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曉俊

繆曉俊

繆曉俊,青年作家,1982年生於泰州姜堰。作品常見於《愛人》 、《女友》《花溪》、《新蕾》、 《女報》等刊。已出版小說《春深》、《承泣》、《青春的傷口》、《我們是糖甜到哀傷》、《當愛變成愛過的時候》、《綠刺蝟》、《你好,我們的故事》、《好久見》等,童話繪本《悠悠花巫》。

基本信息

個人檔案

繆曉俊 繆曉俊

原名:繆曉俊繆曉俊

筆名:新鮮舊情人

1982年生。

喜歡白襯衫。

喜歡周杰倫。

喜歡《藍色大門》。

喜歡讀故事和寫故事。

喜歡被一小撮人喜歡的感覺,顯得我多特別。

關於心情:

開心了就笑,不開心了就過會兒再笑。

關於寫作:

簡單地寫,寫簡單的。

關於讀者:

我編了一堆莫須有的故事,想讓你笑著笑著流出淚來。

生平

繆曉俊 繆曉俊

如今,繆曉俊已經算是“圈內”小有名氣的80後作家。從2004年至今,他先後出版了4部青春愛情小說,發行總量近20萬冊。其作品也常見於《芳草》、《愛人》、《花火》、《女友》、《青年文摘》等國內刊物。

2007年,他的《我們是糖 甜到哀傷》登上全國最大的網上書城———99網上書城的青春小說排行榜,並連續5周名列前十,最佳成績為銷售榜單的第二位。

繆曉俊形容自己是資深宅男,只要連上網路,就能1個禮拜窩在家裡。當了多年的soho一族,出書、寫專欄已經成為他工作、生活的重心。

年少坎坷

1982年,繆曉俊出生在姜堰市顧高鎮的一戶普通家庭。從小,語文和寫作都是繆曉俊的最愛,當作家也就成了這個少年的理想。然而,他的這個理想卻成為全班同學的笑柄,熟悉他的人都無法想像,這個叛逆少年能和文質彬彬的作家畫上等號。

在國中二年級的某天,繆曉俊跟父母提出要退學,原因是自己的夢想被人嘲笑。“另外還有個原因,就是我數學非常差,偏科很嚴重,難以適應當時的應試教育。”

退學後不久,為了謀生,繆曉俊學起了廚師。很快,他就厭倦了。“看到我迷戀於文學創作,父母失望極了,認為我總是不切實際地幻想。”

無奈之下,繆曉俊開始順從現實,另謀職業。就在同齡人無憂無慮地享受校園生活時,他在工地學起了電工,也嘗試開網咖,擺地攤。

“生活拮据,每天顛沛流離,風餐露宿。”繆曉俊說,“當時,我特別迷茫,到底要不要就這么認命?”

峰迴路轉

繆曉俊作品 繆曉俊作品

“那段時間我很苦悶,對自己也漸漸失去信心,覺得對不起父母。後來,我把家裡視作珍寶的那些書和寫的稿子全都賣了。”繆曉俊罵自己,“不要再整天胡思亂想了,放棄吧。”就在他打算塵封起少年夢想時,幸運之神降臨。2003年,繆曉俊的處女作《幸福主義》在《女友》雜誌上發表了。“拿到雜誌的那一刻,我心頭一酸,百感交集,覺得這么多年來終於成功了一回。”隨後,他的《愛過的人在遙遠的城》經發表後,也被《大學生》、《流星語》、《意匯》、《新新閱讀》、《才智》、 《青年文摘》等十多家雜誌轉載。

發表的文章越來越多,繆曉俊引起了《愛人》雜誌社的注意。應這家知名雜誌社的邀請,他在該雜誌開設“辣筆小新”專欄。如今,他的這個成人童話專欄已成為讀者最喜愛的欄目之一。冬粉們評價說,這是他們有關愛情的“心靈雞湯”。

漸入佳境

現在,繆曉俊已經是一名專職的自由撰稿人,並一心從事文學創作。2004年開始,他的作品《青春的傷口》、《我們是糖甜到哀傷》、《你好,我們的故事》、《當愛變成愛過的時候》陸續在全國發行,每一部都受到讀者的追捧。而他本人,也晉級為國內青春愛情小說作家的第一梯隊成員。

經歷

打手電筒在被窩看書

繆曉俊作品 繆曉俊作品

上國小時,繆曉俊成績很好,語文尤其好,非常喜歡寫作文,“我討厭寫議論文,最喜歡記敘那些讓我感動的事。”上國中後,他感覺到了壓力,“我數學其實學得不算差,可我很不喜歡,總是無休止地計算那些題目,感到很無聊。”每天在教室里,他都是一個人坐在座位上靜靜地閱讀那些文藝作品。“經常被老師沒收,可過幾天我再買新的看。晚上到了家,常常一個人躲在被窩裡打著手電筒如饑似渴地讀著。”

