84部樓梯,從正門步入主堡,立即置身於一個明亮寬敞的大理石宮殿之中,正對著著名的“雙旋梯”,兩組獨立的樓梯相互交錯地圍繞著一個共同的軸心,螺旋式地盤旋而上,同時上下樓梯的人,可以相互看見,而不會碰面。據說,這是當年國王為避免王后和他的情婦正面相遇時引起尷尬和糾紛,特地請達·芬奇設計的,堪稱建築史上一絕。這種說法很有趣,但有點懷疑它的真實性。因為畢竟樓梯不是封閉的。如果萬一他大老婆真的抓狂,要殺情婦埃普當夫人,那也不是一個樓梯就能阻止得了的。何況皇帝既然大膽把情婦接到家裡來,公然同居,就說明根本沒把他老婆放在眼裡。何況後來,皇帝給他的情婦又物色來一座新的城堡——舍農索城堡
雙旋梯位於城堡中央,從一樓貫穿到屋頂,樓梯的細部處處閃現文藝復興的風格,樓梯的正上面聳立著頂塔的輪廓,急傾斜的屋頂高大林立的煙囪相依著,成為所謂弗朗索瓦一世樣式法國文藝復興的一大特徵。
香波堡的另一個妙景是它的外形。除了城堡的圓形尖頂之外,還可以看到好多精美雕刻的小屋頂,那可是取暖爐的煙囪。遠遠望去,整個城堡就像一個插滿蠟燭的大蛋糕,猶如童話般美麗。
說到香波堡(Chateau de Chambord),這座羅亞爾河流域最大的城堡,就不能不從弗朗索瓦一世(Francois I)在位(1515~1547)說起。弱冠二十即位的弗朗索瓦一世是個“獵人王”,他決定興建新的狩獵城堡之後,便選定布隆森林(Foret de Boulogne)里原屬於布洛瓦伯(Counts of Blois)的狩獵小屋,1519年小屋剷平後,這項法國文藝復興史上浩大的工程開始動工。
弗朗索瓦一世對於城堡建築,有他獨特的見解與品味。在翁布瓦茲堡(Chateau d’Amboise)成長的法蘭西一世,從小研讀拉丁及義大利學者及詩人的作品,和中世紀高貴的騎士羅曼史。當時正值15世紀末期,羅亞爾河流域吹起一股義大利風潮,文藝復興的新生活風格開始盛行,雖然上流社會在此時略有衰退,但城堡仍被視為皇權的象徵。高聳林立的煙囪、樓梯塔、大規模山型牆的窗戶、直角的亭閣,這些15世紀的皇家建築特徵,都可以在16世紀初才開始興建的香波堡找到。
年輕的弗朗索瓦一世,認為城堡不但要具有皇家的氣派,還要能引發無限的幻想。在法蘭西一世成為國王之後,1516年他延請達·芬奇對城堡重建提出計畫。雖然這項承諾後來並未兌現,而且達·芬奇在1519年就過世了,但後人推測香波堡中央創新的交替旋轉式雙梯,可能就是出自達·芬奇的構想。除了旋轉雙梯,另一個特色就是寬闊的塔頂露台。之前的城堡建造,多少有軍事防禦的功能,罕見這種造型各異的高塔,而香波堡的塔頂露台,正好成為國王及宮廷貴族觀賞庭園射御競技的絕佳地點
法國羅亞爾河香波堡夜景
被稱為是“弗朗索瓦一世的華麗妄想(folie de grandeur)”的香波堡,可說是照著國王的幻想去打造的。在香波堡的工程展開後沒幾年,法蘭西一世認為還得創造出一個廣大的狩獵腹地,好讓他安全自在地享受狩獵之樂。他自己探查環境,對狩獵腹地開出必備的條件:土地、大草原、雜木林、葡萄園、池塘和河流,他甚至親自監督香波堡狩獵圍場的工程。還有甚者,弗朗索瓦一世當時想要改變羅亞爾河的流向,讓河流直達堡前,但這項任務終究以不可能收場,改以引導支流克婁頌河(Closson)流入城堡庭院。
今天我們看到的香波堡實際是到了1864年才全部完成,在弗朗索瓦一世過世後由於政府的財政原因,工程基本上就停滯下來了,那時候只有側翼完成了。而後亨利二世繼續增建了西翼及禮拜堂的二樓,到了1685年路易十四也花費巨資繼續對城堡進行改建。
最寂寞的狩獵城堡
雖然打著狩獵城堡的名號,但除了弗朗索瓦一世、路易十四,並非每個在位者都對打獵有興趣。事實上,忙於徵戰的法蘭西一世根本沒什麼時間待在香波堡,總計停留在香波堡的時間不超過八周,而路易十四大約是150天,更別提在雪儂梭堡與情婦黛安娜形影不離的亨利二世了,查理九世到香波堡的目的則純粹就是打獵。只有到了18世紀被驅逐的波蘭國王,也就是路易十五的岳父和薩克斯元帥曾在這裡居住過很長一段時間。
因此這棟豪華的城堡在頭兩個世紀幾乎是被棄置的,也就是這個原因,曾經荒廢一時的香波堡,很難讓人對中世紀的華麗法國產生浪漫的聯想。在路易十五之後的18到19世紀,沒落的香波堡逐漸被世人遺忘,直到20世紀才又被重新布置整修。今日循著空蕩的石梯拾級而上,故人的足跡已遠,只遺那股尊貴的王者氣質。
香波堡的狩獵苑
香波堡的狩獵苑也成為布隆森林,種的都是繁茂的橡樹林,再配上平靜流過的克松河,襯托的香波堡更顯神秘。森林主要分成兩部分,穿插於森林間的小道都以皇室成員的名字來命名。在森林中漫步,您一定可以感受到當年法國貴族彎弓射鹿的氣氛。
香波堡開放時間:每日開放,1/2~3/31及10/1~12/31:9:30am~5:15pm,7/1~8/31:9:30am~7:15pm,4/1~6/30及9/1~9/30:9:30am~6:15pm
門票:成人40F,18~25歲青年或團體25F,17歲以下免費。10/1~4/30的第一個星期日免費參觀。
導覽:每一個半小時提供免費的主題導覽,有五國語言,可在城堡入口看到當日導覽時刻表。也可在售票處租用語音導覽,一次20F,城堡一樓的紀念品店販賣有六國語言的導覽手冊,一本39法郎。
交通:開車從巴黎出發,走A10往Blois方向,在第16號出口往Mer,然後走D112即可達。若是開車從杜爾(Tours)出發,也走A10,在第17號出口往Blois方向,接D33可達。
Tour:在杜爾(Tours)觀光局可詢問到出發前往香波堡的觀光巴士行程,通常為半天,和其它不同城堡或酒莊搭配的行程,價格從125F~210F左右不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