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弈文

《罷弈文》乃清代文學家俞長城所著,在文中息機子拿二人下棋時的爭奪與平民、士大夫、帝王類比,告誡二人要遠離殺機保全生命。

作品原文

清·俞長城

二客弈於庭,息機子從旁觀焉。其始也局既布,二客悠然,喜怒不形。未幾,爭數子,皆瞪目凝視,惟恐失,若強敵在前,誓不返顧也。已而,勝負分,勝者喜,敗者怒。如是者再三,局乃竟。於是計其子而較多寡焉。喜者恬然,怒者釋然。

明日閒暇,客復來,局布若疇昔。息機子乃謂客日:“疇昔①之局,其始也,有不②患其敗而冀其勝者歟?”曰:“然。”“至於今,豈非勝負已過而喜怒俱忘者也?”曰:“然。”“當其爭也,有不嫉之如仇讎者歟?”曰:“然。”“當其不爭也,有不相讓而不自矜者耶?”曰:“然。”“夫弈,小數也。其勝何益?其敗何損?何為始而患?何為終而忘?何為始而爭?何為終而讓?子能識其所以然乎?”曰:“不知也。”

“嗚呼!吾告予以故:夫天地,弈局也;萬物,弈子也。在事前則患,在事後則忘;在事中則爭,在事外則讓。人以事後之見處事前,則患心泯;人以事外之見處事中,則爭心熄。庶人弈於財,士大夫弈於富貴,帝王弈於天下,皆弈也。今子不以數子視天下,而以天下視數子,擾擾者將安所底③乎?語云:‘工畫者壽,工棋者謄。畫者生機,棋者殺機。廢其局,斂其子,全生遠殺之術也。”

二客聞之,貜然④深省,視局若虛,視子若棄,於是遂罷弈。

注釋

【 注釋】:①疇昔:往昔;日前;以前。②不:通假“否”。“有不”即“有否”。是否有……的情況。③底(zhǐ):至,到達。④貜(jué)然:猛然。

原文翻譯

【翻譯】:

二位客人在庭院下棋,息機子從旁邊觀看。開始時,棋盤已經擺開,二位客人十分悠閒,喜怒沒有外露。不多時,兩人爭奪幾個棋子,都瞪著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惟恐失誤,如同強敵當前,誓死不肯回頭的樣子。一會兒,勝負分出,勝的歡喜,敗的發怒。像這樣的情況有二三次,一局棋才下完。於是計算各自的棋子來比較多少。高興的顯得很悠閒,發怒的怒氣也消釋了。

第二天閒暇的時候,客人們又來了,擺棋布子如同昨日。息機子就對客人說:“昨天那盤棋,你們開始時是否擔心自己敗,希望自己勝呢?”回答說:“對。”“到今天,莫非勝負已過,而歡喜和氣憤都忘掉了嗎?”回答說:“對。”(息機子問:)“當你們爭吵時,是否恨對方如仇人呢?”回答說:“對。”問:“當你們不爭奪時,有不互相責備而又不自誇的嗎??”回答說:“對。”息機子說:“下棋是小技藝。勝了有何益處?敗了有何損失?為什麼開始時擔憂?為什麼下完棋就全忘了?為什麼開始時爭奪?為什麼下完棋就謙讓?你們能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呢?”回答:“不知道。”

“唉!我告訴你們原因吧:那天地就像一張棋盤;萬物就是棋子。凡在事情發生以前就擔憂,事情過後就忘記;在事情進行當中,就發生爭奪,在事情發生之外就謙讓。人們如果拿事後的見解放到事前,那么憂愁的心情就泯滅;人們如果拿事外的見解放到事中,那么爭奪的心思就止息。平民之間爭奪的是財產,讀書做官的人之間爭奪的是富貴,帝王之間爭奪的是天下,這些都像在下棋呀。如今你們不拿幾個輕微的棋子去看待天下,卻拿天下之重看待幾個棋子,紛紛擾擾地爭奪到哪時才是終了呢?俗語說:‘精於繪畫的長壽,精於下棋的壽短。’繪畫的人存有生機,下棋的存有殺機。廢掉那盤棋,收起那棋子,是保全生命遠離殺機的方法啊。”

兩位客人聽到這番話,猛然深深醒悟,看待棋盤如同虛無,看待棋子如同棄物,從此就停止了下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