最終上初二的一天,他再也不願接受這樣約束的生活,跟父母提出退學的要求。“父母竭力反對,但我是個犟脾氣,最終父母還是妥協了。”

曾經一次次半途而廢

國中退學時,繆曉俊才16歲,當時的他對未來一無所知,“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就是想能沒有約束地去讀那些我喜歡的書,去寫我喜歡的文字。我天真地以為,不上學父母就不會再管我。”

然而,在家呆了兩個月的他,最終還是聽從父母的安排,到揚州生活科技學校去學廚師。父母認為,不管怎樣,學個手藝以後不至於餓肚子。就這樣,繆曉俊又開始了他不快樂的學校生活。

這一次,他念到了畢業。2000年,他到二十四橋賓館上班。可上了幾個月的班,他再次感到了厭倦。他總是不知疲倦地寫那些他珍愛的文字,編織著一個個美麗的故事,因為他知道,那些是在現實中得不到的。

用常人的眼光來說,他有些浮躁,太自不量力,太不知道生活的艱辛。然而2001年,他再次選擇了放棄。“當時父母對我失望到了極點,已經不管我了,對我說,隨便你自己吧。”

繆曉俊想做作家,可怕人笑話,畢竟還一篇文章都沒發表。那做什麼好呢?懵懂的他想到了開網咖,“那時就不想服從命運的安排,我不願意一輩子做一個廚師。什麼賺錢就做什麼吧。”最終,網咖開起來了,生意也很好,可由於沒法辦到相關許可證,開了半年不到就關門了。“失望極了,我對自己徹底失去了信心,覺得對不起父母。我把家裡視作珍寶的那些書,和我寫的稿子全都賣了。”當時的繆曉俊罵自己,“不要再整天胡思亂想了,認命吧。”

他再次聽從父母安排,到一家建築工地學做電工。然而學了半年,他還是放棄了,“我那時覺得自己真的是一事無成,父母對我是失望透了,整日對我不言不語。”

2002年夏天,他選擇到揚州夜市上擺地攤,賣北京布鞋和藏飾。“我是個不安分的人,我喜歡這種不安定的生活。”就這樣,他又擺了幾個月的地攤。其間的一件事,讓他感覺很難過。“我去浙江義烏進貨,從鎮江火車站上的車,那還是我第一次坐火車,買了票上車,我以為和坐汽車一樣,上車後票就沒用了,便隨手丟了。到站下車時檢票的跟我要票,我傻了眼,一張票好幾十塊錢,我當時心裡那個恨自己啊。”

後來,市場整頓,他的地攤給取締了。他再次迷失方向。

最終決定走寫作之路

2003年,繆曉俊的《幸福主義》終於在《女友》雜誌上發表了,“拿到雜誌的那一刻,我大哭了一場,突然覺得這么多年來終於成功了一回。”那天晚上,繆曉俊好好回想了自己的經歷,突然發現“之前我一直都在做著別人想讓我做的事,或者是大家都在做的事。我明明喜歡寫作,卻總不相信自己。從我的處女作開始,我決心全力走寫作之路。”

隨著文章發表量的增加,繆曉俊引起了西安一家情感雜誌社的注意,邀請他到西安做編輯。這次,他毫不猶豫地踏上了離開揚州的火車。

這一次,他覺得一切都是他想要的,拼了命地工作、寫文章。全力工作了4個月後,命運又一次捉弄了他,這家雜誌社由於經營原因,停刊了。

他沒有再彷徨,經人介紹,2004年,他去了全國著名刊物、位於武漢的《知音》雜誌社。可辛辛苦苦幹了半年後,他感覺這種高負荷的編輯工作並不適合他的寫作習慣。於是,他主動辭職了。

夏天,他回到了揚州,開始做了自由撰稿人。其間有很多條件很好的外地雜誌社邀他前去加盟,他都放棄了,“我喜歡揚州,我寫的文字,離不開揚州。”

接連出了4本暢銷書

做了自由撰稿人之後,繆曉俊開始了整日整夜的寫作生活。“寫得最多的時候,一天能寫好幾萬字。當時我就是想證明給人看,給父母看,我不是一事無成的人。”終於,他的文字在《女友》、《花溪》、《南風》、《新蕾》、《愛人》等多家雜誌發表。2004年,他出了第一本情感小說集《青春的傷口》,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接連出了4本書,都非常暢銷。今年6月,他的一部新的長篇小說就要出版了,這一次,他寫了一個發生在揚州的故事。

現在,他的月收入已近萬元,妻子是梅嶺國小的老師,生活很幸福。寫累的時候,他就和妻子到蜀岡西峰公園裡走走,那是他最喜歡的放鬆方式。“今年,我們要生一個孩子。”他笑著看著妻子說。

繆曉俊告訴記者:“我非常喜歡現在的生活方式,能用自己的手養活家人,我很開心。”回首人生中經歷的那么多曲折,他笑了笑,“最感謝的人應該是我自己,一直堅持著寫作,最終,我成功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